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60 2
2014-10-26
  选举与科举,东西方社会的差别

  中国社会很早就进化出科举制度,而且这个科举制度被某些现代人们赞誉为中国对世界发展模式的贡献。

  西方社会与中国的进化路线不同,在社会进化过程中,相互之间没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这两种制度有什么差异和先进性的差别吗?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皇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将未来潜在敌人(能人)纳入自己的统治下而采取的方法。这种方法既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又压制(消灭)了潜在的夺权者。
  科举从形式上来说,并不是社会中人人可以参与的活动,是一个小范围内的优胜劣汰活动,同时受制于皇帝和皇帝制度的约束。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科举制度,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有限,在维护了皇帝统治的同时,也加大了社会更替的成本。


  相比于中国的科举制度,西方社会的选举制度要科学的多。
  西方社会将权力分散给每个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选择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社会头领人物的产生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用任期制和选举的办法来限制和产生。大大减少了社会更替的成本,
  选举从形式上来说,是社会中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是社会上下互动、改良型的模式。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选举制度,这种制度的内核是社会人人分享政治和经济发展成果,属于分享型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能够调动人们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极大的减少了社会更替的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26 18:33:10
科举是官家选。选举是选举人选。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科举是向官家宣讲(试卷内容,汇报资料),得到官家的承认。选举是向人民宣讲,得到人民的承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6 20:17:04
科举制度是近千年前出现的实物,西方民主制度才二三百年。这种比较非常不合适。
在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变的时候,东西方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完成了这种转变。
西方粉碎了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建立了以个人为单位,以权力义务为纽带的文明社会关系。
东方却没有粉碎血缘关系的纽带,建立可以家庭为单位,仍然以血缘为纽带的文明社会关系。
在相同的历史阶段里,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下,家庭成员借助于家庭整体的支持,增加了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便利于作为家庭成员的个人向国家通知阶层寻求政治权力诉求。所以,我们看到从西周开始就出现了官僚制度,这种官僚制度的组成,除了贵族内部的权利管理结构意外,出现了贵族团体意外的政治权力行使主体,最早的便是“寮”“太寮”的区别。
而以个人为单位的社会关系下,个人只能通过艰难的奋斗才能逐渐获取政治权力,而且社会关系相对来说更加的稳定,下层民众向上移动的空间很小。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血缘团体的整体利益,中国在周代就逐渐废除了嫡长子继承制,而其他民族的嫡长子继承制一直延续到三百年前,甚至有些地方现在仍然如此。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皇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将未来潜在敌人(能人)纳入自己的统治下而采取的方法。这种方法既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又压制(消灭)了潜在的夺权者。”
这是封建制度逐渐走向专制后出现的情况,与科举制度无关。以中国的国家权力结构来说,经历了“双头政治”向“相权制约君权”到最后相权被废除的过程。科举制度创立只是,至少也是君相平权的时代。相权是清朝雍正时期设军机处彻底废除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