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305 16
2008-06-14

央视国际

经济半小时:中国鞋都晋江出现倒闭潮

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境。中国鞋,可能是国际市场上名声最响的中国产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鞋类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我们一个国家的鞋产量占到了全球的63%,如果平均算下来,全世界每个人每年都能穿上一双中国产的鞋,可以说,要是离开了中国鞋,这个世界上恐怕有不少人会寸步难行。

然而,就从去年开始,中国鞋在海外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先是皮鞋出口出现了十几年来第一次下降,出口13亿双,同比下降6%,紧接着,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整个制鞋行业出口量又同比下降了5.3%,到底是什么样的门槛,让中国鞋绊住了脚?先来看看福建晋江一家制鞋企业的经历。

鞋类出口量整体下降,究竟是什么门槛绊住了中国鞋业的脚?

一边是订单越来越少,而另一边是成本直线上升,这导致了企业利润率的急剧下滑,速度之快令他始料不及。

在陈埭镇商会,记者了解到,像这样在春节前后倒闭的中小型企业,在陈埭镇大约有20多家,根据晋江市官方统计资料,2008年一季度,全市712家制鞋企业纳税人中,有309家国税入库同比下滑或零入库,同比减收3277万元,下降了40%,丁荣华告诉记者,晋江的制鞋企业普遍反映,多种因素集中作用,企业走到了有史以来最难的关口。

晋江市商会副会长丁荣华:“包括美元的贬值,石油化工的涨价,工人工资的提高,有很多,银行的资金紧缩,这很多东西集中在一起,如果单纯是一个东西那还好办一点,现在集中在一起,所以就造成这些出口企业的压力很大,在这种时候去求生存,不是求发展了,好好的把企业怎么来整好渡过这个难关。”

安踏:拓展自有品牌

福建晋江,是我国五大制鞋业基地之一,在鞋类出口量整体下降,成本上升的时候,记者注意到,不仅这里的企业不好过,其他地方的制鞋企业日子也很艰难,亚洲鞋业协会去年底统计,仅广东5000多家制鞋企业中去年就有1000多家倒闭,剩下的企业有25%左右转移到东南亚设厂,有50%左右转移到内陆省份设厂,不过,就当制鞋行业整体遭遇到成本冲击波的时候,晋江也有一些企业反倒发现了新的机遇,它们走的又是哪条路呢?

安踏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总监徐阳:“这鞋54码,比姚明穿的大,然后这是斯科拉,在今年奥运会上会穿的鞋。”

徐阳告诉记者,还在外销非常顺利的十年前,安踏就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拓展自有品牌,跟其他以代工为主的企业相比,避免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原材料上涨的冲击也相对缓和。

徐阳:“跟我们很多的原材料供应商是长期的合作,是长期的大批量的采购,所以在这方面来说,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我们相对来说受的影响会小一点。”

2007年,安踏的销售额毛利率高达33.2%,这个毛利率不仅远远高于代工外销企业平均10%的毛利率,而且在大部分鞋企感到利润率严重缩减的2007年,安踏的毛利率比2006年还上升了8.1%,在2008年第一季度,安踏就已完成了2008年首三季的订货活动,订单升幅达到50%,而这个涨幅,跟去年同期相比,还上升了1.3%。

徐阳:“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拥有品牌的企业会越做越大,以价格或者说以其他为导向的,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他们市场占有率会逐渐减少,那相对来说对我们是个机会。”

2007年10月,安踏球员版篮球鞋正式登上NBA赛场,安踏的行销网络在海外进一步扩大,它的品牌经营理念被很多晋江鞋企效仿,不少晋江的加工出口企业纷纷转入内销,催生了一批走品牌化道路的企业,同样在晋江诞生的361度、德尔惠、乔丹等国内知名品牌,由于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规模效应,在原材料、用工等成本普涨的情况下,体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徐阳:“我会觉得中国的市场潜力远远没有达饱和的状态,那为什么国外品牌都是挤破脑袋要挤到中国市场,扎扎实实做自己品牌来说,我会觉得这是一条更好的路。”

中国人每年平均只消费三双鞋,运动鞋只有1.2双,而美国每年运动鞋需求是七到八双,仅是国内市场,作为国内运动鞋最大的生产基地,晋江鞋企可发展的空间显然很大,但是,在晋江3000余家运动鞋企业中,超80%为出口型企业,无法像安踏、361度等那样都顺利进入内销市场,他们依然面临着艰难的突围呢。

半小时观察:期待中国制造更多的嬗变

如果说晋江是中国的鞋业之都,恐怕没什么人会表示反对。这个原本生产帆布鞋起家的城市,一夜之间转型为国内运动鞋的制造基地。这样迅捷、华丽的转身,即使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跨国巨头都望而生畏。然而,今天的晋江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就像国内其他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制鞋企业也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出口萎缩的重重压力下挣扎在生死线上。晋江鞋业的现状,用危机四伏这个成语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不过,节目里我们也发现,以安踏为代表的龙头品牌不但没有被这场危机打垮,反而在危机中成长地更加茁壮,开始参与国际市场与耐克、阿迪达斯硬碰硬的直接竞争。就像很多球迷都知道的,在休斯顿火箭队就有好几个姚明的队友,出来替安踏做起了广告。最重要的是,国内鞋业的一些龙头品牌,在技术研发方面已经追上了那些跨国巨头,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推动着中国制鞋企业又一次完成华丽的转身。

耐克和阿迪达斯的经验告诉我们,运动鞋一方面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高技术、高附加值行业。只有那些拥有品牌和技术的公司,才能通过产业链上游的竞争,获得最高的利润。对于晋江乃至中国的制鞋业来说,这样的故事既是一个成功的财富故事,更是一面激励自己通过技术和品牌创新、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竞争的镜子。“鲤鱼跳龙门”,风险和机遇总是并存的,如果有更多的公司跃过了“龙门”,如果有更多的公司能够在产业链上游与跨国巨头们扳手腕,也许像眼前这些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等的困境,就再也难不住中国制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6-14 14:46:00
关闭掉一些中小企业有利于好的企业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6 08:15:00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产业集中度提高有利于我国制鞋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要防止外资大量兼并与收购国内遇到困难的企业,以免未来中国人的鞋被外资垄断,就像现在的油脂行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6 20:16:00
嗯。wj8587的说法倒是提醒了我,不过,我在想,现在外资的收购案一般都要经过严格审议的;还有另一个问题是,像厦门的一个饮料厂就被可口可乐收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7 19:00:00

中国正在为美国次贷危机买账!

出口导向型小企业大量对外国公司赊销,美国公司在次贷危机出现后纷纷推迟货款,而后由于美国方面资金持续紧张,就干脆不还了。无奈中国小企业只能被迫倒闭,同时小企业在受到推迟货款的时候还向银行贷款来周转。由于信用良好,银行方面也没有理由拒绝贷款。就这样,中国的小企业和银行成为了次贷的买单者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7 20:14:00
优胜劣汰,本来就是市场的运行规则之一,虽然有点血腥,但还是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的,中国的制造业该开始向高附加值转变了,虽然我们的劳动力廉价,但总不能老欺负国人,便宜了洋鬼子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