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14-11-15 14:05 
确实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就是如此,但我要问一句为什么?所谓“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是马立论的基础,但 ...
一段劳动,只能创造出固定数目的价值,不可能这段劳动今天创造了100的价值,劳动也结束了(死了),明天又冒出来100的价值,你还说是这段劳动创造的。
这就是证明。
生产产品的过程,不过是分成了两步:生产设备A或B,然后操作设备A或B。
你光看后一步没有区别,请问前一步也没有区别吗?都没有区别怎么可能生产率发生了变化?
设备A、B当然都是劳动者设计、生产出来的,都有价值,但是生产出来之后,生产设备的劳动就“死了”,这些死劳动被工厂的资本家买去投入生产,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不能创造价值,只能转移价值。假设故事中设备A的价值是1000,使用寿命1000天,那么每天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就是1,换用设备B之后,设备价值还是1000,使用寿命还是1000天,每天转移的价值还是1。不是完全一样吗?
如果是由于设备的原因导致的生产率的提高,凭什么归功于劳动者?
太可笑了,设备是天上掉下来的吗?技术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设备和技术的功劳,不还是设计制造设备和发明创造技术的劳动者吗?
-----------------------------------------------------------------------
事实上,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劳动的时间、强度在下降,很多时候连劳动复杂程度也在下降,但生产的产品却多了很多(如果在短期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就是创造的价值增加了),全归功于活劳动是不对的,合理的解释是,技术、设备、管理等因素也是人类劳动的结晶,也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