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6-21 17:15:00的发言:假设不考虑热钱因素,提高利率将使国内货币供应减少a,考虑热钱因素,提高利率将使国外资金进入增加国内货币供应b,a和b哪个会更大呢?这决定了提高利率是不是能降低货币供应增长速度从而降低通胀(这里假设通胀和货币供应量高度相关)考察a和b哪个更大,得回到一些基础性理论上来。汇率的套利定价理论建立在资金投向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债券,银行存款)的前提上,如果投资对象是权益类或其它产品,情况就变的复杂起来,因为相对于固定收益产品,权益类和其它产品其价格形成因素复杂的多,资金要么选择固定收益累产品从而享受加息带来的收益,要么选择其它产品的同时放弃加息带来的收益。具体到中国的现实,热钱绕过了重重关卡进入国内,显然不会将资金投向银行存款(至少不是主流),而是股票以及房地产等产品,从去年到今年中国加息和股市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关系看,二者相关性甚微。如果加息后股市或者房市进入了下降通道,热钱在汇率上获取的收益可能远不能弥补在资产价格下跌上造成的损失。16号的《经济观察报》第3版《救市政策不出 热钱成最大顾及》,其实就是指如果救市,可能使套牢的热钱解套,逃离中国市场,从而对外汇市场和股市引发新的动荡。所以没有理由认为加息后a将比b小从而将引发货币供应反而增加,原因就在于国内加息和资产价格走势没有显著的关系。
1)热钱进出中国的渠道,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通过经常账户就可以很容易冒充出入。
2)就中国而言,如果存贷利率差不变,加息减少货币供应的效应,未必很明显。
3)如果资产价格波动本身是热钱所引起或所追求的,热钱仍可以从中获得高收益率。
4)在利率与汇率均非市场化的情况下,货币当局不可避免地卷入巨大的博弈之中。
5)加息本身也可能有信号效应,引起更高的升值预期(虽然单纯它本身可能并没有太多作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预期的变动就会引起巨大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