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错配和赢家通吃,使中国各个领域的成功者往往带着一长串的头衔,尤其重要的是一长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官衔,现在崇尚自主创新了,于是学术上的头衔最好也是多多益善,因为这往往代表着一个人到底有多成功。头衔多,大约所要处理的事情和担负的责任也就要多。所以中国的两极分化不仅体现在财富和权力上,还体现在头衔和相应的责任上。科学创新对一个人的天赋和精力集中程度都要求甚高,而过多的头衔和其他责任使得一个成功人士在成功以后往往忙于日常事务,难以抽出时间进行深层次的科学创新,也难怪现在的很多成功人士认为静下心来看完一本好书都是莫大的奢侈。国内有些书的作者(一名教授)这么写序:"去年我退休了,终于有空整理许久以来的想法和搜集相关资料,写出本书。"反观国外的经济学家如萨缪尔森,在得诺奖功成名就以后仍能摆脱尘世的烦扰,每年在顶级经济学期刊发表几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李约瑟之迷当然不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原因就能完全解释的,相关的全部原因和系统归类可以参看赵红军发表在《经济学季刊》2009年7月上的一篇文章。但是,被证明有有科研天赋的成功人士被套上了太多的枷锁,没有科研天赋的其他领域的成功人士却也要到这里来分一杯羹,导致效率低下,信号混乱,却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