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889 8
2008-06-22

中国发生地震这是一件让所有华人都很痛心的事情。地震同时让人可以看出我们存在的诸多方面的不足。

我只想说地震的预防,应该防震减灾专业人员都很明白中国是地震多发区,中国有几个地震带。可是我们却看见汶川城市就建在地震带上。有一点建筑常识我们就知道学校属于人群聚集的地方,同时学校的建筑物较日常住宅是大跨度建筑物,同等条件下,学校的抗震能力较其他建筑物低,在建筑物的抗震要求上就应该考虑地震带和建筑物的特性。但是,实事是我们中国现在没有这么作,或者有了规定,没有执行。从制度角度我们的缺陷在那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6-22 14:33:00
缺陷太多了,只是灾难发生了才提醒相关人应该注意到。比如,灾区有一个学校没有一个师生受伤,就是因为校长一贯非常重视房屋建筑质量和紧急疏散意识,这次地震的发生证实了那位校长是多么的正确,可如果没有发生这次地震呢?还会有谁意识到他的了不起?  为什么就只有他一个人重视这样关键的问题,而从中央到各级地方的大量主管部门反而没有重视呢?    至少那所学校的师生是真心的感谢他们的校长的,否则他们很可能就是近10万死亡数字中的一部分。这次没有发生地震的地方呢,做的如何?有洪水、台风、雷电等等自然灾害的地方,又有哪些应对措施?有其它不可预知灾害的地方,相关部门又是如何在做?    也许说这些似乎太多了,可这是近10万人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只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那个中学的校长都知道教育学生紧急应对措施的重要性,我们的教育部、各大部门却几十年从没重视过这一块?我们在学校学过这些么?  这是谁的责任?   难道我们不能说这次伤亡的几十万生命中,有数以万计是政策不作为而造成的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2 15:15:00

政府的不重视,政策没有落实,官员的失职和腐败,人们的认识不到位等等多方面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30 20:42:00

其实发生这些惨剧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法律、法规、规范,但是我们却发生了在这些条文控制范围内的事情。我们的建筑规范将学校设置成特殊的建筑物,对学校有特殊的规定。但是为什么会发生呢,我们的制度缺陷到底出在那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30 21:01:00

个人认为:

制度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规则,这些规则限制着自利的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限制的措施就是对规则不遵守的严厉惩罚措施。当惩罚不执行的时候,制度失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 09:11:00

我们首先要提出以下假设:

1.地震的发生频率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其它情况既定时,不确定性越大防震投资的预期收益就越小;

2.经济主体有一种过度自信的心理;

3.经济主体的寿命是有限的,防震投资对后代人的预期收益不当代人大;

4.地区竞争制和政府官员选拔机制主要取决于高层,使得地方政府倾向于降低防震投资率。

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

1.与日本地震的发生规律不同,中国的大地震发生频率小,但一发生就损失惨重;

2.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的政治权力主要掌握在较老的人民手中;

3.省与省,市与市乃至县与县之间在吸引资源和制度设计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4.当前地方官员的政治生命主要取决于上级的评价,而非底层民众的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预期,中国的防震投资率比日本要低。

政策建议:

1.通过新闻媒体强调这次地震的损失巨大,引发中央的重视,从而凭借中央之力约束地方政府的防震投资率;

2.在官员选拔机制中多考虑民众的意见,将对人民生命财产有重大影响的灾难的预防纳入官员业绩考核之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