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巡天遥看在2005-7-24 1:36:41的发言: 土灶:你恐怕连什么是计划经济都搞不清楚了。“你自己随便挑选”,如果能够自由选择,何必计划呢,还是计划吗?你并不否认资源稀缺这一点,那我问你,人人都希望住大别墅,开宝马车,可资源显然不足以支撑这样的需要,你怎么做到“计划经济就是按人头生产,让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能买起”?
也许你会说技术进步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且不说技术进步的动力来自哪里,你大概不承认专利制度是促进技术进步特别是那些有助于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技术进步的关键制度,但不管你承认与否,这是事实,专利制度是一种典型的私有制,你也不必说毛泽东时代我们没有专利制度,也造出了原子弹,造出原子弹不足为奇,关键是那时的技术进步是不是带来了产品的极大丰富?你可能知道解放牌汽车几十年一贯制的故事,你看一看你身边的产品有哪一个是中国人发明的(除了筷子)?没有完善的私有制度,没有专利制度是中国缺乏技术发明的基本原因,你不要讲四大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那个用于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了?
我这里不和你讨论技术进步问题。你应该知道,人的幸福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差异化,一个女性认为她的服装很漂亮不仅仅在于服装自身,还要在于没有人穿同样的服装,对于你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满大街的女子都穿着一样的服装你是否觉得单调了些? 换种说法:当同事都步行上班时,你骑着自行车上班,你会觉得自己很幸福;而当同事都开着宝马上班时,你开着捷达,你会觉得抬不起头,尽管捷达比自行车好多了。也就是说,幸福不仅仅来自于绝对的物质消费水平,还来自于相对。这意味着什么呢?
看来不是我不懂计划经济,而是你不懂,毕竟你对市场经济研究得太多了,接受市场经济理论教育也太多了。
计划经济有计划生产和计划分配两个环节。生产的计划,是政府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人口情况来安排生产,基本原则是按人头生产,保证满足每个人的需求。生产完毕,在分配的时候,是按人头分配的,每个人都有一份,就象一夫一妻一样,在这个规定下,你可以随便挑选你喜欢的,这就是你倡导的自由恋爱。例如,自行车的分配,比方规定一人只能挑一辆,那么在此规定下,你可以随便挑选你喜欢的款式。这是在计划下的随便挑选,与计划经济不冲突吧。如果没有计划,自由生产,自由买卖,那么就必然有许多人买不起,而有许多人能买起很多,造成严重不公,而且浪费。
资源是稀缺的,在这点上,计划经济能控制人民的需求。比方说,现在这个的钢铁、石油都缺乏,如果给每个人都生产一辆轿车,根本做不到。那么国家就可以控制人民对轿车的需求,不生产轿车,只生产公共汽车,这样即能满足人民交通的需要,又可以节省大量资源。当然轿车还是要少生产一点的,以满足一些特殊需要,并用于奖励贡献大的人。
古代没有专利,难道技术就没进步?专利极大阻碍了技术的推广。技术进步是人民生活的需求才促进的技术进步,不是专利。比方说,有人拉车累了,他就想如果有一种机器能拉车该有多好,这就促使有人研究机器。古人热的时候希望有吹冷风的东西,这就促使了空调的产生。
计划经济里,给有成果的技术人员要有物质和精神上的重奖,因此并不是人民没有钻研的动力。而且计划经济下,没有专利,技术一旦出来,立即就可以得到推广,这样才能为社会创造很多物质财富。
过去计划经济那一段,中国诞生了许多技术,但是国家为了发展基础产业,而是把技术和原材料都投到了采矿、建厂上去了,把生活用品控制住了,所以生活用品才很缺乏。如果没有当时的控制,中国怎么可能能在20来年的时间内开采那么多矿、建那么多工厂,如果没有这么多矿、这么多工厂,今天又怎么能生产出来这么多生活用品!
我来问你,如果你开始只有一吨钢铁,你是用这吨钢铁来造轿车呢,还是用这吨钢铁来造采矿机器?
关于幸福这一段,你说得很对。 我以前曾写了一篇《幸福论》,就是说的你这个观点。如果说幸福是穿衣不同,那么即使市场经济也不能满足每个女人都单独有一身特殊的衣服。计划经济也不是只计划一种款式。
如果幸福是比别人高,那么不可能每个人都比别人高,所以这样的幸福只能是少数人有。只能是基本平均情况下,你有的我也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幸福。
其实,宝马又比捷达好在哪里,名声而已!人头马又比二锅头好喝在哪里,名声而已,吹吹罢了。龙虾又能比鲢鱼好吃在哪里?计划经济里,没有吹嘘,都很实在,价格都差不多。如果宝马和捷达的价格差不多,开宝马的就觉不出来优越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4 9:30:1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