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6-20 16:54:00的发言:来劲了嘿,看来不花点时间给你灌输点逻辑思维,你是看不懂我在说什么的。
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是时间价值,和投机毫无关系,根本没有“要不要和投机所得区分”这么个概念,你懂么?在中国的金融市场按照美国的资金价格计算,你太有才了。取得数倍的账面收益,如范一飞所说,是几个因素综合的结果(这里面不仅包括范一飞所指四个因素),谈及数倍账面收益时,你是健忘还是选择性失明,闭口不提其它因素只提时间价值呢,哪个国家的资金能够贵到让本金在数年内翻几番?
“中国精英很会为美国爹找理由,但美国精英似乎很不原意为其中国精英儿子找理由,而是经常打他们耳光,当然私下里好处是少不了的”-- --这样的话见了太多,左左和愤青们的专利,不值得评述。
“从目前美银在中国市场的行为来看,它的算盘是,如果中国政府开放金融市场,就作为长期投资的基础,如果不开放,就投机。”为什么说左左和愤青们不讲逻辑,这就是例子了:如果不开放,或者开放政策倒退,美银的投资就烂在中国了,还投机?投机个P啊。你自己都在假设“如果不开放”,这就是风险,你明白不?
至于你所说的“世界级笑话”,来看看去年八月建行发言人席德炎的发言:
中国建设银行发言人席德炎昨日透露,建行与美国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两年来,双方已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个人银行业务、全球资金服务、信息技术等26个领域开展合作,今后合作领域将扩大到债券资本市场、资金业务、信用卡以及成立合资租赁公司等。
在城商行招揽海外战略投资者如火如荼之时,第一批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已开始交上答卷。
26个项目构筑全面转型
席德炎透露,截至目前,建行与美国银行双方共启动26个协助型项目,其中,2006年上半年设立的零售网点转型、个贷中心建设、呼叫中心改进、直联汇款、ATM免服务费取现等6个零售业务领域的项目均已完成;2006年下半年设立的6个信息技术项目和2个风险项目将于2007年下半年完成。
2007年双方新设立12个协助项目,加上上年度下半年设立的8个跨年度项目,今年实施20个协助型项目,涉及信息技术、风险管理、零售业务、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等领域,目前项目正在稳步有序地推进之中。
席德炎介绍,2006年双方围绕建行战略转型及关键领域管理改进需求,在关键业务领域开展的协助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ATM免费取现项目自去年4月初推出至今年4月,两行ATM免费取现业务量折合人民币11189万元,其中99%是美国银行卡在建行的取现。此举使建行获得了较高的中间业务收益。两行间直联汇款产品于2006年10月下旬试点推出,在项目实施后的两个月内,建行月均汇出金额增长10倍。
搭建港澳发展平台
除了网点转型等战略合作外,美国银行还促使建行快速搭建了建行港澳发展平台。去年底,双方协议收购美国银行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全部股权。新的“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使建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客户贷款由原来的第 16位升至第9位。
在海外信贷业务合作方面,双方制定了“6+1”方案,将美国银行作为建行6个海外分行之外的“+1”,在建行提供担保的情况下,由美国银行为建行客户提供贸易融资和信贷服务,2006年11月美国银行已与建行一家客户签署贷款协议。在全球资金业务方面,双方合作募集了两期QDII。
“我们在执行每一个项目时,并没有照搬美国银行的经验”,建行行长张建国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强调,建行与美国银行的每一步合作,旨在从实际出发,围绕自身业务发展战略,改进业务流程和提高竞争能力。他认为,与美国银行的战略合作,带来的是“双赢”。
老兄,在你抛出一个命题前或者后,你得举出事实或者数据,“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品牌美银是有的,只是建行没有享受到”,你咋知道咧?建行的“管理水平、战略水平、市场开拓能力”没有提高,何以见得?你中不能指望一个婴儿今天生下来明天就能走路吧?
“你要说有,你的洋爹都不同意。”-- --你爸妈没教你怎么说话吗?
“工行建行至今也没有能够在美国开设分行”,招行刚在去年获得了在美开设分行的资格,工行建行的申请为什么在美国被拒?那是因为其控股股东汇金是只主权财富基金,美国法律对此不允许。设想一下如果哪天一家美国政府控股的公司到中国开展业务,左左们还不跳上了天?再说了,美国人拒绝中国人到美国开分行,不代表中国就要对美国的银行关门啊,和美国银行入股价格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为什么中投入股黑石,只入股9.9%,而且还没有投票权?”你没见过没有投票权的股份么?在国外这是司空见惯的安排,国内目前没有,难怪左左们蜀犬吠日的大呼小叫了。
“为什么中国公司收购甚至参股美国重要的公司要经过美国国会经济安全委员会的审查?美银入股建行,经过人大的审查了吗?”-- --我给你普及下:在中国,审批国内外投资项目的分别是发改委和商务部,特别重大的投资项目需要国务院通过。中国的审批是世界有名的繁琐,试问目前中国的哪个外商投资项目没有经过政府审批?或者说,没有审批,别说老外到中国投资,就是中国人自己在国内投资也是限制重重。
“这种大忽悠把他们忽悠进来的。如果受骗都怨自己蠢,那么何必在法律上规定诈骗罪?为什么在股市低位,具有一点投资价值的时候,精英们不提“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而到了高位需要出货的时候,就大报小报地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了呢?”-- --看清楚我前面的回帖好不?分清楚什么叫诈骗什么叫宣传!再说了,在一个充满噪音的市场里,亏钱的理所当然是哪些没有主见,打听小道消息,或者说就是你所说的“容易被忽悠”的散户,这和外资是否入股,完全没有关系,即便不让外资进来,亏钱的也是散户。
“如果中国不对美开放金融市场的话,你看美银卖不卖?”真不知道你喋喋不休的在说什么,现在有没有开放?难道在你眼里,只有只有完全的封闭和完全的没有管制两种状态?真怀疑你是学计算机的,眼里只有0和1两种非此即彼的状态。
中国政府有没有和外资“合谋”,是要讲事实和证据的,摸着良心并不能让自己的说辞更加有说服力,你明白么?我不讲任何良心和立场,我只认事实和逻辑。
最后,迄今为止,我没有在人大论坛指责任何人“不懂基本金融学常识”,不嫌麻烦的话你可以搜索我回过的帖子,我不敢质疑你的专业能力(我甚至不知道你什么专业),但我至少肯定你不重视逻辑。
我的话完了。谢谢
.
针对你说第一点。 他会说那是建行自己说的,是为自己辩护,没有可信性.
“工行建行至今也没有能够在美国开设分行”,招行刚在去年获得了在美开设分行的资格,工行建行的申请为什么在美国被拒?那是因为其控股股东汇金是只主权财富基金,美国法律对此不允许。设想一下如果哪天一家美国政府控股的公司到中国开展业务,左左们还不跳上了天?再说了,美国人拒绝中国人到美国开分行,不代表中国就要对美国的银行关门啊,和美国银行入股价格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这一点,他会说,花旗,美国银行也一样是美国的资本,和主权基金什么的没有任何差别,那也是代表美国人利益.
“为什么中投入股黑石,只入股9.9%,而且还没有投票权?”你没见过没有投票权的股份么?在国外这是司空见惯的安排,国内目前没有,难怪左左们蜀犬吠日的大呼小叫了。
什么叫国际惯例,规则是他们定的,难道我们就只能跟着他们的规则吗?我们也是参与者,我们有权改变规则,喊国际惯例的不过是走狗,为什么就不能跟中国惯例呢,难道我们中国人就只能跟老外走?
最后,迄今为止,我没有在人大论坛指责任何人“不懂基本金融学常识”,不嫌麻烦的话你可以搜索我回过的帖子,我不敢质疑你的专业能力(我甚至不知道你什么专业),但我至少肯定你不重视逻辑。
我觉得这些真的是很金融常识性的问题,我这个非金融专业的人都知道,不叫常识叫什么
“这种大忽悠把他们忽悠进来的。如果受骗都怨自己蠢,那么何必在法律上规定诈骗罪?为什么在股市低位,具有一点投资价值的时候,精英们不提“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而到了高位需要出货的时候,就大报小报地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了呢?”-- --看清楚我前面的回帖好不?分清楚什么叫诈骗什么叫宣传!再说了,在一个充满噪音的市场里,亏钱的理所当然是哪些没有主见,打听小道消息,或者说就是你所说的“容易被忽悠”的散户,这和外资是否入股,完全没有关系,即便不让外资进来,亏钱的也是散户。
怎么没有关系,当然有关系了,他们买的便宜,我们买得贵.
中国政府有没有和外资“合谋”,是要讲事实和证据的,摸着良心并不能让自己的说辞更加有说服力,你明白么?我不讲任何良心和立场,我只认事实和逻辑。
你良心都没有,还谈什么,良心都卖给美国了.
以上红字是模仿那些FQ回答问题方式.
看了这篇,给人的感觉就是知道自己是有问题的,但我不管这些问题,避而不答,我在别的地方找理由继续反驳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 22:09:0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