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561 3
2008-06-30

在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时,发现了一个问题:

“剖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自然成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出发点”

那么,分析“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这个不难理解);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个看不懂)。

书里面的分析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只能进行交换。

意思就是说,在商品经济里,存在私有制,但还没有涉及到资本?也就是说,商品经济里,我占有自己的生产资料,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然后再拿去与别人交换别的产品;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资本主义时期里,资本家也是占有生产资料,占有劳动产品的;也是去交换的;那么,资本主义只是放大了的商品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6-30 23:13:00
是谁编的书,“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应该是笔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 08:04:00

是学校的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应该是没有错的,就是一时没理解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1 00:03:00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应该是笔误。正确的应该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圈地运动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