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138 0
2014-10-29

     欧盟作为绿色轮胎应用最普及的地区,出台了世界上第一个较严格、较全面、较权威、强制性执行的轮胎标签法,对世界其它地区的轮胎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同时,欧盟是世界轮胎的重要进口地区,其强制性轮胎标准将影响世界主要轮胎出口国的生产。

    欧盟的轮胎标签法案明确且严格。欧盟于2009年11月25日颁布《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燃料效率和其他必要参数的轮胎标签指令》(以下简称《标签法案》),要求自2012年11月1日起,所有在欧盟销售的轿车轮胎(C1)、轻卡胎(C2)、卡车胎及公共汽车胎(C3)须依据相关标准标示燃油效率、湿地抓着力和运行噪音,其中燃油效率分为7个等级,湿地抓着力分为6个等级,运行噪音分为3个等级,分别用字母A-G在轮胎标签上标示。A级轮胎比G级轮胎的滚动阻力低40%左右。


    欧盟此举,旨在推动节能环保轮胎的发展,淘汰低效高污染轮胎。除了要求对相关指标分级标示,《标签法案》还对三个指标提出了最低要求,并分阶段实施。对于在规定时限达不到最低要求的轮胎将被禁止在欧盟销售。届时,即使达到最低要求,轮胎的性能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目了然,高低端市场的分割更为明显,依靠廉价争夺市场的策略将难以为继。


    图1:欧盟规定的轮胎标签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国与出口国。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统计,2013年其会员企业共生产轮胎3.91亿条,其中出口量达1.65亿条,出口率达42.2%。而欧盟又是中国轮胎较大的出口市场之一,2013年新充气轮胎出口占国内总量的14%,仅次于美国。因此,欧盟轮胎标准的执行,将对我国的轮胎生产带来较大影响。


    图2:2013年国内新充气轮胎出口地区分布



    欧盟的《标签法案》一方面作为轮胎生产的标准,另一方面也是利用技术门槛构建的贸易壁垒,曾一度被指责是针对中国的轮胎出口贸易而制订的。不管该法案出台的初衷如何,其都将对中国的轮胎产业提出新的挑战。


    我国轮胎行业整体尚未达到欧盟标准,轮色轮胎市场增量显现。我国目前生产的轿车轮胎滚动阻力多为F级或G级(欧盟标准最低等级为G级,2012年欧盟本土生产的轿车轮胎平均已达到E级),大部分可以达到欧盟的最低要求。但是,如果参照2016年开始执行的第二阶段标准,那仍然有相当比例无法达到最低要求。


    换言之,以目前的生产水平,到2016年11月,大部分轿车轮胎将无法通过欧盟的认证。而据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胎研究2012年的报告,当时70%载重胎达不到欧盟第二阶段的最低标准,这意味这些轮胎在2016年将全部都禁止销售。而且即使勉强达到最低标准,由于轮胎性能一目了然,中国出口的轮胎也将失去竞争力。假如在2016年之前出口欧盟的轮胎都升级为性能更加优越的绿色轮胎,那原有的每年约3300万条出口欧盟的轮胎,将成为未来绿色轮胎的增量。


    美国也早已出台关于轮胎燃油效率的相关规定。除了欧盟,美国作为中国轮胎出口的另一重要市场,其对中国轮胎市场的重要性不在欧盟之下。实际上美国早在2010就制订了对轮胎滚动阻力、耐磨损指数和牵引力的相关规定,只是没有强制要求在轮胎上标示。目前美国的轮胎标签采用自愿申请认证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轮胎,可以在轮胎上标注“FE”字样,表示燃油效率轮胎。


    我国于2014年初发布《绿色轮胎技术规范》。2014年2月24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了《绿色轮胎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且于3月1日开始试行。作为我国首部绿色轮胎行业自律标准,《规范》的颁布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绿色轮胎产业的升级,是世界轮胎工业的大势所趋,尽管国内已经有多企业进入或宣称将进入绿色轮胎领域,但却缺乏一个量化的标准,反有碍行业的发展,而《规范》的出台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此次发布的《规范》,明确了行业术语、定义与标准,同样规定了绿色轮胎滚动阻力、湿地抓着力、轮胎噪音的准入限值,同时明确规定绿色轮胎生产中禁用的原料,还推荐了部分绿色轮胎的先进生产工艺。《规范》规定的绿色轮胎滚动阻力的准入限值,大致介于欧盟《标签法案》规定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限值的中间。


    在《规范》颁布之前,以天猫商城上销售的轮胎为例,所有轮胎均标示的参数都只有轮胎尺寸与适用车型,部分轮胎标明了负荷指数,少数标示了汽车轮胎速度级别、耐磨指数等。对于滚动阻力等性能的说明则由于没有统一量化的标准,不同品牌之间难以比较,其它关于轮胎信息的介绍则更是五花八门,让普通消费者难以选择。


    尽管目前《规范》只是作为行业自律标准,不同于欧盟《标签法案》强制要求在轮胎上标示相关指标,但是它却作为未来制定轮胎标签标准的基础。据透露,中国橡胶行业协会下一步将成立绿色轮胎技术支持中心,对轮胎检测机构进行认证授权,细化轮胎原材料指南等,最终目标是实行轮胎标签制度。


    《规范》以及未来可能出台的轮胎标签制度,都使轮胎产品在性能上的竞争有统一量化的标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产品高低优劣也变得一目了然,原有生产企业有动力升级绿色轮胎生产线,以高品质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即使《规范》只是行业自律标准而非强制执行标准,但可以预期高端轮胎必然会主动添加标签,以突出其性能优势,而低端轮胎即使不添加标签,消费者也会认为不愿添加标签的轮胎即为低端产品。因此,《规范》的颁布,实际上倒逼着中国轮胎产业的升级。


    我国的普通轮胎已经产能过剩,从目前ZF的政策法规也可以看出当局正积极引导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山东是中国轮胎生产大省,今年1月9日出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轮胎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要求全面清理违规项目,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条件、环保要求的违规项目一律停建。


    目前我国以ZF、协会、企业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方式,推进绿色轮胎的发展。2012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基于我国实际情况,在《绿色轮胎产业研究》课题中提出具体的目标与措施,力争到2015年,实现一半以上的轮胎生产企业可以生产绿色轮胎,而且绿色轮胎产能要超过普通轮胎。换言之,要实现绿色轮胎的产能达到轮胎总产能的四分之一以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