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心随流水去在2005-9-23 13:05:00的发言:两点个人看法:
1、虽然没有正式、完善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安排,但是,大量的非正式制度存在着,尤其是在乡土中国,文化的传统的道德的约束力还是相当强的,开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拉动经济增长贡献巨大,想必各位不会否认。
2、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主要是东部沿海,当地大量的加工制造业通过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是我们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那些加工制造业业主主要是外商,其经济活动交往的主要对象是国际市场,而那里有比较成熟的交易规则和国际惯例。
3、没有逐步完善的法律法规、明晰的产权制度、合理的激励制度,国有企业的绩效大家有目共睹,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大?
今天整理帖子,看到这篇大家热议的论题,不禁感慨。在今天经济危机背景下,这种感慨更加深刻。
当然发这篇帖子时,还是个刚入学的学生,今天即将毕业。
心随流水的论点条,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制度之表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度是在不同地域、在不同的部门逐渐扩散至中国全局的。
乡土中国的作用,为低程度增长提供了“信任基础”、制度基础。
外来经济的不断引入和壮大,使得新制度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最终成为左右中国经济改革、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