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知道劳动需要接受社会评价,但在一开始讨论中又把它抛弃了(天晓得怎样想的,不妄猜).而到第三卷,则又悄悄的捡了回来,不过,并不彻底.他两种观点都想要,没有后者,解释不了瓜分剩余价值问题,没有前者,又解释不了劳动与价值的关系的问题(这其实并不困难).
马克思把一个最为关键而其实他注意到的问题而抛弃了,即不同劳动的统一问题.斯密与李嘉图都谈了这个问题,但却遭到了马克思的批评,或说斯密有多重价值论,或说李求助于供求.马克思倒不求了,他省事,直接告诉我们:"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同志们,这恰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呀!
而这个问题一旦想解决,则供求是不可能回避的.就如第三卷中不得不涉及那样.而一提到供求,问题就很微妙了.偶不知德文的这二个词的具体区别.但中文创造与形成至少有一个区别就是,前者比更者更积极一些这似乎与前面马克思的态度有些对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8 6:41:5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