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672 10
2008-06-12

林毅夫在7月15日《文汇读书周报》上说,我们大量翻译西方经济学教材、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取经,是让中国富强,但西方经济学没有一个理论告诉我们如何让一个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因此,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出路在于本土化、中国化。由此引出的问题是,经济学应该如何中国化?

林毅夫由于自己特殊“叛逃”台湾的背景,其作为受过世界主流经济学教育和影响的学者,其发言引人注目。由此,我想到我们日益西化的经济学教育,似乎与林毅夫的期待不符。

就国内三大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经济研究》而言,有哪些杂志有经济学本土化的倾向,哪些杂志有西洋化的倾向呢?或者说哪本杂志发表的文章符合中国国情,更具现实意义。欢迎各位就以上问题或者相关问题发表看法,相互交流,相互提高。当然,也包括请各位就经济学的中国化发表看法。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2 18:30: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6-12 22:03:00

首先是几个问题需要澄清吧:

1、经济学的中国化;

2、杂志的西洋化的定义;

3、权威期刊的定义;

4、经济学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22:17:00
以下是引用星期4在2008-6-12 22:03:00的发言:

首先是几个问题需要澄清吧:

1、经济学的中国化;

2、杂志的西洋化的定义;

3、权威期刊的定义;

4、经济学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有水平啊,一下就抓住了讨论的要点。当然,也欢迎有人继续提出其他要点。赞

[em17][em17][em17][em17][em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22:27:00
林毅夫:经济学同样需要进行自主创新

  中国经济学家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成立的。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取回的经在西方是合适的但是在中国是不是合适,要打很大的问号。更何况西方的经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的经济学要真正对改革和发展、对中国的现代化作贡献,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中国人传统上会做的是把国外的理论拿回来进行总结,然后再重新整理一下。我们必须真正深入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去了解这种现象,从现象的背后归纳、抽象,提出新的理论。“十一五”规划里强调自主创新,在社会科学方面,经济学跟任何社会科学都同样需要进行自主创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22:28:00
●邹东涛:经济学的国民性

  多数人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重直觉,轻理性;有异常早熟的辩证法,却没有像样的形式逻辑和理论实证方法;长于描述,疏于分析。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就是我们有一个个“思潮”,但罕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哲学甚至也是这样)。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是,在短期内这一现状是不可能改变的。只要认可经济学的探索需要思维,就不能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排除在分析中国经济学前景的视野之外。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在理论的供给和理论的需求两个方面都为描述主义提供了深厚的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事实上,即使在很多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和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学者的学术著作中,也可以发现其带有明显的描述主义的特点。这也许可以算作经济学的“国民性”。

    ———《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2 22:31:00

  ●林岗: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

  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模式问题,根本和核心的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问题,实际上包括两个具体的理论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另一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理论和政策的基石。中国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实际上是如何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尝试,理论界有很多看法,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问题并没有解决,理论界的工作任重道远。今天的中国面临的不只是经典意义上的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明确、迅速的变化,即全球化,中国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如何面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逻辑,如何力争自主发展,更重要的是中国如何追求一种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发展。

    ———《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4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