创新」是什么?在过去,创新主要与产品有关,但近10年来,商业界对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视有增无减。有鉴于此,此时正是企业重新检讨创新管理问题的好时机。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营销学教授、《创新手册》(TheInnovation Manual)一书作者戴维‧米格利(DavidMidgley)说,「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创新是管理得最差的一环,不但造成资源浪费,也导致成本可观的错误。企业在创新问题上投入的心血,并不能决定它成功与否,如何推动创新,才是决定它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目前有关创新管理的信息,多半只针对科技或财务领域,但随着创新的边界不断扩展,经理人需要实际可用的知识和工具,来超越这类功能性的局限。除了提供实用的知识与配套工具以外,《创新手册》也对既有的创新管理知识进行检验,并提出一个问题:在今天的世界,创新或许仍以一种产品形式表现,但这是一种带有服务的产品,而且推动它的商业模式与几年前完全不同。
米格利以苹果(Apple)iPod为例指出,iPod的成功,并是不因为它多么创新(与它类似的产品不在少数),而是因为它的服务与商业模式——让客户可以轻松下载音乐,使得苹果和音乐业者都能从中赚钱。
「苹果与音乐业者谈成了一项商业模式:音乐业者可以抽版税,苹果可以卖下载与iPod本身,而客户也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歌,不必再像过去一样,迫于业者的商业模式,只能忍受业者提供的歌目。这些才是苹果真正的创新,除此之外,iPod不过是好的电子产品而已,」米格利说。
明辨创新3种挑战,展开组织改革
在创新只和产品有关的年代,创新的管理相对简单。公司只需以一组员工负责产品设计,之后再将产品交给另一组人负责销售。但如今创新的边界更加广阔,企业可能需要大举展开组织改革,才能实施创新。举例来说,为实施一项开创性的服务,企业可能必须改革员工培训项目与作业流程;而为了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案,则必须让每位员工了解这种新的获利方式,如果办不到,可能就得另行成立新的业务单位。
想了解一项创新案必须进行什么样的组织变革,经理人得先了解创新案会带来什么挑战,米格利将之划分为3种类型:
1.客户型挑战:了解创新案一旦推出,与客户的想象有何差距。以任天堂游戏机Wii为例,米格利说,「Wii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科技,因为它的科技并无新奇之处;也不在于商业模式,因为它运用的其实是电玩世界里相当传统的商业模式。Wii真正创新与新奇所在,是它使老祖母、使原本不在PS3(Playstation3)上玩游戏的家庭或个人也爱上电玩。」
2.科技型挑战:思考创新将为组织带来多大挑战?索尼(Sony)的PS3,就是典型的科技型挑战,因为索尼为既有游戏机和客户基础所创造的,是一种新型超级处理器。
3.商业模式型挑战:探讨公司如何透过既有价值链而获利。苹果在推出iPod时,克服的正是这一型挑战。
米格利解释说,「如果创新案是客户型挑战,你需要设法调整你的智能与服务。如果它是组织面的挑战,你得用另一种方式。如果它是针对所有3种类型的一项突破,你得考虑清楚,因为它可能是一大风险。」
做好5个重要任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创新的首要目标是在客户心中创造价值。米格利认为,为达到这项目标,组织必须完成5项关键任务:
1.组织性任务:决定方向,订定实施规则等。
2.建立团队:团队是成败关键,因此必须以最适当人选组成创新团队。
3.以共同创造人的身分与客户合作:拟妥满足客户强大需求的解决办法。米格利说,「与其突然对客户说,『这是我们的新产品,你喜欢吗?』若能在适当时机与适当客户合作,效果会更好。」
4.进行必要的组织变革,以实现解决方案:对客户服务或商业模式型创新而言,这项任务尤其重要。
5.在市场为解决方案营造有利动能。经理人需要彻底了解客户对解决方案的好恶,从而为创新设计创造新市场。在这项任务上,公司的表现时有差错。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是一项极为创新的产品,但苹果、Tandy与摩托罗拉(Motorola)在将PDA首次推入市场时,销售业绩并不好。问题出在这3家公司没有选对客户,不能营造有利市场的动能,也不了解客户如何运用这项创新嚄获取最高价值。结果是,这3家公司一味强调的,只是选错了对象的产品功能而已。
之后,Palm也在市场推出大致相同的产品,但由于该公司事先研究了客户将如何使用这项产品,因而选定一项具有强大客户要求的功能进行推广。结果Palm版本的PDA非常成功,卖了千百万台。
取材自INSEADKnowledge;NewYork Times Syndicat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