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环境持续恶化,已经推高了民间的贷款利率。利率的增加在一定的意义上推高了货币的价值。借款投资的危险性和成本大大提高,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那么资产价格就很难再有涨幅。现在我们看到的成交量萎缩就是很好的证明。购买住房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投资,一种是生活目的。两种人都会推高房价,但是当房价短期内超速上涨时,很显然,是投资驱动的。成交量可以说明,供给方和购买方是达成了交易的。说明有这样的需求。当成交量下降的时候,有两个原因,投资的人觉得现在的投资不在象之前那么有利可图了,或者他们借不到钱再去投资了,无论何种原因,投资得人将在短期内推出不动产市场。再来看普通的住房需求,这是一个普通的公平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当价格上升太快时,需求下降。住房价格超过普通老百姓的承受可能时,房价并不会因为需求的下降而崩溃。发展商的成本与其利润相比是较小的。维持现在的房价可能并不会对它造成太大的困难。所以尽管交易量已经非常的小了,但是价格还是不至于大幅的下降。举例说,就是原本我可以卖2个5元的东西,现在价格在10元那么就算只卖了1个我也不比从前差。因为房价短期的上涨实在太快了。普通的自用住房需求即不是高价的推手也不会成为价格崩溃的原因。
房价何时会下降呢?
根据上面提出来的观点似乎房价很难下降。但是我们还没有讨论另一类人,投资房产的人。 商人和投资人在有利可图的时候会冒险借款投资,这就是为何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加自己的财富。他们的获利确实来源于冒险。但是当经济情况不好时,借贷的成本成了一种负担,如果房价难以继续上涨,那么继续持有房屋是一件亏欠的买卖。这里的一个矛盾是,一方面他们想要出售房屋,另一方面他们不愿意降价,同时房屋的交易量也非常的小。这样的尴尬将是房价下降的起点。对于房价下降的起点的条件,我想有几个,一个是房屋的存量非常的高,投资在其中占到了很大的比例,这一点在上海很明显,很多住房出售了,但是都是空闲着。第二个是交易量的持续萎缩。交易量的萎缩将增加投资人的压力。这一点也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第三个原因就是国家银根持续的收紧,这一点我想也不会再改变了,中国为了控制通涨,不惜让人民币在这个不合时宜的关口升值,看来决心下得很重。这确实是政府应该要做得责任。如果这三个基本的条件都在,那么房地产的价格没有理由会再上升。而他下降的时候,也就是投资人等不及的时候了,房地产的开发商,就算由于高价而不急着出售,但是投资人到了“等不及”的时候他们将也加入出售的行列。他们角色从需求立刻变成了供给。这样的假设是合理的,以上所说的条件,可以看到房价很难上涨了,如果不上涨,投资人预期的获利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借贷的成本。当他们的观点上发生质的变化时,他们的角色从需求变成了供给。而此时正常自用需求的买方需求并不变化,自然房价将有过多的供给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