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错,我就是缺乏这种宏观上的驾驭能力,不知道总结别人的思想。
我的理解如下。
宏观经济学=概念、假设 + 建模手段
最早的新古典综合使用的概念和假设来自于凯恩斯,建模手段来自于Hicks和Hansen,虽然看上去很巧妙很有洞察力,但问题很大,一来严重脱离了微观,而微观自ArrowDebreu以来已经非常严格了。二来大部分都是静态模型。三来计量的使用已经偏离Frisch提出计量时的初衷。这样就势必要求几位大牛人来改善建模思路。
于是乎,第一位牛人出现了,Robert Solow。他的模型完善的描述了Kaldor事实,而且把以前的Ramsey的思想一引入,就可完善的解决微观基础的问题。
第二位牛人,思想性多于技术性,弗里德曼。
第三位牛人,小Robert Lucas,解决了一系列问题。或许还有Sargent。
第四位牛人,爱德华 Prescott,宣判了计量经济学的死刑,从此计量从宏观中消失了,只能在变量较少的情况下取代校准,目前多半情况下宏观模型都是是Var和结构模型。
后面还有若干位,货币+凯恩斯假设+非瓦尔拉斯,还没涉猎。
宏观说到底就是假设不同和建模思路不同。但个人觉得要了解当代宏观应该从新古典两分法出发,实际经济模型没搞懂,虚拟经济或者名义变量的东西根本不知道其所以然。不过新古典难度太深,所以导致目前的教科书直接跳过去讲虚拟经济,这因为货币之类的东西跟日常联系最紧密,这时就不得不把已经作古的ISLM之类的玩艺再次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