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若干年来,计划经济被扣了若干个大帽子,其中一个就是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好象只要一实行计划经济,原本很丰富就要变成很短缺似的。而市场经济呢,则被夸得跟一朵花仿佛。
难道市场经济不是短缺经济吗?照鲁迅的一句话说“探访民意去”。现在是市场经济,你随便到大街上,到农村,随便找一个人问问:“你缺什么吗?”他肯定会说:“我缺房子,缺车子,孩子还缺学费,还缺……有病还没有药吃。”我想全国13亿人至少会有12亿人这么说,全世界60亿人至少会有50亿人这么说,有这么多人这么说,难道还能说市场经济不是短缺经济吗?
是谁说市场经济不短缺的?是那些富人、资本家、阔教授,他们别墅有若干套,车子有若干辆,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他们说市场经济什么都不缺,能满足人的一切需求。
穷人为什么不说市场经济是短缺经济呢?因为穷人没有发言权,不能在报纸、杂志、电视上讲两句。
而且,如果穷人真说市场经济是短缺经济的话,那些人早就有话等着了,他们会说:“你们看,商店里琳琅满目,什么都有,你们尽管买就是了,为什么还说短缺?计划经济时期,商店里空空的,才是真正的短缺呢。”真是这样的吗?如果把现在商店里的东西除以总人口,每个人真都能满足吗?如果每个人一夜之间都有了数不清的钱,都去买东西,现在的商店能不被买空吗?即使被买空了,人民又能得到多大的满足呢?计划经济时期,正是因为照顾到每一个人,所以商店里才空空的。现在市场经济只特殊照顾少数人,所以商店里才满满的。商店里的东西,都是给那些少数人留着的,他们随到随取,不要排队,就那几个人,还排什么鸟队。
是谁说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的呢?还是那些富人、资本家、阔教授,因为计划经济时期,限制了他们的消费,使他们的消费水平和其他人差不多,他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所以他们自然要对计划经济恨得咬牙切齿。他们自然要大造舆论,让大家都讨厌计划经济,都拥护市场经济,好让他们高人一百等的美好生活永远继续下去。
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确实物资短缺,但是这不是计划经济本身的缺陷,是生产力低下造成的。造成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总共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源贫乏,二是生产力低下。这两个因素都能造成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但是这两个原因都是计划经济外的,不是计划经济本身的缺陷。如果没有了这两个因素,计划经济时期照样物资丰富,所以不能把计划经济外的缺陷说成是计划经济的缺陷,不能说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
一个巧妇在沙漠里,做不出米饭来,你不能怪这个巧妇本身,说这个巧妇永远都做不出米饭来,不能说只要这个巧妇来,大家准挨饿。相反,如果一个妇女在米山旁边,还做不出米饭来,这才是这个妇女自身的缺陷呢,她才是真正的笨呢。
造成市场经济物资短缺,总共有三个因素,一是资源贫乏,二是生产力低下,三是追求利润。其中前两个因素是市场经济之外的,不是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而第三个就是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了,这个缺陷是市场经济不能克服的。
正个因为市场经济有自身不能克服的缺陷,所以不管在哪里,不管到何时,不管资源多么丰富,不管生产力多么强大,市场经济永远都是短缺经济,它才是真正的短缺经济呢。
例如说吧,假设现在砖头、水泥、钢筋、沙子堆积如山,到处都是,充足极了,可是因为穷人能出的价钱很低,房产商没有足够的利润,他就不会建造住房,这样什么时候才能有“广厦千万间”,穷人又怎么能不短缺住房?
计划经济可就不是这样的了,如果砖头、水泥、钢筋、沙子非常充足的话,计划经济就会组织很多人来建造住房,很快就会有“广厦千万间”,分配给大家,每家一套或两套,谁还会缺房子呢?
两者一比,哪个是真正的短缺经济不就很清楚了吗?
一个巧妇和一个笨妇在一起,如果没有米,谁都做不出米饭,这就比不出谁笨谁巧,而且还很有可能笨妇能说会道,把自己夸得比巧妇巧一万倍。可是,如果有了充足的或者适量的大米,哪个是真正的笨蛋,就能一下子显出来了。难道不是的吗?
短缺不一定是短缺经济,短缺经济则一定短缺,这和看不见东西不一定是看不见东西的人(瞎子)一样。正常人在夜里看不见东西,瞎子在夜里也看不见,但是,正常人不能叫瞎子,因为正常人是由外因引起的看不见,瞎子是内因引起的看不见,外因也可以引起它看不见。同样,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虽然都短缺,但是计划经济不能叫短缺经济,市场经济才叫短缺经济。注意,看不见东西和看不见东西的人(瞎子)不一样,正常人虽然夜里看不见东西,不能叫看不见东西的人(瞎子)。同样,短缺和短缺经济不一样,计划经济虽然短缺,不能叫短缺经济,因它的短缺是外因引起的。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现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生产力不高的时候,就只能发展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则不适应。真是这样的吗?
如果米不足,难道就要把巧妇赶走,留下笨妇吗?越是资源贫乏,越是生产力低下,就越需要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会把有限的资源、有限的生产力用在刀刃上。而市场经济则是胡乱使用资源和生产力,例如,当许多人需要钢铁建房子时,市场经济会把有限的钢铁用在富人的别墅和轿车上。而且市场经济很要为此编出一个漂亮的理由,就是“如果富人不这样消费,那么整个经济就要崩溃,大家都要完蛋,所以他们消费越多,生活越奢华,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大家都应该鼓励支持刺激并感谢他们多消费,他们能一天玩坏一辆车,一天住塌一幢楼,那才叫好呢。”这就好比说如果地主和资本家不吃馒头,或者不用馒头喂狗的话,贫农就会饿死。哈哈哈哈,难怪富人要对市场经济感恩戴德,倍加夸赞了。
再说,何时的生产力才算高呢,何时才算高到可以实行计划经济了呢?高低都是比较出来的,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200年前的人会认为2000年前的生产力低,自己时代的生产力高;现在的人会认为200年前的生产力低而现在的生产力高。你要是认为200年后的生产力高,到那时才能实行计划经济,那么300年后的人会认为你说的那个200年后的生产力低得吓死人,根本不适合实行计划经济。由此推下去,岂不是什么时候都不适合计划经济了吗?
所以说,实行不实行计划经济,与生产力的高低根本没有关系,关键是人民的思想水平能不能达到要求,即支持不支持公有制。只要大家都支持公有制,两千年前也可以实行计划经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 10:26:00编辑过]
请先不要谈市场经济的这优点,那缺点,先就事论事,市场经济是不是短缺经济,把这个问题先了断再说。
1。市场经济的不公平就是短缺?
2。穷人想要房子,我还想要宝马!
这叫需求吗??什么叫欲望和能力的结合,
照你这样说 共产主义 都是会是短缺的,为什么?因为到那时候,我想一夫多妻,可以吗?
要是不可以,那也是短缺经济了啊 对把 按你意思?
我也觉得文章的观点有过偏激之处!请楼主具体解释一下短缺经济的内涵!
说到底是欲壑难平还是真的短缺?至少我觉得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要提高很多!
人的欲望有两种,一种是幻想欲望,一种是现实欲望。
古人在天热的时候,幻想有一种能吹冷风的扇子,这就是幻想欲望,这种欲望不能满足不叫短缺,所以古人没有空调不叫短缺。而现在人需要空调就是现实欲望,现代人没有空调就叫短缺。
至于你需要100个老婆,这不是经济学上的事,经济学管不着。你如果想要100辆宝马,这是过分现实欲望,别人肯定不满意你的过分要求。
以下是引用zwh7059在2005-7-14 21:16:30的发言: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不是什么天生的短缺经济。需求是无止境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
计划经济和一个高效政府结合,它的活力还是很强的,问题是,此处的高效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市场经济可以有效利用自己内在规律调节,解放生产因素,当然产品就丰富,人的选择就多样化,生活水平就会高了。
其实文章的侧重点在公平,而不是2种机制的比较,本人认为经济不发展到一定程度,计划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而事实上,绝对的市场经济也不存在,现在的体制基本上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吧。
楼主似乎没理解清楚所谓的“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的意思
我想,首先是很明显的,在供给和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的限价会导致短缺(政府的配给一般和供给有限相联系,这个我也不想否认);第二,在政府干预市场的情况下价格无法传递信息,这将从长远损害厂商的积极性,进而损害国家的生产力,我想这是“短缺”的由来
Uper先生:
我这里说市场经济是短缺经济,并不是从公平角度来说的。而 是从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来说的。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生产量制约消费量,例如,今年全社会共生产100斤粮食,那么全社会就只能吃100斤,多一两都没有,这就是生产制约着消费。而市场经济下,消费反过来还制约生产。例如,一个房产商今年建造100套住房,由于他要价很高,没有卖出去,那么他就不会再建,即使社会上还有许多人短缺房子,他也不建了,这是因为他建造的房子没被消费,这就是消费制约生产。什么时候房子卖掉了,什么时候才能再开工。
正是因为市场经济存在着消费反制约生产的弊病,所以就注定它的生产是断续的,对于稍微高档一点的消费品来说,有钱人消费掉一点,资本家就生产一点,有钱人不消费,资本家就不生产,这就造成多数穷人短缺。
计划经济不追求利润,故没有消费对生产的反制约作用,故生产可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满足全体人民为止。
所以,如果在资源和生产力相同的情况下,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使人民满足的速度要快得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7 10:28:56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giant在2005-7-16 20:44:23的发言:楼主似乎没理解清楚所谓的“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的意思
我想,首先是很明显的,在供给和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的限价会导致短缺(政府的配给一般和供给有限相联系,这个我也不想否认);第二,在政府干预市场的情况下价格无法传递信息,这将从长远损害厂商的积极性,进而损害国家的生产力,我想这是“短缺”的由来
现在经常说的“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就是根据过去缺这少那,什么都要票来的。
你所说的政府的限价会导致短缺,在计划经济里是不存在的,因为计划经济里的企业不讲利润,谈不上影响积极性。
计划经济里价格的作用仅仅起到的是限制人民消费,使人民不浪费和主动劳动。这个价格与企业利润没有关系。
过去那一段时间其实不是计划经济,因为还有商品交换,所以在理论不能把它作为计划经济来研究,它当时存在的现象也不是计划经济的必然现象。
以下是引用土灶在2005-7-17 10:37:08的发言: >
现在经常说的“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就是根据过去缺这少那,什么都要票来的。
你所说的政府的限价会导致短缺,在计划经济里是不存在的,因为计划经济里的企业不讲利润,谈不上影响积极性。
计划经济里价格的作用仅仅起到的是限制人民消费,使人民不浪费和主动劳动。这个价格与企业利润没有关系。
过去那一段时间其实不是计划经济,因为还有商品交换,所以在理论不能把它作为计划经济来研究,它当时存在的现象也不是计划经济的必然现象。
不明白……
怎么又说以前的经济不能当作计划经济来研究?
再说了,短缺是事实,怎么说政府限价会导致短缺在计划经济中是不存在的呢?
以下是引用giant在2005-7-17 13:06:28的发言: >不明白……
怎么又说以前的经济不能当作计划经济来研究?
再说了,短缺是事实,怎么说政府限价会导致短缺在计划经济中是不存在的呢?
以前那段时间,虽然叫计划经济,这只是与刚解放时的市场经济相比较而言的,其实还不是严格的理论上的计划经济,因为还有商品交换。关于这点,前段时间我在本版发了个帖子,《究竟什么是计划经济,我们平常所说的计划经济又是什么样子的》https://bbs.pinggu.org/thread-31925-1-1.html&page=2,你看看。
计划经济里短缺是事实,是不错。但是这个短缺是资源及生产力的缺陷引起的,政府限价并不能引起短缺,不是短缺的根本原因。
我觉得楼主的帖子里连几个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搞清楚!!
什么是短缺?什么是短缺经济?计划经济是一种短缺经济的说法又是个什么意思?
大家说他是不是这样?
以下是引用龚瑞在2005-7-17 19:30:00的发言: 经济存在的原因就是稀缺性的存在,你提的例子是指的稀缺性;稀缺性和短缺型之间是有区别的
哈,我文中举的砖头、钢筋、水泥充足而住房短缺,也是稀缺吗?
“经济学存在的原因就是稀缺性的存在”,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错误认识,我在“经济学教育网”曾跟一个版主(张三李四)就此问题辩论过。
即使不稀缺,资源非常充足,生产力非常发达,市场经济照样造成短缺。我在文中已经说明过了。
现在普遍认为,如果不稀缺,资源非常丰富,就不需要经济学,那么在市场经济下价格就是0,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拿,这是很错误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如果有必要的话,我想单谈这个问题。
短缺指有钱买不到东西,这和价格管制联系在一起。
稀缺指欲望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这和人性及资源有限相关。
你连经济学还没入门呢,多读点书吧。
以下是引用巡天遥看在2005-7-18 0:16:31的发言:你连何谓短缺都不明白。
土灶,多读点书吧,仅仅思考是不够的,还有多读书,孔子说“思而不学则殆”是有道理的。
你到现在还不明白计划经济的致命缺陷在哪里,在你的另一个帖子中,我让你思考过一个问题:婚姻自主好?还是包办婚姻好?其中完全蕴含着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
你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吧,不要有抵触情绪,想明白这个问题你会对计划经济有所认识的。
哈,我正好相反,我是少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孔子还说,学而不思则罔。
其他学科的书可以多读些,没有什么问题,而惟独经济学的书不要多读,因为经济学的书,各门派都是互相矛盾的,你相信哪一门派?还是自己重立炉灶,自己从开头思考为好。
至于自由恋爱好,还是包办婚姻好,我在上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首先,自由恋爱,也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其次,自由恋爱,是建立在男女比例一比一以及一男人只能有一个老婆的(有计划按比例生产分配)基础上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基础,哪来的自由恋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8 9:46:17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巡天遥看在2005-7-18 0:20:22的发言:短缺指有钱买不到东西,这和价格管制联系在一起。
稀缺指欲望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这和人性及资源有限相关。
你连经济学还没入门呢,多读点书吧。
看来对概念把握不准的 是你。
有钱买不到东西固然是短缺,但是短缺只指这一种情况吗?有东西没有钱买是不是叫短缺,还是应该叫稀缺?
穷人的住房欲望不能满足,而那边住房空着没有人住,是住房稀缺吗?
to:土灶
大家在这里讨论学术一点的问题,别人的看法也就是相互交流,请不要有抵触情绪。
稀缺和短缺,
稀缺是指相对于欲望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短缺是指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人为的因素,使得本可以发挥更高效率的资源,被浪费了。因而出现了布恩能够满足本来可以满足的需求。
那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比,在市场经济下,有一种商品时,只要你有足够的支付,就可以获得这一商品,商品的获得并不是有人为的配额而导致的,是双方自愿选择的结果;在计划经济下,即使你有钱,但你没有票的时候,还是无法获得物品,这不是由于双方的协调问题,而是这一短缺的情况下,不允许各方就双方自愿而达成交易
郑先生,没办法,别人是按照西经给的秘籍上面给的定义.
不管其他学科,其他学派怎么想
主流定义了,就不准许其他的定义,否则就是非被科学
然后别训斥多看书,当然是西经
楼上的先生说"短缺是指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人为的因素,使得本可以发挥更高效率的资源,被浪费了。"
那请问,资本家往海里倒牛奶算什么效率?当然,这对资本家而要,是效率,可以保持利润率.另,西经喜欢讨论生产可能性曲线,说资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配置.注意,这儿有个前提,即假设市场经济已经达到了最大效率.可惜,市场经济什么时候达到过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边界?早在边界内,就因为资本过度积累导致利润率下降,资本家已经通过解雇工人,闲置设备停产了.所以,各个教科书只敢举黄油和大炮的例子,可那是什么时候/战争时期,进入战争状态的国家基本是计划经济.
大家说道,信息不对称问题.前几天,我去剃头.剃完后,我付钱的时候,我忽然想,这个头型到底怎么样,虽然伙计直说好,但我心中仍没底.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为什么会出现呢?不同的人都追求私利,在法律没规定非法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法律之所以不规定,是因为执行的成本太大,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可以尝试侵犯别人的权利.信息不对称就是一例,卖方通过提供与价格不符的产品获取收入.等进入计划经济,通过对大家的意识形态教育,每个人都有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信念,不追求私利,还会存在信息不对称么?这种我为人人的信念只可能在计划经济中实现,在市场经济中,鼓励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坚信,人的价值观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所以,经济人的假设,只是古典经济学者参考当时的资本家的行为而做出的.你看,勤劳,节俭,吝啬,不正是当时资本家的写照吗?当然,会有人说这不现实.呵呵~但谁又能低估未来呢?几十年前,还有很多人说计划经济在技术上不可行,但随着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的进步,谁又能估计50年后的情况?
以下是引用龚瑞在2005-7-18 10:23:32的发言:to:土灶
大家在这里讨论学术一点的问题,别人的看法也就是相互交流,请不要有抵触情绪。
稀缺和短缺,
稀缺是指相对于欲望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短缺是指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人为的因素,使得本可以发挥更高效率的资源,被浪费了。因而出现了布恩能够满足本来可以满足的需求。
那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比,在市场经济下,有一种商品时,只要你有足够的支付,就可以获得这一商品,商品的获得并不是有人为的配额而导致的,是双方自愿选择的结果;在计划经济下,即使你有钱,但你没有票的时候,还是无法获得物品,这不是由于双方的协调问题,而是这一短缺的情况下,不允许各方就双方自愿而达成交易
好,碰到你这样真正喜欢探讨的,不管咱们的观点多么相反,我都喜欢探讨到底。哈。上面只是因为碰到那些无理而又对我忘加指责的人,我才有那么一点点抵触情绪,我毕竟还没成佛啊。
你说得对,稀缺通常情况是指资源的缺少,这是客观的,不是人力能增加的,例如野山参。而短缺是指人民应该拥有的消费品而没有拥有。例如,现在就有很多人对住房短缺。
造成短缺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资源稀缺;二是生产力低下,即使资源丰富也生产不出来。三是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上面三个原因,任何一个都能造成短缺。
市场经济下,即使前两个都不造成瓶颈,即资源丰富、生产力发达,但是市场经济仍然可以造成短缺。例如住房,即使砖头等建筑材料很丰富,即使建房能力也很高,但是因为有人买不起,商人就不建造,这就造成有人短缺住房。资源和生产力都闲置。
计划经济下则不是。只要前两个条件不造成瓶颈,即资源丰富,生产力发达,那么计划经济就可以马不停蹄地生产下去,直到满足所有人为止。
所以说,虽然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都有短缺,但是原因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以下是引用crazyorc在2005-7-18 11:53:11的发言:郑先生,没办法,别人是按照西经给的秘籍上面给的定义.
不管其他学科,其他学派怎么想
主流定义了,就不准许其他的定义,否则就是非被科学
然后别训斥多看书,当然是西经
楼上的先生说"短缺是指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人为的因素,使得本可以发挥更高效率的资源,被浪费了。"
那请问,资本家往海里倒牛奶算什么效率?当然,这对资本家而要,是效率,可以保持利润率.另,西经喜欢讨论生产可能性曲线,说资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配置.注意,这儿有个前提,即假设市场经济已经达到了最大效率.可惜,市场经济什么时候达到过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边界?早在边界内,就因为资本过度积累导致利润率下降,资本家已经通过解雇工人,闲置设备停产了.所以,各个教科书只敢举黄油和大炮的例子,可那是什么时候/战争时期,进入战争状态的国家基本是计划经济.
大家说道,信息不对称问题.前几天,我去剃头.剃完后,我付钱的时候,我忽然想,这个头型到底怎么样,虽然伙计直说好,但我心中仍没底.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为什么会出现呢?不同的人都追求私利,在法律没规定非法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法律之所以不规定,是因为执行的成本太大,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可以尝试侵犯别人的权利.信息不对称就是一例,卖方通过提供与价格不符的产品获取收入.等进入计划经济,通过对大家的意识形态教育,每个人都有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信念,不追求私利,还会存在信息不对称么?这种我为人人的信念只可能在计划经济中实现,在市场经济中,鼓励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坚信,人的价值观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所以,经济人的假设,只是古典经济学者参考当时的资本家的行为而做出的.你看,勤劳,节俭,吝啬,不正是当时资本家的写照吗?当然,会有人说这不现实.呵呵~但谁又能低估未来呢?几十年前,还有很多人说计划经济在技术上不可行,但随着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的进步,谁又能估计50年后的情况?
你说得很对。西经上很多定义都是不客观的,而是为了迁就什么理论而下的定义,这样的定义就是不科学的。
再说信息对称不对称的事。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产生的矛盾都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意思是只要信息对称了,就什么矛盾都没有了,真是这样的吗?不是的。
随便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有一个建筑队在施工,共有30人,这30人每顿饭吃60个馒头是固定的。旁边有两家饭店,建筑队就明确告诉这两家饭店他们每顿饭要吃60个馒头。在某一顿,甲饭店也明确告诉乙饭店:“我这顿做了40个馒头,你就做20个吧。”这种情况下信息是绝对对称了吧,可是乙饭店会只做20个馒头吗?说不定它会做60个呢!这就是竞争的结果。所以说,即使信息对称,但是因为有竞争,照样产生矛盾。市场经济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以下是引用土灶在2005-7-18 14:03:57的发言:造成短缺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资源稀缺;二是生产力低下,即使资源丰富也生产不出来。三是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上面三个原因,任何一个都能造成短缺。
粗略的看了一下帖子,我想请教,你对稀缺、短缺是如何定义的。
我的感觉是你把这二者完全搞混了。
稀缺是指现有的东西不能满足人们的愿望。任何一个国家(不管什么制度)的资源都是稀缺的。
短缺是指在给定价格的情况下,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