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6-26 22:28:00的发言:我说说我的看法:
ATM出现——>人们现金需求下降:正是鲍莫尔——托宾模型解释的。
人们现金需求下降——>造成现金存款比例下降:如果你月工资4000,在ATM出现前,为了日常所需,你需要持有现金2000,存款2000;有了ATM,你只需要持有现金500,存款3500,是不是现金存款比例下降。
造成现金存款比例下降——>从而货币乘数增加:这个你也同意。
至于现金需求下降,为何基础货币不变?一个是需求,一个是供给,谁说需求变了,供给就一定要跟着变?
哦,有点儿误会。
1、我把第一个箭头后面的现金,理解成M0了,包括现金和现金存款,您的意思可能只是流通中的现金。
2、“现金存款比例”我理解成现金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比例了,您的意思是现金和存款比例。
3、这样在前面的逻辑就通了,可是像您自己说的:“谁说需求变了,供给就一定要跟着变?”
我理解为,需求和供给之间可能相关也可能不相关。这样一来,您的判断也是没有必然性的。
4、当现金在全部货币中的比例改变造成货币乘数改变之后,基础货币的数量也应该因此改变,
因为按照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k=(Rc+1)/(Rd+Re+Rc)。
(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
货币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7 8:48:5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