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02 0
2008-07-01
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要做到生产资料的产权一体化,资本主义正是由于分离的生产资料所有产权才形成了资本。资本可以看作是一种获取某种分配的法码。社会主义为了使社会资源的选择使用及分配有更合理方式,因此产权必须一体化。产权一体化的形成就意味着资本和要素市场的消失,社会主义只存在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品市场。

在消灭资本的同时社会资源、财富能否做到更好的利用和分配呢?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充分诚认每个人都是自主的,而且一定程度上说是都是自利的。如果人不是自利的,那么为社会主义者什么还要反对资本家和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不正为了让多数的社会成员有更多的个人利益吗?社会主义运动正是要为多数社会成员争取更多的社会利益和个人自由,假如个人不是自利的,社会主义运动本身在逻辑就讲不通了。

在肯定每个人都是自利的情况下,怎样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分配呢?可以说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理解的能力都有可能不一样,因此个人选择和选择的优先次序也有可能是不相同,这是人自利性的体现。在生产资料产权一体化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协调每个人的选择上的冲突也就成了社会主义经济核算最主要的问题。为了调和每个人的冲突就必须使用货币和价格。可以说价格是知识分散利用,调和个人冲突的润滑油。能否产生合理的价格是知识、资源合理的分散利用的总开关。

只是在生产资料产权一体化的情况下能找到合理的价格呢?为人们通常所认知的那样,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价格是表现为一种交换比例,以及一种物的服务。只有分离的产权拥有关系才可能做到交换,只有分离或分散的产权才能产生竞价,如果产权不是十分明析,那么不可能为竞价的单位争取到最有利于这个单位的交换比例(价格)。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明晰产权的企业存在产权缺失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市场经济下的这种价格只是狭义上的价格,市场经济的价格规律也是狭义上的价格规律。

产权一体化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需要的是一种广义上的价格和广义上的价格规律。在每个人都是自利的前提进行推论,由于个人都是自利的,那么个人的自利可以认为是一种按个人自己意愿的选择,每个人的选择及选择次序都有可能由于资源的短缺和时间上的有限而发生冲突。那么在产权一体化的情况下,价格就不能认为是一种交换比例,而是一种“可供人们选择的条件”。那么社会主义下就可以通过某种试错法来产生这种“可供人们选择的条件”,并遵守这种广义上的价格规律。

然而社会生产及资源配置是这样的复杂,逻辑上产权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是可以找到合理的价格的。如果是单一的依赖某个机关来找到这个广义上的价格,要做到这一点不得不把生产资料领域以及商品生产领域以及不同的单位、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罗列出来,这可能要面临很恐怖的运算。对于现在来说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做到这一点,但是这样决策机关的权力就太大,能否永远的客观公正使用权力呢?这一点是不能保证的,同时过分的依赖计算机并不是好事,一旦系统瘫痪将是致命的。因此社会主义不能完全依赖单一的某个机关和计算机系统,必须是通过构建一种经济制度或法令,使得社会各个人、单位可在这种经济法规上进行互动来得到客观的价格。

应该承认,社会主义的社会成员、管理者们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社会成员、企业家的认知是完全一样的。他们都知道相同的信息和知识,或者说他们同样缺乏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因此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必须建立起一种个体、单位之间相互试错的制度来解决价格及经济核算的问题。必须建立起一个叫做中央计划局的机构。中央计划局有一定的权威性,它必须按程序与下边的各个单位互动来产生价格。中央计划局不必决定生产什么或者是发展某些项目、生产某种产品等。它不应该等同于国家项目计划委员会。

中央计划局只需对各种资源进行会计定价。应该指出的是知识也是一种资源,但知识是可以共享是不会发生冲突的资源,因此不需要对知识进行定价。劳动力这种资源也可以按岗位要求进行会计定价。下边的单位或者说“企业”必须按一定的规则,选择这种会计价格下消耗最小产出最大的方式。企业可以自主决定资源的组合,但产品的规模必须是一定。也就是说企业必须彻底贯彻两点规则:1、选择成本最小的组合;2、企业必须把产品的规模确定在边际成本的水平上。企业的生产安排可以通过线性规划来进行优化。同时企业或单位之间的转帐,必须以中央计划局规定的会计价格进行。中央计划局在一个核算周期末尾进行会计评诂,看哪些资源生产有过剩或不足,通过在两个价格之间不断选取中间价格就可以无限的逼近均衡。可以说中央计划局的会计定价将不会是任意性的,中央计划局定价的任意性都会以一种非常客观的方式充分暴露出来,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价格必须进行修正。

由于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价格周期性调整的好处在于,使得配置于工程、项目上的人力和物力不会因价格的波动而变化,影响研发和工程的进度。单一个人的选择、消费改变不可能对社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因为社会主义没有要素市场和投机商之间的相互对抗,单是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的个人偏好改变不会造成大的波动,或者说这种波动在企业层面就可以解决。那些攻击计划经济价格相对稳定的人认为需求选择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价格也在快速的不停变化。但是任何工业生产都是有周期性,个人的需求和选择客观上必须受工业生产和工程周期的限制。如果不受这种限制,那么工业社会早就崩溃了。可见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价格变动并不是需求和选择引起的,而是投机者之间的相互对抗引起的。社会主义不存在要素市场,不会存在这种波动显得十分正常了。会计价格长期不变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会计价格合不合理,合理性的判断是要看生产要素生产是否有剩余或不足。没有剩余或不足去指责会计价格不变化是没有任何道理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将有更合理的经济比例和最大化的物质生产效率,更符合个人的选择和自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