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303 25
2014-10-22

GDP的嬗变和诡计之二

经济学发展几百年来,我们所看到的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针锋相对的,有赞成的,就会有反对的,能证实的,也会被证伪,科学性很差,甚至会被人们理解为一门伪科学。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所建立的经济学模型,都是基于数理关系而建立的,而不是基于逻辑关系所建立的。本文将为您展示问题的根源,揭开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谜团,演示GDP在它的增长过程中所施展的诡计。

在上文中,我们指出了经济增长不是利润带来的,而是积累所带来的,这是因为利润是资本性收益,是一种虚拟的经济体增长,而积累是实际的收益,是一种实体经济的增长。比方说这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是30%,你可以用你的钱买下任何产品,也可以用同样的钱投资生产该产品的产业。如果是投资,一年后你可以卖出你的股份,你的收益就是30%,也就是说,如果你延迟一年消费,一年后你可以获得高于一年前30%的产品,因为生产该产品的产业,用你的钱进行了投资,你手里的产品增长来源于该产业生产规模的增长。那么如果我们所有的人,今年要买的东西,一律放到来年再买,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增长30%呢?理论上是的,但是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回事,资本性收益增长了30%,但是社会实际产品根本就没有增长30%,所以当资本家花掉他们手里的钱的时候,社会上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和他们手里的钱对等的财富,也就是通货膨胀了。通货膨胀的根源是资本性收益高于实体经济发展,属于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所以我们总会发现任何国家的名义GDP永远高于实际GDP,每年都会不停的修正。经济学家往往都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喜欢用货币手段抑制经济危机,但是这种货币手段造成货币流动性不足,真正需要货币进行日常运转的企业资金短缺,对实体经济有较大伤害。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用积累率而不是利润率判断经济的增长呢?这是因为积累率是一种物理增长。我们把每一个人的所有劳动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们用于生产满足自身基本生存需要的产品,第二部分是我们生产出来的基本生存需要之外剩余产品,我们用剩余产品除以全部产品就是积累率,这个积累率用于投资,积累率就是经济增长率。比如说我们每年种十颗菜,我们自己只能吃七颗,积累率就是30%,经济增长率也是30%,这种增长就是物理增长。很多人会问我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不仅仅是种菜,衣食住行统统都是基本生存需要,你的基本经济模型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至今为止,世人都不能真正的理解马克思,不管他是不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因为我们实际上并不是真的知道劳动价值论是什么!正是因为有了劳动价值论,我们这个经济学模型在现实中才是成立的。我不管你具体生产的是什么东西,你生产出来的东西都可以和具有同样的价值的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产品进行互换。这种互换是一种物理交换,所以我们的理论本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依据于内在合理的逻辑分析,而我们现实中的交换关系,是一种主观行为,现代经济学本质上是对外部主观行为的一种数量描述。

在我们的经济学模型中,所有的社会产品都是一个个独立的部分,积累部分被用于雇佣新的劳动力,所以积累率代表了实体经济增长率,社会平均积累率就是社会经济平均发展速度。当我们引入货币的时候,所有的社会产品都会通过货币建立起相互关联的纽带,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实体了。比如说菜农们,独立生活,生产的菜,自己留下七成,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是30%。每个独立部分都增长30%,整体经济当然也增长30%。当我们的菜农,走向市场后,收入就货币化了,每年的收入,菜农们留下七成,三成是企业积累,这个30%是资本性收入,是社会性的积累的组成部分,这个种菜行业能有多快的发展速度,和这个30%的资本收入没有关系,而是和种菜行业动用了多少资本收入有关系。你的行业资本收入再高,但是收入转移了,你的行业又怎么可能有发展呢?

好了,基本理论模型有了,下面就进入实际演练。我们要把整个国家的GDP统计出来,就要把所有的行业的GDP分头统计出来,不要看每个行业的收入是多少,这个没有用,要看每个行业的积累率是多少。前面我们说了,积累率是物理增长,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所以我们统计积累率,实际上就是统计劳动力,积累率等于当年新增劳动力除以原有劳动力。比如说种菜一人一年十颗,意味着每十颗菜就能安排一个人就业,十人一年就是一百颗。如果积累率是30%,十个劳动者可分七十颗,剩下三十颗菜,可以雇佣新的劳动力三人。那么积累率等于三人除以十人,即30%。每个行业我们都这么算,最终累计起来就是经济总增长率。实际计算中,劳动力的转化分一次转化和多次转化,这里就不赘述了。

更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因为我们计算出来的是各行各业的实体经济增长,这种实体增长完全是劳动价值论决定的,是物理增长,哪里来的一加一大于二呢?现实中所有的商品的价格,跟商品的价值都是严重脱节的,所谓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当代社会所谓的真实GDP,实际上只是所有商品真实价格的总计,和商品的价值没有什么关系,而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GDP,我们定义为物理GDP,以区别真实GDP。真实GDP和名义GDP的区别,在于名义GDP中包含了通货膨胀。要计算真实GDP,我们首先要计算各行各业的物理增长,然后我们用各行各业的物理增长乘上各行各业的总销售额,得到各行各业的真实增长值,合计后就是国家真实GDP增长。这种真实增长高于物理增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那么真实GDP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它在结构上又具有什么特征呢?请看价格和价值,经济增长的动机和效应-GDP的嬗变和诡计之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22 15:08:50
“我们指出了经济增长不是利润带来的,而是积累所带来的,这是因为利润是资本性收益,是一种虚拟的经济体增长,而积累是实际的收益,是一种实体经济的增长。”——————利润的增长难道不能增加积累?钱挣到手了,难道不是实实在在的实际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2 15:14:34
说完一大堆话,就是没有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去证明。
实质GDP不是已经将通胀的效应消去吗?当然这些只能是平均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2 15:15:06
说完一大堆话,就是没有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去证明。
实质GDP不是已经将通胀的效应消去吗?当然这些只能是平均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2 15:55:17
uandi 发表于 2014-10-22 15:15
说完一大堆话,就是没有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去证明。
实质GDP不是已经将通胀的效应消去吗?当然这些只能是平均 ...
第一、        我的文章还没有写完
第二、        经济学模型不一定是数学模型
第三、        实质GDP能消去通货膨胀的效应?我就不说你修为如何了,至少你的语文知识很差,实质GDP是对GDP统计数字的修正,和通货膨胀发生不发生有什么关系?如果这个世界不会发生通货膨胀,我们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名义GDP,实质GDP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2 15:58:26
qi509 发表于 2014-10-22 15:08
“我们指出了经济增长不是利润带来的,而是积累所带来的,这是因为利润是资本性收益,是一种虚拟的经济体增 ...
当然不算了,没有写完,后面会展开,但是我不保证你能不能领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