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评:《我也有一个梦想》 作者:田成杰
 
  《我也有一个梦想》是系列图书“近距离看美国之三”。对于美国人民来说,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追求一个人人都能享有的自由生活,是比维持一个强大的国家,比维护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比其他任何比输比赢的政治游戏更重要得多的永远的梦。为此,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下面为本人和来自网络的部分评论。
 
  ……人类的思想和人性的反省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最重要的动力,不是从前我们政治书上总倡导的“阶级斗争”。“一块土地,一群人,乃至整个人类,它的真正希望所在就是它的自省能力和良知醒悟,而这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
  当年北方的解放黑奴运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力量薄弱的黑奴要求解放,斗争啊斗争,而是这些“主人”们,对“人生而自由平等”信念的坚持,在抗击完英国殖民统治后,开始发现自己也同样剥夺别人自由的前提下,提出的放弃自己“财产”的一种“前卫”的做法。而平白无故的放弃自己的财产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华盛顿和杰弗逊就是其中主导力量(当然,文中也提到了由于历史局限性的存在,他们都是在遗嘱中,解放他们的奴隶的)。所以说,人开始思考,成为人了,才和野兽分离了。
  ……正是出于对个人自由和区域分治理想的共识和尊重,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群龙无首的国家。不仅在独立的那一天,没有一个“开国功臣”试图出来“掌控全局”,而且长达六年,甚至连总统都没有一个。出于同样的原因,美国从一开始,也就是一个善于妥协的国家。没有一个人是“权高位重”,“一言定乾坤”的。因此,从一开始,各州之间就习惯于“只有说服,没有压服”,说不服的时候,就只能由某一方作暂时的妥协了。美国基本上是在一系列的妥协之下,维持一个稳定的和循序渐进的进步的。最近,看到台湾的柏杨老先生非常精辟地说,“让步是一种能力”。那么,你可以说,美国人是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这种能力的。(p85)
  ——妥协,还是妥协!
  一种法律来源,是这个国家,地区或者群体,对于一个命题的思考和反省的结果。他们因此制定一个规则,愿意共同遵守。对违规者按法规进行认真惩处。这样的法律逻辑性强,执行的过程也比较清楚。诚然,这样的法律仍然会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因为人类在某一个阶段的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但是,它是认识一步走一步,也许前进的脚步缓慢,但却是扎实的。这种法律,我常常用大白话叫它是“真诚的法律”。
  另一种法律来源,是对外部压力妥协的结果。一些地区,它自身并没有产生与这条法律相适应的认识基础,但是出于种种压力,不得不诞生这样一个法律。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系统从一开始就有着“违法”的强烈冲动。这样的法律,它的目标可以定得非常高,看上去可以比那些“真诚的法律”更“漂亮”。可是一触及现实就会完全面目全非。我把它叫做“虚假的法律”。(p93-94)
  ——法律和制度,都是如此。
  ……美国的教育纵有万千有目共睹的尚待改进的弊端,可是,在改进的过程中,它的一些基本理念是很难动摇的。就是人民有权决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联邦ZF无权干涉教育和向孩子灌输ZF认为是正确的思想,孩子的想象力是最大限度地受到保护的。
  ——创新能力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其根源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放任”的教育方式。
 
  美国教育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对于孩子是人道的,是充分诱导孩子产生最奇异的思想的。美国教育的目的,正如沃伦法官所提到的,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他们认为,重要的是一个孩子未来的幸福,一旦成了螺丝钉,有谁会关心螺丝钉的幸福呢?
  《我也有一个梦想》,林达/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3月第1版。
  (www.earm.cn/田成杰 2010-10-11)
我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