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贫困的烙印
1974年生于江苏宿迁的刘强东来自江苏最穷的地方,小时候家里穷到一连数年每天的三餐只有红薯和玉米。童年的贫穷给刘强东打上了很多烙印。
刘强东回忆自己的童年:我的祖籍是湖南,太爷爷、爷爷都在湖南出生,太爷爷那一代还是非常富有的。之后国家搞公私合营,家庭财产就没了,然后被迫迁到江苏宿迁,不得不停下来谋生。我就出生在江苏宿迁骆马湖边上的一个农村里,因为父亲会开船,就到了船厂工作,变成了工人。后来,因为骆马湖要蓄水,全家人又迁到了现在的来龙镇一个无名的村子。
这个地方只有三样东西:砂浆、高粱、黄茅草。砂浆是一种石头,又不是石头,泥土也不是泥土,在砂浆上很难种庄稼,唯一产的粮食是高粱。还有长了半人高、又厚又密的茅草。总之,生活条件比在湖边恶劣了许多。
那时候一分钱拆迁款都没有,真正的一穷二白,后来这个由迁移户组成的无名小村被起了一个大气的名字:长安村。那时候父亲还在开船,一个月拿12元钱养活我们全家,母亲在家带着我,妹妹还没有出生。第一次见外婆的时候,我刚学会走路,就扑到外婆怀里,从此就开始跟着外婆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