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6-19 22:24: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6-19 1:25:00的发言:

看看,看看.

又是这种论调, 一旦逻辑上没有办法说过人,也没有办法在论据上证明. 就会抛出这种论调.当然,我也没有兴趣去说服你,我怀疑你根本连投资学和金融学都没有读过的人,而且完全没有逻辑可言,说服你太难了.

而且好象论坛上,没有哪个斑竹是认同张宏良那些胡喷的. 我们一批斑竹都是利益相关者? 估计任何一个金融方面有多点实际经验,要么理论基础学得好一点的人,都基本看到张宏良那论调就已经觉得好笑了. 尤其一翻他的文章, 就是这一年多来的,自打嘴巴的已经不少.

他不是个受益者, 只是他想学学宋鸿兵那样出名而已. 我只是受不了这种人,知识水平就一塌糊涂,偏偏跑出来乱叫. 基本金融理论都乱套乱用,完全不讲事实根据.

之前蓝田说了一句话,不知道他是怎么能当上教授的,我也有同样疑问,这个连一个金融知识连一个本科生都不如的人,怎么当上教授的

另外有一个定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越水水平差的人. 越爱找一个轰动的话题,之后把什么都往里面塞,再加上一堆阴谋论,再把自己包装成爱国者,为平民说话. 可是一谈到专业的东西,却完全闭口不谈,要么一谈就错误百出.

你也拿出点证据,拿出点专业的东西。折腾了半天,你也没倒出多少货来。

贱卖没贱卖也是各说各的有理.况且回驳贱卖都是建行相关的人。叫人怎么相信。

但是你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就说人家是fq,说人家乱扣帽子,可是却不从正面回击.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9 23:20:1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9 22:30: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6-19 10:46:00的发言:

按照你的逻辑,也充其量只能说明国内大部分股民,散户很蠢,事实上他们也真的很蠢.

散户,尤其是中国那些散户进入中国股票市场被套完全是在正常不过. 

资金,知识,信息,一切都完全不具备任何的优势,甚至是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输得破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最后你都自然知道有时间跨度的存在,那你还不对不同时间段进行分析???? 你是不是选择性失明了.


强盗逻辑.作为普通股民,是弱者,其本身的力量就难以和巨头们像抗衡,难道就任由他们被宰杀.甚至还剥夺他们的说话权力?

不知道你是怎么当上斑竹的。也不过是个郭跳跳的水平。我倒十分怀疑你是买办或国外势力安插在论坛上引导舆论的人.虽然这样说有盖帽子的嫌疑.但是你的说法让我无法不产生这样的怀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9 22:45:5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9 22:38:00
以下是引用sea2615537在2008-6-19 17:10:00的发言:

公平自愿的原则是很好的,但是建行出售是真正的自愿吗?没拿枪叫做没有抢钱,不等于没有骗钱!!!拿枪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啦,天下无贼已经说了。

在国际投行、财团面前,建行没有议价的能力。关键是议价的信心都没哟!!!!

看看美行赚了没有,我觉得很有一个指标可以衡量,就是没有买了股份以后做了什么,给建行带来了什么。贷款质量改善有多少美国银行的功劳?管理有提高吗?我看未必有。

假如买了什么都不做,那就是骗钱,贱卖。因为假如有机会,平安也会去买。但是没有给他们公平的机会。

贱卖不管是因为无能贱卖还是因为为了利益贱卖都是给国家给人民造成了损失。作为老百姓难道连知道真相的权利都没有吗,这就是典型的精英嘴脸。我只是引用你的话,没有针对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9 22:47:2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9 23:07:00

双赢!!   很有意思

赢了谁的?

为什么能赢

背后的机制原因是什么?

意识形态的争论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却往往因为事先确定一个立场而主观或客观的模糊了事实。我们可不可以不互相攻击,共同寻找背后的问题所在?

似乎背后的问题也很明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9 23:11:00

恩,深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9 23:31:00
以下是引用zjlt3在2008-6-19 22:30:00的发言:

强盗逻辑.作为普通股民,是弱者,其本身的力量就难以和巨头们像抗衡,难道就任由他们被宰杀.甚至还剥夺他们的说话权力?

不知道你是怎么当上斑竹的。也不过是个郭跳跳的水平。我倒十分怀疑你是买办或国外势力安插在论坛上引导舆论的人.虽然这样说有盖帽子的嫌疑.但是你的说法让我无法不产生这样的怀疑.


股市不是慈善机构,股民的弱,体现在投资分析水平上,体现在风险承担能力上,“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并非戏言,说白了,不是没一个人都有资格进行股票投资的,这不是说话权利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9 23:34:00
以下是引用zjlt3在2008-6-19 22:38:00的发言:

贱卖不管是因为无能贱卖还是因为为了利益贱卖都是给国家给人民造成了损失。作为老百姓难道连知道真相的权利都没有吗,这就是典型的精英嘴脸。我只是引用你的话,没有针对你.


如果你认定了那是贱卖,接下来自然能够推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结论。问题是,你觉得多少钱不是贱卖?3块?5块?卖给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9 23:43: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6-19 23:34:00的发言:

如果你认定了那是贱卖,接下来自然能够推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结论。问题是,你觉得多少钱不是贱卖?3块?5块?卖给谁?

贱卖没贱卖就看谁赚钱了,谁吃亏了。还要看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之后到底获得多少提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01:15:00
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07:54: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6-19 12:31:00的发言: 美银的盈利,范一飞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果你没有看,就在最新一期的《经济观察报》上:“美银赚钱有其市场因素的合理性:一是时间价值,二是投资的风险补偿,三是美银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品牌等无形资产投入所创造的价值。此外,美银承诺在中国零售市场竞争回避,并全力协助建行实施海外战略。”人家这几年冒的风险和付出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都被水冲走了么?低价买高价卖就是坑了买家?你这是什么GP逻辑?这样的话你还是不要出门了,因为只要涉及交易,按照你这逻辑,就不是你坑人,就是你被人坑至于价差的高低,本来就是竞价的结果,你说两块钱合理,别人说五块钱合理,你觉得贵了你可以选择不买,买了就该承担相应的风险,没有人把枪口抵在你脑门上强迫你买,买了就说明你承认建行股票值这个价,现在亏损了回过头来骂战略投资者,连自己亏损的原因都没搞清楚,难怪会亏损了。还要强调一点,美银的盈利仅仅是账面上的,既有锁定期,按照香港和大陆股市的市场深度,即便锁定期过了,美银也不可能按照当前价格套现。何况美银到现在也一股建行股票没卖,何来“把国内股民的钱轻易提走”? “无论是政府赚的还是美银赚的,都是政府与外资合谋”,看到这种话,我除了疾走,不敢反顾外,还敢说啥?

资金的时间价值到底是什么?他要不要和投机所得区分?如果按照美国国债的收益率,美银能够在从引进战略投资者到国内市场IPO这短短的时间中取得几倍的收益吗?因此,美银所得,与其说是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如说是投机成功而已。这就要讨论范一飞给美银找的第二个理由(中国精英很会为美国爹找理由,但美国精英似乎很不原意为其中国精英儿子找理由,而是经常打他们耳光,当然私下里好处是少不了的),就是投资/投机的风险补偿。从目前美银在中国市场的行为来看,它的算盘是,如果中国政府开放金融市场,就作为长期投资的基础,如果不开放,就投机。问题是,美银为什么能够轻松投机成功呢?因为它对中国的金融管理体制的弱点、中国官僚买办的弱点掌握得非常透彻。至于范一飞的第三点,劝你还是别提了吧,说起来都是世界级笑话。“美银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品牌等无形资产投入所创造的价值”?世界人都知道,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品牌美银是有的,只是建行没有享受到。现在的建行其管理水平、战略水平、市场开拓能力有质的提高吗?你要说有,你的洋爹都不同意。现在的建行,依然是那个靠着垄断混日子,不停地向社会抽血的建行。

范一飞为美银还找了第四个理由,“此外,美银承诺在中国零售市场竞争回避,并全力协助建行实施海外战略”。众所周知,工行建行至今也没有能够在美国开设分行,更别提什么参股美国金融机构了。本来,中国精英急需其美国爹在这方面让步,这样好堵国人的嘴,但是其美国并不买账,就是不批。于是,中国精英就只好露出流氓嘴脸,说都怪中国人自己无知、下贱。顺便向你请教一下,为什么中投入股黑石,只入股9.9%,而且还没有投票权?为什么中国公司收购甚至参股美国重要的公司要经过美国国会经济安全委员会的审查?美银入股建行,经过人大的审查了吗?

的确,中国股民用6块多买股票好像是自愿的,但这种自愿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种大忽悠把他们忽悠进来的。如果受骗都怨自己蠢,那么何必在法律上规定诈骗罪?为什么在股市低位,具有一点投资价值的时候,精英们不提“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而到了高位需要出货的时候,就大报小报地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了呢?这些忽悠的媒体,是谁掌握着呢?肯定不是你看不起的“愚蠢、贪婪”的大众。另外,需要纠正你一个说法,股民亏损了,从来就没有怪过战略投资者。股民知道战略投资者赚钱是因为他们精。股民怪的是那些代表国家去与战略投资者谈判的精英,这些精英喜欢嘲笑大众的愚蠢和贪婪,结果自己在贪婪的引诱下,利用对代表大众的代表权有意干了蠢事,却不原意承认。于是就更加疯狂地攻击股民蠢,似乎这样就可以掩盖自己的愚蠢、贪婪和黑心。

是的,美银现在一股都没有卖,但是,如果中国不对美开放金融市场的话,你看美银卖不卖?我们不妨在这里先立此存照。

你说,““无论是政府赚的还是美银赚的,都是政府与外资合谋”,看到这种话,我除了疾走,不敢反顾外,还敢说啥?”。似乎你受了我的恐吓,或者我在造谣。那么,我还要问你一句话:“中国的股票市场有没有公平交易的原则?有没有基本的国民待遇? ”你敢摸着自己的良心回答吗?

最后,你问了我一句话“你这是什么GP逻辑?”。你能否解释一下,GP是什么意思?你及其他几位版主因为多读了几本美国金融学著作,就喜欢高傲地指责其他参与者“不懂最基本的金融学常识”。难道“金融与政治密切相关”不是最基本的金融学常识?哦,我知道了,也许你读的那几本美国金融学著作没有讲到这个。看来,你不过是一只“美国鹦鹉”啊。建议你留学美国,把金融学融会贯通了再回国发飚吧。当然,希望你回来的时候,还有一颗起码的中国人的良心。在此之前,你还是洗洗你的臭嘴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0 8:47:2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08:06: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6-19 23:31:00的发言:

股市不是慈善机构,股民的弱,体现在投资分析水平上,体现在风险承担能力上,“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并非戏言,说白了,不是没一个人都有资格进行股票投资的,这不是说话权利的问题。

的确,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进行股票投资,所以在你推崇的美国,有完善的保护投资者的法律体系,有严格的执法,有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都比较高的基金经理代为投资。在今日之中国,有这些前提条件吗?如果公民没有说话的的权利,这些前提条件就不可能具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08:13: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6-19 12:33:00的发言:

参考楼上。不论是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还是上市时,其价格都不是建行建行说了算,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后者是,前者同样是。

真的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吗?为什么国内民营资本至今不准经营银行?我们几乎重要的经济领域都是先对外资开放后对民营开放,这是正常的市场经济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08:23: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6-19 10:09:00的发言:

在不对比交易时间,和交易时间期间内的资产质量,需求状况等等, 直接就比较价格.

就单纯说以前价格比现在低,所以你们就被骗了.

那你们被篇得也太多了吧. 20年前大米多少钱一公斤????? 你现在大米多少钱一公斤?? 后者比钱者贵多了,可是还是一样的大米,那用你的最基本逻辑去解释呢?

15年前的电脑多少钱一台,就一台586, 而现在电脑多少钱一台??? 前者比后者贵多了,可是质量却完全比不上后者. 这又怎么解释当中的交易状况.

按照你的逻辑,20年后建行该值60元?或者600元?

从引进战略投资者到国内IPO这段时间,从通货膨胀率来看,是不可能达到6倍多的上涨的。那么,合理的解释就是资产质量和经营水平有了提高。建行的资产质量是怎样提高的呢?财政注资,那是谁的钱?纳税人的钱。很好,一个奇特的现象出现了,纳税人注资改善了建行的资产质量,然后用较低的价格卖给美银,用较高的价格卖给自己人。这几年,建行的经营水平有质的提高吗?大家都知道,那依然是个垄断的官僚习气严重的企业。

至于需求,如果没有“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大忽悠,没有货币的超发,有那么多投资性需求么?连棺材本都拿出来炒股,买菜钱都拿来炒股,如果不是环境所逼,至于么?这不是用一句“贪婪和愚蠢”就可以解释的现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0 8:27:1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1:18:00
以下是引用zjlt3在2008-6-19 22:24:00的发言:

你也拿出点证据,拿出点专业的东西。折腾了半天,你也没倒出多少货来。

贱卖没贱卖也是各说各的有理.况且回驳贱卖都是建行相关的人。叫人怎么相信。

但是你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就说人家是fq,说人家乱扣帽子,可是却不从正面回击.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就叫你去查查建行上市之后每年的财务报表,还有招股时候的文件你自己就清楚了。

假如你连这些都没有了解过,那基本可以说你没有任何资格在这方面进行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1:20:00
以下是引用zjlt3在2008-6-19 22:30:00的发言:

强盗逻辑.作为普通股民,是弱者,其本身的力量就难以和巨头们像抗衡,难道就任由他们被宰杀.甚至还剥夺他们的说话权力?

不知道你是怎么当上斑竹的。也不过是个郭跳跳的水平。我倒十分怀疑你是买办或国外势力安插在论坛上引导舆论的人.虽然这样说有盖帽子的嫌疑.但是你的说法让我无法不产生这样的怀疑.


无聊。自己都不原意为自己的投资负责。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1:21:00
以下是引用zjlt3在2008-6-19 23:43:00的发言:

贱卖没贱卖就看谁赚钱了,谁吃亏了。还要看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之后到底获得多少提升.

你难道就不会查查正个建设银行过去几年的财务报表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1:41:00
以下是引用adven_adven在2008-6-20 7:5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6-19 12:31:00的发言: 美银的盈利,范一飞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果你没有看,就在最新一期的《经济观察报》上:“美银赚钱有其市场因素的合理性:一是时间价值,二是投资的风险补偿,三是美银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品牌等无形资产投入所创造的价值。此外,美银承诺在中国零售市场竞争回避,并全力协助建行实施海外战略。”人家这几年冒的风险和付出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都被水冲走了么?低价买高价卖就是坑了买家?你这是什么GP逻辑?这样的话你还是不要出门了,因为只要涉及交易,按照你这逻辑,就不是你坑人,就是你被人坑至于价差的高低,本来就是竞价的结果,你说两块钱合理,别人说五块钱合理,你觉得贵了你可以选择不买,买了就该承担相应的风险,没有人把枪口抵在你脑门上强迫你买,买了就说明你承认建行股票值这个价,现在亏损了回过头来骂战略投资者,连自己亏损的原因都没搞清楚,难怪会亏损了。还要强调一点,美银的盈利仅仅是账面上的,既有锁定期,按照香港和大陆股市的市场深度,即便锁定期过了,美银也不可能按照当前价格套现。何况美银到现在也一股建行股票没卖,何来“把国内股民的钱轻易提走”? “无论是政府赚的还是美银赚的,都是政府与外资合谋”,看到这种话,我除了疾走,不敢反顾外,还敢说啥?

资金的时间价值到底是什么?他要不要和投机所得区分?如果按照美国国债的收益率,美银能够在从引进战略投资者到国内市场IPO这短短的时间中取得几倍的收益吗?因此,美银所得,与其说是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如说是投机成功而已。这就要讨论范一飞给美银找的第二个理由(中国精英很会为美国爹找理由,但美国精英似乎很不原意为其中国精英儿子找理由,而是经常打他们耳光,当然私下里好处是少不了的),就是投资/投机的风险补偿。从目前美银在中国市场的行为来看,它的算盘是,如果中国政府开放金融市场,就作为长期投资的基础,如果不开放,就投机。问题是,美银为什么能够轻松投机成功呢?因为它对中国的金融管理体制的弱点、中国官僚买办的弱点掌握得非常透彻。至于范一飞的第三点,劝你还是别提了吧,说起来都是世界级笑话。“美银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品牌等无形资产投入所创造的价值”?世界人都知道,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品牌美银是有的,只是建行没有享受到。现在的建行其管理水平、战略水平、市场开拓能力有质的提高吗?你要说有,你的洋爹都不同意。现在的建行,依然是那个靠着垄断混日子,不停地向社会抽血的建行。

范一飞为美银还找了第四个理由,“此外,美银承诺在中国零售市场竞争回避,并全力协助建行实施海外战略”。众所周知,工行建行至今也没有能够在美国开设分行,更别提什么参股美国金融机构了。本来,中国精英急需其美国爹在这方面让步,这样好堵国人的嘴,但是其美国并不买账,就是不批。于是,中国精英就只好露出流氓嘴脸,说都怪中国人自己无知、下贱。顺便向你请教一下,为什么中投入股黑石,只入股9.9%,而且还没有投票权?为什么中国公司收购甚至参股美国重要的公司要经过美国国会经济安全委员会的审查?美银入股建行,经过人大的审查了吗?

的确,中国股民用6块多买股票好像是自愿的,但这种自愿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种大忽悠把他们忽悠进来的。如果受骗都怨自己蠢,那么何必在法律上规定诈骗罪?为什么在股市低位,具有一点投资价值的时候,精英们不提“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而到了高位需要出货的时候,就大报小报地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了呢?这些忽悠的媒体,是谁掌握着呢?肯定不是你看不起的“愚蠢、贪婪”的大众。另外,需要纠正你一个说法,股民亏损了,从来就没有怪过战略投资者。股民知道战略投资者赚钱是因为他们精。股民怪的是那些代表国家去与战略投资者谈判的精英,这些精英喜欢嘲笑大众的愚蠢和贪婪,结果自己在贪婪的引诱下,利用对代表大众的代表权有意干了蠢事,却不原意承认。于是就更加疯狂地攻击股民蠢,似乎这样就可以掩盖自己的愚蠢、贪婪和黑心。

是的,美银现在一股都没有卖,但是,如果中国不对美开放金融市场的话,你看美银卖不卖?我们不妨在这里先立此存照。

你说,““无论是政府赚的还是美银赚的,都是政府与外资合谋”,看到这种话,我除了疾走,不敢反顾外,还敢说啥?”。似乎你受了我的恐吓,或者我在造谣。那么,我还要问你一句话:“中国的股票市场有没有公平交易的原则?有没有基本的国民待遇? ”你敢摸着自己的良心回答吗?

最后,你问了我一句话“你这是什么GP逻辑?”。你能否解释一下,GP是什么意思?你及其他几位版主因为多读了几本美国金融学著作,就喜欢高傲地指责其他参与者“不懂最基本的金融学常识”。难道“金融与政治密切相关”不是最基本的金融学常识?哦,我知道了,也许你读的那几本美国金融学著作没有讲到这个。看来,你不过是一只“美国鹦鹉”啊。建议你留学美国,把金融学融会贯通了再回国发飚吧。当然,希望你回来的时候,还有一颗起码的中国人的良心。在此之前,你还是洗洗你的臭嘴吧。


我就是在04年时候和你说,2007年中国股市会上5000点,你会信吗?我记得厉以宁就在中国股市最低谷,大概是在1200点时候说过,中国股市会上3000点。那时候怎么就没有人信他呢?

之后中国股市超过了3000点时候,好像喊泡沫的,要求警惕风险的言论就一直没有停过,到了4000多年时候,自己也在论坛上说过这个股市已经太疯狂了,当时喊警惕风险的人大部分都被骂成买办。 现在结果呢?

就像真的如你说的,精英说增加财产性收入,也根本没有错。 股市是作为一个投资渠道,可以获得收入。但是任何一个进入股市的人都应该知道里面蕴含的投资风险。假如连这点都不知道,还进入股市,那破产是活该。

中国的股市,要是说歧视,也是歧视民营企业上市。 但是没有任何法律和实质操作指引歧视小股民。 你拿1万和拿100万都可以进入股市,可以自由投资。至于信息和专业分析等等,则是需要付出额外成本,所不算歧视。 你总部能要求拿一万去炒股,就要得到和有100万资本金去炒股的人同等服务吧。

至于需要不需要经过审查相关的,我建议你自己去了解一下中国过关外资投资方面的条例。别连基本的都不了解,就来说话。

就像假如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卡得最多的不是美国政府,而是中国自己吧。 我所了解到国外企业到美国进行兼并,投资金额不超过一定数额美元,好像3亿还是更多点记不起来,并且不涉及国家安全行业,就不需要经过议会审批。 比如说我到美国硅谷收购一家1价值一个亿的生物公司,而这家公司没有给美国军队,政府提供敏感服务。 那我的收购就不需要经过美国两院审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1:47:00
以下是引用adven_adven在2008-6-20 8:13:00的发言:

真的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吗?为什么国内民营资本至今不准经营银行?我们几乎重要的经济领域都是先对外资开放后对民营开放,这是正常的市场经济吗?

好像没有一个市场会对所有领域都开放吧。

我承认当初中国的政策确实对于民营资本有歧视性。就像以前铁本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但是那时候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和现在一样吗????? 80年代甚至连民营资本的地位都不承认? 但是那时候反对开放最多的,也是那些左派。中国这个先天不足的股票市场,也基本上是哪群不知所谓的顽固派搞出来的。 谈论股票市场建立,居然是不先讨论建立能有什么好处,应该怎么建立等等,而讨论这股市是姓资还是姓社。/

最后现在相关的政策已经大幅度修改了,就像税收政策,审批政策等等。

至于银行本身是一个特殊领域,有很高的门槛是正常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2:11:00
以下是引用zjlt3在2008-6-19 23:43:00的发言:

贱卖没贱卖就看谁赚钱了,谁吃亏了。还要看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之后到底获得多少提升.

提升了多少,你自己可以去研究银行的财务状况,管理水平,未来战略等,这些信息基本上是公开的,你在网上就基本可以找到。因为香港对于上市公司都很有明确的信息公开规定。

至于贱卖没贱卖就看谁赚钱了,谁吃亏了。 这都不知道是什么逻辑,我就问你怎么量化,不然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有标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2:23: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6-20 11:41:00的发言:

我就是在04年时候和你说,2007年中国股市会上5000点,你会信吗?我记得厉以宁就在中国股市最低谷,大概是在1200点时候说过,中国股市会上3000点。那时候怎么就没有人信他呢?

之后中国股市超过了3000点时候,好像喊泡沫的,要求警惕风险的言论就一直没有停过,到了4000多年时候,自己也在论坛上说过这个股市已经太疯狂了,当时喊警惕风险的人大部分都被骂成买办。 现在结果呢?

就像真的如你说的,精英说增加财产性收入,也根本没有错。 股市是作为一个投资渠道,可以获得收入。但是任何一个进入股市的人都应该知道里面蕴含的投资风险。假如连这点都不知道,还进入股市,那破产是活该。

中国的股市,要是说歧视,也是歧视民营企业上市。 但是没有任何法律和实质操作指引歧视小股民。 你拿1万和拿100万都可以进入股市,可以自由投资。至于信息和专业分析等等,则是需要付出额外成本,所不算歧视。 你总部能要求拿一万去炒股,就要得到和有100万资本金去炒股的人同等服务吧。

至于需要不需要经过审查相关的,我建议你自己去了解一下中国过关外资投资方面的条例。别连基本的都不了解,就来说话。

就像假如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卡得最多的不是美国政府,而是中国自己吧。 我所了解到国外企业到美国进行兼并,投资金额不超过一定数额美元,好像3亿还是更多点记不起来,并且不涉及国家安全行业,就不需要经过议会审批。 比如说我到美国硅谷收购一家1价值一个亿的生物公司,而这家公司没有给美国军队,政府提供敏感服务。 那我的收购就不需要经过美国两院审批。

我本人也在3000点看到泡沫,并力劝周围的朋友不要参与。但是,那个时候,所有的媒体不是都在鼓吹中国股市一支独秀么?一般的老百姓怎么辨别?

请问美银入股建行,有没有超过3亿美元?涉不涉及国家安全?既然美国人都能够坚持这两条基本底线,我们那些在美国学习过金融学的管理层为什么不能坚持?在这方面为什么又不向美国老师学习了?另外,海尔收购美泰案怎样解释?美泰这种消费品生产公司跟国家安全有多大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2:29: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6-20 11:47:00的发言:

好像没有一个市场会对所有领域都开放吧。

我承认当初中国的政策确实对于民营资本有歧视性。就像以前铁本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但是那时候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和现在一样吗????? 80年代甚至连民营资本的地位都不承认? 但是那时候反对开放最多的,也是那些左派。中国这个先天不足的股票市场,也基本上是哪群不知所谓的顽固派搞出来的。 谈论股票市场建立,居然是不先讨论建立能有什么好处,应该怎么建立等等,而讨论这股市是姓资还是姓社。/

最后现在相关的政策已经大幅度修改了,就像税收政策,审批政策等等。

至于银行本身是一个特殊领域,有很高的门槛是正常的。

或许银行有很高的门槛,民营企业目前也未必会参与,但至少可以先在政策上放开呀。你还没有开始比赛,就先判一方没有资格,合适吗?即使他现在资格不够,难道他不可以通过努力,在将来具备资格?

另外,谈到门槛,怎样解释西方国家大量存在的小银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2:33:00
以下是引用adven_adven在2008-6-20 8:06:00的发言:

的确,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进行股票投资,所以在你推崇的美国,有完善的保护投资者的法律体系,有严格的执法,有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都比较高的基金经理代为投资。在今日之中国,有这些前提条件吗?如果公民没有说话的的权利,这些前提条件就不可能具备。

公民有没有说话的权利,和这些前提条件并没有关系。

别什么事情场都和民主扯上关系。

就像基金经理的专业水平,道德水平本身就不是直接由公民有没有说话的权利决定的。 而是由市场竞争把那些不行的淘汰了。 因为他们会选择一个业绩更好的经济经理人去投资。

相关的法规,要么是很有预见性的把漏洞堵了,要么就是出问题之后才给补上。

在公民本身都没有能力分别基金经理好坏的情况下,或者对于市场环境做出判断的话。 他们说话的权利也不过是噪音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3:16: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6-20 12:33:00的发言:

公民有没有说话的权利,和这些前提条件并没有关系。

别什么事情场都和民主扯上关系。

就像基金经理的专业水平,道德水平本身就不是直接由公民有没有说话的权利决定的。 而是由市场竞争把那些不行的淘汰了。 因为他们会选择一个业绩更好的经济经理人去投资。

相关的法规,要么是很有预见性的把漏洞堵了,要么就是出问题之后才给补上。

在公民本身都没有能力分别基金经理好坏的情况下,或者对于市场环境做出判断的话。 他们说话的权利也不过是噪音吧了。

有没有关系,需要长篇大论的争论。我也无意进入一个话题禁区。但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还是可以探讨的。比如选择基金经理人的问题,你把它简单地看作选择问题。但是,如果违背了信托责任的基金经理没有受到法律惩罚,或者惩罚很轻,那些守信用的基金经理岂不是成了傻瓜?现实是,他们肯定不是傻瓜。所以你在中国市场上基本上找不到一个称职的基金经理。基民唯一的选择就是,不买任何基金。把钱存银行,面对的就是8%的通货膨胀率。如果受损的基民只有用脚投票的权利,那么关于基金管理的基本制度就很难完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3:30:00

某人被踩住尾巴了,于是歇斯底里起来,还专门开个帖子大呼小叫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0 13:38:1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3:42:00
以下是引用adven_adven在2008-6-20 12:23:00的发言:

我本人也在3000点看到泡沫,并力劝周围的朋友不要参与。但是,那个时候,所有的媒体不是都在鼓吹中国股市一支独秀么?一般的老百姓怎么辨别?

请问美银入股建行,有没有超过3亿美元?涉不涉及国家安全?既然美国人都能够坚持这两条基本底线,我们那些在美国学习过金融学的管理层为什么不能坚持?在这方面为什么又不向美国老师学习了?另外,海尔收购美泰案怎样解释?美泰这种消费品生产公司跟国家安全有多大关系?

那些外资进入中国市场,都是需要经过审批的。你不信自己去查查中国相关的法律和规定。

就算媒体吹捧,那你就要进入了吗?  这本身是一个自主决定,自然应该要自己负责,没有什么好应该怎么办的。

海尔收购美泰案,那本身是一个竞价的收购案例,和战略投资也完全不一样。当中是由多少是因为美国政府本身去阻止海尔收购的,美国政府也没有规定说不允许海尔收购吧。而且是海尔自己退出的。而且whirlpool的报价也比海尔高,我记忆中是超过一个亿的。

就算是一开始,海尔在兼并当中也是个后来者。Ripplewood比海尔提出报价早半年,而且一开始好像是20以上美元一股的,后来美泰自己股价不断下滑,所以就同意了Ripplewood的14美元一股的报价,后来海尔才提出16美元的报价。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出价最高的 whirlpool拿到了。

整个收购根本就没有牵涉到国家安全方面的事务。

别把两个完全不同的案例扯到一块去。自己都不好好研究一下案例就用来说,笑死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3:46:00

推荐大家看看《通往奴役之路》这本书!哈哈简直就是中国的写真集啊 !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4:07:00
张本身就有政治目的,他写了那么多文章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们在这里批这些根本没有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0 16:54:00
以下是引用adven_adven在2008-6-20 7:54:00的发言:

资金的时间价值到底是什么?他要不要和投机所得区分?如果按照美国国债的收益率,美银能够在从引进战略投资者到国内市场IPO这短短的时间中取得几倍的收益吗?因此,美银所得,与其说是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如说是投机成功而已。这就要讨论范一飞给美银找的第二个理由(中国精英很会为美国爹找理由,但美国精英似乎很不原意为其中国精英儿子找理由,而是经常打他们耳光,当然私下里好处是少不了的),就是投资/投机的风险补偿。从目前美银在中国市场的行为来看,它的算盘是,如果中国政府开放金融市场,就作为长期投资的基础,如果不开放,就投机。问题是,美银为什么能够轻松投机成功呢?因为它对中国的金融管理体制的弱点、中国官僚买办的弱点掌握得非常透彻。至于范一飞的第三点,劝你还是别提了吧,说起来都是世界级笑话。“美银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品牌等无形资产投入所创造的价值”?世界人都知道,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品牌美银是有的,只是建行没有享受到。现在的建行其管理水平、战略水平、市场开拓能力有质的提高吗?你要说有,你的洋爹都不同意。现在的建行,依然是那个靠着垄断混日子,不停地向社会抽血的建行。

范一飞为美银还找了第四个理由,“此外,美银承诺在中国零售市场竞争回避,并全力协助建行实施海外战略”。众所周知,工行建行至今也没有能够在美国开设分行,更别提什么参股美国金融机构了。本来,中国精英急需其美国爹在这方面让步,这样好堵国人的嘴,但是其美国并不买账,就是不批。于是,中国精英就只好露出流氓嘴脸,说都怪中国人自己无知、下贱。顺便向你请教一下,为什么中投入股黑石,只入股9.9%,而且还没有投票权?为什么中国公司收购甚至参股美国重要的公司要经过美国国会经济安全委员会的审查?美银入股建行,经过人大的审查了吗?

的确,中国股民用6块多买股票好像是自愿的,但这种自愿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种大忽悠把他们忽悠进来的。如果受骗都怨自己蠢,那么何必在法律上规定诈骗罪?为什么在股市低位,具有一点投资价值的时候,精英们不提“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而到了高位需要出货的时候,就大报小报地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了呢?这些忽悠的媒体,是谁掌握着呢?肯定不是你看不起的“愚蠢、贪婪”的大众。另外,需要纠正你一个说法,股民亏损了,从来就没有怪过战略投资者。股民知道战略投资者赚钱是因为他们精。股民怪的是那些代表国家去与战略投资者谈判的精英,这些精英喜欢嘲笑大众的愚蠢和贪婪,结果自己在贪婪的引诱下,利用对代表大众的代表权有意干了蠢事,却不原意承认。于是就更加疯狂地攻击股民蠢,似乎这样就可以掩盖自己的愚蠢、贪婪和黑心。

是的,美银现在一股都没有卖,但是,如果中国不对美开放金融市场的话,你看美银卖不卖?我们不妨在这里先立此存照。

你说,““无论是政府赚的还是美银赚的,都是政府与外资合谋”,看到这种话,我除了疾走,不敢反顾外,还敢说啥?”。似乎你受了我的恐吓,或者我在造谣。那么,我还要问你一句话:“中国的股票市场有没有公平交易的原则?有没有基本的国民待遇? ”你敢摸着自己的良心回答吗?

最后,你问了我一句话“你这是什么GP逻辑?”。你能否解释一下,GP是什么意思?你及其他几位版主因为多读了几本美国金融学著作,就喜欢高傲地指责其他参与者“不懂最基本的金融学常识”。难道“金融与政治密切相关”不是最基本的金融学常识?哦,我知道了,也许你读的那几本美国金融学著作没有讲到这个。看来,你不过是一只“美国鹦鹉”啊。建议你留学美国,把金融学融会贯通了再回国发飚吧。当然,希望你回来的时候,还有一颗起码的中国人的良心。在此之前,你还是洗洗你的臭嘴吧。


来劲了嘿,看来不花点时间给你灌输点逻辑思维,你是看不懂我在说什么的。

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是时间价值,和投机毫无关系,根本没有“要不要和投机所得区分”这么个概念,你懂么?在中国的金融市场按照美国的资金价格计算,你太有才了。取得数倍的账面收益,如范一飞所说,是几个因素综合的结果(这里面不仅包括范一飞所指四个因素),谈及数倍账面收益时,你是健忘还是选择性失明,闭口不提其它因素只提时间价值呢,哪个国家的资金能够贵到让本金在数年内翻几番?

“中国精英很会为美国爹找理由,但美国精英似乎很不原意为其中国精英儿子找理由,而是经常打他们耳光,当然私下里好处是少不了的”-- --这样的话见了太多,左左和愤青们的专利,不值得评述。

“从目前美银在中国市场的行为来看,它的算盘是,如果中国政府开放金融市场,就作为长期投资的基础,如果不开放,就投机。”为什么说左左和愤青们不讲逻辑,这就是例子了:如果不开放,或者开放政策倒退,美银的投资就烂在中国了,还投机?投机个P啊。你自己都在假设“如果不开放”,这就是风险,你明白不?

至于你所说的“世界级笑话”,来看看去年八月建行发言人席德炎的发言:

中国建设银行发言人席德炎昨日透露,建行与美国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两年来,双方已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个人银行业务、全球资金服务、信息技术等26个领域开展合作,今后合作领域将扩大到债券资本市场、资金业务、信用卡以及成立合资租赁公司等。

  
在城商行招揽海外战略投资者如火如荼之时,第一批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已开始交上答卷。

  
26个项目构筑全面转型

  
席德炎透露,截至目前,建行与美国银行双方共启动26个协助型项目,其中,2006年上半年设立的零售网点转型、个贷中心建设、呼叫中心改进、直联汇款、ATM免服务费取现等6个零售业务领域的项目均已完成;2006年下半年设立的6个信息技术项目和2个风险项目将于2007年下半年完成。

  
2007年双方新设立12个协助项目,加上上年度下半年设立的8个跨年度项目,今年实施20个协助型项目,涉及信息技术、风险管理、零售业务、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等领域,目前项目正在稳步有序地推进之中。

  
席德炎介绍,2006年双方围绕建行战略转型及关键领域管理改进需求,在关键业务领域开展的协助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ATM免费取现项目自去年4月初推出至今年4月,两行ATM免费取现业务量折合人民币11189万元,其中99%是美国银行卡在建行的取现。此举使建行获得了较高的中间业务收益。两行间直联汇款产品于2006年10月下旬试点推出,在项目实施后的两个月内,建行月均汇出金额增长10倍。

  
搭建港澳发展平台

  
除了网点转型等战略合作外,美国银行还促使建行快速搭建了建行港澳发展平台。去年底,双方协议收购美国银行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全部股权。新的“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使建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客户贷款由原来的第 16位升至第9位。

  
在海外信贷业务合作方面,双方制定了“6+1”方案,将美国银行作为建行6个海外分行之外的“+1”,在建行提供担保的情况下,由美国银行为建行客户提供贸易融资和信贷服务,2006年11月美国银行已与建行一家客户签署贷款协议。在全球资金业务方面,双方合作募集了两期QDII。

  
“我们在执行每一个项目时,并没有照搬美国银行的经验”,建行行长张建国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强调,建行与美国银行的每一步合作,旨在从实际出发,围绕自身业务发展战略,改进业务流程和提高竞争能力。他认为,与美国银行的战略合作,带来的是“双赢”。

老兄,在你抛出一个命题前或者后,你得举出事实或者数据,“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品牌美银是有的,只是建行没有享受到”,你咋知道咧?建行的“管理水平、战略水平、市场开拓能力”没有提高,何以见得?你中不能指望一个婴儿今天生下来明天就能走路吧?

“你要说有,你的洋爹都不同意。”-- --你爸妈没教你怎么说话吗?

“工行建行至今也没有能够在美国开设分行”,招行刚在去年获得了在美开设分行的资格,工行建行的申请为什么在美国被拒?那是因为其控股股东汇金是只主权财富基金,美国法律对此不允许。设想一下如果哪天一家美国政府控股的公司到中国开展业务,左左们还不跳上了天?再说了,美国人拒绝中国人到美国开分行,不代表中国就要对美国的银行关门啊,和美国银行入股价格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为什么中投入股黑石,只入股9.9%,而且还没有投票权?”你没见过没有投票权的股份么?在国外这是司空见惯的安排,国内目前没有,难怪左左们蜀犬吠日的大呼小叫了。

“为什么中国公司收购甚至参股美国重要的公司要经过美国国会经济安全委员会的审查?美银入股建行,经过人大的审查了吗?”-- --我给你普及下:在中国,审批国内外投资项目的分别是发改委和商务部,特别重大的投资项目需要国务院通过。中国的审批是世界有名的繁琐,试问目前中国的哪个外商投资项目没有经过政府审批?或者说,没有审批,别说老外到中国投资,就是中国人自己在国内投资也是限制重重。

“这种大忽悠把他们忽悠进来的。如果受骗都怨自己蠢,那么何必在法律上规定诈骗罪?为什么在股市低位,具有一点投资价值的时候,精英们不提“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而到了高位需要出货的时候,就大报小报地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了呢?”-- --看清楚我前面的回帖好不?分清楚什么叫诈骗什么叫宣传!再说了,在一个充满噪音的市场里,亏钱的理所当然是哪些没有主见,打听小道消息,或者说就是你所说的“容易被忽悠”的散户,这和外资是否入股,完全没有关系,即便不让外资进来,亏钱的也是散户。

“如果中国不对美开放金融市场的话,你看美银卖不卖?”真不知道你喋喋不休的在说什么,现在有没有开放?难道在你眼里,只有只有完全的封闭和完全的没有管制两种状态?真怀疑你是学计算机的,眼里只有0和1两种非此即彼的状态。

中国政府有没有和外资“合谋”,是要讲事实和证据的,摸着良心并不能让自己的说辞更加有说服力,你明白么?我不讲任何良心和立场,我只认事实和逻辑。

最后,迄今为止,我没有在人大论坛指责任何人“不懂基本金融学常识”,不嫌麻烦的话你可以搜索我回过的帖子,我不敢质疑你的专业能力(我甚至不知道你什么专业),但我至少肯定你不重视逻辑。

我的话完了。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1 00:46: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6-20 16:54:00的发言:

来劲了嘿,看来不花点时间给你灌输点逻辑思维,你是看不懂我在说什么的。

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是时间价值,和投机毫无关系,根本没有“要不要和投机所得区分”这么个概念,你懂么?在中国的金融市场按照美国的资金价格计算,你太有才了。取得数倍的账面收益,如范一飞所说,是几个因素综合的结果(这里面不仅包括范一飞所指四个因素),谈及数倍账面收益时,你是健忘还是选择性失明,闭口不提其它因素只提时间价值呢,哪个国家的资金能够贵到让本金在数年内翻几番?

“中国精英很会为美国爹找理由,但美国精英似乎很不原意为其中国精英儿子找理由,而是经常打他们耳光,当然私下里好处是少不了的”-- --这样的话见了太多,左左和愤青们的专利,不值得评述。

“从目前美银在中国市场的行为来看,它的算盘是,如果中国政府开放金融市场,就作为长期投资的基础,如果不开放,就投机。”为什么说左左和愤青们不讲逻辑,这就是例子了:如果不开放,或者开放政策倒退,美银的投资就烂在中国了,还投机?投机个P啊。你自己都在假设“如果不开放”,这就是风险,你明白不?

至于你所说的“世界级笑话”,来看看去年八月建行发言人席德炎的发言:

中国建设银行发言人席德炎昨日透露,建行与美国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两年来,双方已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个人银行业务、全球资金服务、信息技术等26个领域开展合作,今后合作领域将扩大到债券资本市场、资金业务、信用卡以及成立合资租赁公司等。

  
在城商行招揽海外战略投资者如火如荼之时,第一批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已开始交上答卷。

  
26个项目构筑全面转型

  
席德炎透露,截至目前,建行与美国银行双方共启动26个协助型项目,其中,2006年上半年设立的零售网点转型、个贷中心建设、呼叫中心改进、直联汇款、ATM免服务费取现等6个零售业务领域的项目均已完成;2006年下半年设立的6个信息技术项目和2个风险项目将于2007年下半年完成。

  
2007年双方新设立12个协助项目,加上上年度下半年设立的8个跨年度项目,今年实施20个协助型项目,涉及信息技术、风险管理、零售业务、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等领域,目前项目正在稳步有序地推进之中。

  
席德炎介绍,2006年双方围绕建行战略转型及关键领域管理改进需求,在关键业务领域开展的协助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ATM免费取现项目自去年4月初推出至今年4月,两行ATM免费取现业务量折合人民币11189万元,其中99%是美国银行卡在建行的取现。此举使建行获得了较高的中间业务收益。两行间直联汇款产品于2006年10月下旬试点推出,在项目实施后的两个月内,建行月均汇出金额增长10倍。

  
搭建港澳发展平台

  
除了网点转型等战略合作外,美国银行还促使建行快速搭建了建行港澳发展平台。去年底,双方协议收购美国银行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全部股权。新的“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使建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客户贷款由原来的第 16位升至第9位。

  
在海外信贷业务合作方面,双方制定了“6+1”方案,将美国银行作为建行6个海外分行之外的“+1”,在建行提供担保的情况下,由美国银行为建行客户提供贸易融资和信贷服务,2006年11月美国银行已与建行一家客户签署贷款协议。在全球资金业务方面,双方合作募集了两期QDII。

  
“我们在执行每一个项目时,并没有照搬美国银行的经验”,建行行长张建国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强调,建行与美国银行的每一步合作,旨在从实际出发,围绕自身业务发展战略,改进业务流程和提高竞争能力。他认为,与美国银行的战略合作,带来的是“双赢”。

老兄,在你抛出一个命题前或者后,你得举出事实或者数据,“先进的经验、技术和品牌美银是有的,只是建行没有享受到”,你咋知道咧?建行的“管理水平、战略水平、市场开拓能力”没有提高,何以见得?你中不能指望一个婴儿今天生下来明天就能走路吧?

“你要说有,你的洋爹都不同意。”-- --你爸妈没教你怎么说话吗?

“工行建行至今也没有能够在美国开设分行”,招行刚在去年获得了在美开设分行的资格,工行建行的申请为什么在美国被拒?那是因为其控股股东汇金是只主权财富基金,美国法律对此不允许。设想一下如果哪天一家美国政府控股的公司到中国开展业务,左左们还不跳上了天?再说了,美国人拒绝中国人到美国开分行,不代表中国就要对美国的银行关门啊,和美国银行入股价格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为什么中投入股黑石,只入股9.9%,而且还没有投票权?”你没见过没有投票权的股份么?在国外这是司空见惯的安排,国内目前没有,难怪左左们蜀犬吠日的大呼小叫了。

“为什么中国公司收购甚至参股美国重要的公司要经过美国国会经济安全委员会的审查?美银入股建行,经过人大的审查了吗?”-- --我给你普及下:在中国,审批国内外投资项目的分别是发改委和商务部,特别重大的投资项目需要国务院通过。中国的审批是世界有名的繁琐,试问目前中国的哪个外商投资项目没有经过政府审批?或者说,没有审批,别说老外到中国投资,就是中国人自己在国内投资也是限制重重。

“这种大忽悠把他们忽悠进来的。如果受骗都怨自己蠢,那么何必在法律上规定诈骗罪?为什么在股市低位,具有一点投资价值的时候,精英们不提“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而到了高位需要出货的时候,就大报小报地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了呢?”-- --看清楚我前面的回帖好不?分清楚什么叫诈骗什么叫宣传!再说了,在一个充满噪音的市场里,亏钱的理所当然是哪些没有主见,打听小道消息,或者说就是你所说的“容易被忽悠”的散户,这和外资是否入股,完全没有关系,即便不让外资进来,亏钱的也是散户。

“如果中国不对美开放金融市场的话,你看美银卖不卖?”真不知道你喋喋不休的在说什么,现在有没有开放?难道在你眼里,只有只有完全的封闭和完全的没有管制两种状态?真怀疑你是学计算机的,眼里只有0和1两种非此即彼的状态。

中国政府有没有和外资“合谋”,是要讲事实和证据的,摸着良心并不能让自己的说辞更加有说服力,你明白么?我不讲任何良心和立场,我只认事实和逻辑。

最后,迄今为止,我没有在人大论坛指责任何人“不懂基本金融学常识”,不嫌麻烦的话你可以搜索我回过的帖子,我不敢质疑你的专业能力(我甚至不知道你什么专业),但我至少肯定你不重视逻辑。

我的话完了。谢谢

针对你说第一点。  他会说那是建行自己说的,是为自己辩护,没有可信性.

“工行建行至今也没有能够在美国开设分行”,招行刚在去年获得了在美开设分行的资格,工行建行的申请为什么在美国被拒?那是因为其控股股东汇金是只主权财富基金,美国法律对此不允许。设想一下如果哪天一家美国政府控股的公司到中国开展业务,左左们还不跳上了天?再说了,美国人拒绝中国人到美国开分行,不代表中国就要对美国的银行关门啊,和美国银行入股价格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这一点,他会说,花旗,美国银行也一样是美国的资本,和主权基金什么的没有任何差别,那也是代表美国人利益.

“为什么中投入股黑石,只入股9.9%,而且还没有投票权?”你没见过没有投票权的股份么?在国外这是司空见惯的安排,国内目前没有,难怪左左们蜀犬吠日的大呼小叫了。

什么叫国际惯例,规则是他们定的,难道我们就只能跟着他们的规则吗?我们也是参与者,我们有权改变规则,喊国际惯例的不过是走狗,为什么就不能跟中国惯例呢,难道我们中国人就只能跟老外走?

最后,迄今为止,我没有在人大论坛指责任何人“不懂基本金融学常识”,不嫌麻烦的话你可以搜索我回过的帖子,我不敢质疑你的专业能力(我甚至不知道你什么专业),但我至少肯定你不重视逻辑。

我觉得这些真的是很金融常识性的问题,我这个非金融专业的人都知道,不叫常识叫什么

“这种大忽悠把他们忽悠进来的。如果受骗都怨自己蠢,那么何必在法律上规定诈骗罪?为什么在股市低位,具有一点投资价值的时候,精英们不提“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而到了高位需要出货的时候,就大报小报地吹“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了呢?”-- --看清楚我前面的回帖好不?分清楚什么叫诈骗什么叫宣传!再说了,在一个充满噪音的市场里,亏钱的理所当然是哪些没有主见,打听小道消息,或者说就是你所说的“容易被忽悠”的散户,这和外资是否入股,完全没有关系,即便不让外资进来,亏钱的也是散户。

怎么没有关系,当然有关系了,他们买的便宜,我们买得贵.

中国政府有没有和外资“合谋”,是要讲事实和证据的,摸着良心并不能让自己的说辞更加有说服力,你明白么?我不讲任何良心和立场,我只认事实和逻辑。

你良心都没有,还谈什么,良心都卖给美国了. 

以上红字是模仿那些FQ回答问题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1 01:09: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8-6-19 23:31:00的发言:

股市不是慈善机构,股民的弱,体现在投资分析水平上,体现在风险承担能力上,“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并非戏言,说白了,不是没一个人都有资格进行股票投资的,这不是说话权利的问题。

正因为“股民的弱”才更要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而不是利用“股民的弱”来套利。一个女的被强奸了,你能怪她太柔弱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1 1:16: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