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68 2
2008-06-29
 

一、什么都涨疯了,只有粮价不涨;

        据农科院黄季琨教授数据:2007年7月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月同比增长幅度平均达71%,食用油为40%,蔬菜为23%,粮食仅为5.3%。
        另据河北大午集团数据:
        07年6月 08年6月 涨幅
        氮肥 1600 元/吨 2380 元/吨 49%
        磷肥 1750元/吨 3900 元/吨 123%
        钾肥 1850元/吨 4100元/吨 122%
        玉米(收购价) 0。76 元/斤 0。79元/斤 4%
        小麦(收购价) 0。83元/斤 0。84元/斤 1.2%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什么都涨疯了,只有粮食价格非常稳定。最近几个月,国际大米价格一路飚升,国内大米价格却出现了回落走势。

        去年7月份以来,由于CPI一直在高位运行,政府面对高CPI压力,采取的措施似乎主要有两个:一是释放库存,压低粮食价格;二是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虽然政府压低市场粮价非常成功,但CPI并没有因为粮价下降而回落,反而据高不下(年初计划控制在4.2%,前两个季度实际达到8%左右)。

        为什么政府唯独压低市场粮价取得成功、而其他商品价格却一路疯狂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政府要低CPI,粮食企业要低价收购农民即将丰收的夏粮,低粮价是政府和企业“合谋”的结果。说穿了就是,政府和粮食企业现在阶段都需要压低粮价,以低于政府规定的“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夏季新粮。假如只有政府想压低粮价,企业不愿意,政府想压低粮价是难以做到的。

        二、为控制CPI而压低粮价,已经不是理由了。

        一种普遍认同的说法是:粮食价格上涨,什么都会跟着涨;控制物价,必先控制粮价。这似乎是经济学家的共识和看家本事。现在的状况是,粮食价格在相对下降,而与粮食相关的商品价格都在疯狂上涨,这使得经济学家们的共识和看家本事已经变得荒谬可笑了。去年年底,北大、清华等权威经济研究机构都做出了CPI已经见顶或即将见顶的预测,但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似乎没有人能够对宏观经济走势做出科学的判断。

        也许,经济学家们的共识和看家本事只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管用,或许只在吴敬琏先生的“好市场经济”状态下管用。笔者曾经认为,只有在“市场供给阵营和需求阵营势均力敌”的状态下,经济学家们的共识和看家本事才管用。现在的情况远不是这么简单,似乎,价格既不是成本决定的,又不全由供求关系决定,也不完全由货币供给决定,更不是所谓的政府宏观调控可以控制的。价格似乎是由虚拟经济预期和货币交易决定的,或是由“嗜血魔鬼”的力量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今天,价格或许根本就是不可预测的。

        在粮价稳定,而其他商品价格照样疯狂的情况下,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们为了控制CPI,将粮食价格强行控制在底板价位是不科学、不合理、甚至是不合法的,难免有欺负或牺牲农民之嫌,甚至有帮助“嗜血魔鬼”喝数亿农民血之嫌。据湖南等地的调查,现在农民种植水稻几乎无利可图了,笔者很担心,中国农村会再现90年代“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状况,使党中央“扩大内需、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的决策成为空话。

         三、十月前粮价必出现“惊险一跳”

        夏粮马上要上市了,和去年相比,今年“保护价”比去年提高了4—9%。我相信政府和企业一定会和往年一样,心照不宣地按照“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新粮。面对国际粮价远远高于国内粮价的局势,一些农民也许会惜售,夏粮实际收购价格会有所上浮,但更多农民急于要钱投入下季生产,不得不屈服政府粮食部门和私营粮食龙头企业的价格联盟,不得不依照“保护价”贱卖手中的新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6-29 11:2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9 11:2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