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通货膨胀
下午听张曙光教授讲“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与会者有熊性美、周冰、周云波、贺京同、谢思泉等。
张曙光教授的演讲分四部分: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城市化、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民主化与金融自由化;二是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净出口和经常项目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流动性过剩;人为压低资源要素价格;三是中国进入“中度通货膨胀”时期:汇率管制情形下依靠资本积累和出口导向实现经济增长;四是如何应对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财政政策。
关于民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郭凯在《以经济的名义》有过讨论,认为(经济学实证研究)没有发现民主与经济增长有什么显著的关系,即可能民主并不必然促进经济增长甚至相反的关系存在;反过来,经济的增长、个人财富的增加倒是可能促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因此,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在向前发展,这更可能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结果;对于中国经济较快增长(GDP增长率在7.2%以上)能否持续,政治民主化的继续推进更多的意味着是挑战而不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证明。
民主不一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常被提及的例子就是印度,印度实行的是民主制,但其经济增长表现并不比那些“不民主”国家好。另一个例子是新加坡,新加坡是威权政府,并不民主,但它成为东亚乃至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民主自身足以支持其自己,不用再以经济的名义给民主化一个理由。”
关于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10年前发生的东亚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金融自由化是不是当今世界的趋势还存在争论(见“独立自主”),但我们于2001年加入WTO之后,金融领域一定的开放可能是难以避免的。金融自由化本身并不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作用,但是推进金融自由化必须小心谨慎、加强监管,做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2008年6月1日 摆脱穷亲戚
2008年5月31日 校园新语录
2008年5月30日 消灭剥削
2008年5月29日 制作人格
2008年5月27日 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