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3914 0
2014-11-03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以及利税总量上都占据较大的比重。但是,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说,因为缺乏对企业内部的严格管理与控制,导致企业的生产管理及财务管理等出现混乱无序的状况,大大制约了其健康良性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保护其财产物资安全、提高经营效率以及保持其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必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定义
以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来看,其最初的定义实际就是会计控制,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时间的推移,其内容才逐步得到了丰富与完善。在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首次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并在十年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将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之后又在1988年及1992年分别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以及内部控制成分的概念。
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研究起步比较晚,受市场环境、经营观念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完全照搬或是模仿西方国家现有的成熟模式,在基础条件上尚不成熟。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社会及企业的整体发展关系密切,依照我国现阶段的中小企业整体状况而言,采取内部控制成分的概念与我国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不相符,适用性不是很高。由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制定的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因此,以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将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主要负责与企业会计工作及会计信息相关的控制,目的是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及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性。而管理控制则主要负责与企业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与执行,经营活动的高效及经营目标的实现相关的控制。
总的来说,会计控制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管理控制的基础。即便内部控制的内容不断丰富与完善,做为基础部分的控制内容也不会有大的改变。而只有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最终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2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2.1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观念落后
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往往是由家族所创建,甚至有些完全是由家庭成员来组建企业。企业主体单一,企业所有权、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往往比较随意,受主观意识的影响较大,甚至有的企业就是一言堂,由一人决定企业的所有事务,一言以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不愿意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有的是简单的认为内部控制就自己说了算,自己完全可以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也有的企业管理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受利益动机的驱使而不愿意建立或执行内部控制,不想让自己的行为受到制约。在任用财会人员时不以企业发展及安全为出发点,而是以方便自己牟取利益为前提,导致任人唯亲成为普遍现象,其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是对下不对上,对人不对已。
2.2.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工作不规范
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大多数规模不大,组织结构简单松散,人员少且组成单一,工作没有细分,再加上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属于私营性质而非国有企业,以企业主为核心的垂直管理体系使他们通常都不大重视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即便有些中小企业建立了财务或会计制度,不完善是一方面,对制度的执行不力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多也就象征性的建立,执行情况如何并没有受到企业负责人的重视。
2.3.内部控制方法不规范
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管理者并不没有对内部控制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实施的内部控制方法即没有针对性,适用性,也没有实用性。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大型企业规模大,人员多,结构复杂,所以实行规范化的内部控制很重要。而中小企业规模小,人员少,结构也简单,去实行规范化的内部控制,即浪费人力、财力,也很难突破限制达到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因此,很多中小企业即使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也实行了内部控制,但并没有进行规范化的运作,对一些控制措施与方法也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只是采取了一些泛泛的内部控制方法,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3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分析
3.1改变及更新观念,增强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是由企业的管理者所造成,管理者的观念意识,以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的改变及更新观念,增强对企业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3.2制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企业的健康与良性发展,因此,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必需要符合企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要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不能完全按照大企业的方法和要求来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来说,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上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即要从企业实际出发,采取灵活性原则;要从长远效益考虑的角度出发,采取成本效益的原则;要从关键环节着手,采取重要性优先控制原则;要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角度出发,采取时效性原则等。我国中小企业中个体和私营企业居多,家族式企业居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上,要尽量避免随意性,不能随意更改及存废,否则将很容易造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失败或流于形式。
3.3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以实现控制目标的完成
执行不力是很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达不到预设目标的主要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的结构往往并不是很理想,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也制约了内部控制的执行。因此,为实现控制目标的完成,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是十分必要的,而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则必须要从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以及提高人员整体素质着手,在避免任人唯亲的同时加强对企业人员内部控制认识及职业素养的培训,通过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
4结束语
所谓“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对我国中小企业来说,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合理性,是应对市场越来越激烈竞争的重要措施及保证。中小企业要本着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以及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来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建立与完善,要将内部控制做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完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