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07-9-23 00:19: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3 08:07:00
本栏是 制度经济学板块,应该从制度角度解释,但我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人口红利。即得益于老毛的人口政策。正是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如果说制度起作用的话,那就是把这些廉价劳动力从“修理地球”转移到附加值高些的产业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3 08:49:00
我认为得益于政府主导下的经济模式和毛时代的大破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 15:07:00
以下是引用心随流水去在2005-9-23 13:05:00的发言:

两点个人看法:

1、虽然没有正式、完善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安排,但是,大量的非正式制度存在着,尤其是在乡土中国,文化的传统的道德的约束力还是相当强的,开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拉动经济增长贡献巨大,想必各位不会否认。

2、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主要是东部沿海,当地大量的加工制造业通过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是我们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那些加工制造业业主主要是外商,其经济活动交往的主要对象是国际市场,而那里有比较成熟的交易规则和国际惯例。

3、没有逐步完善的法律法规、明晰的产权制度、合理的激励制度,国有企业的绩效大家有目共睹,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大?

今天整理帖子,看到这篇大家热议的论题,不禁感慨。在今天经济危机背景下,这种感慨更加深刻。

当然发这篇帖子时,还是个刚入学的学生,今天即将毕业。

心随流水的论点条,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制度之表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度是在不同地域、在不同的部门逐渐扩散至中国全局的。

乡土中国的作用,为低程度增长提供了“信任基础”、制度基础。

外来经济的不断引入和壮大,使得新制度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最终成为左右中国经济改革、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6 16:40:00
以下是引用nie在2005-7-16 16:46:00的发言:

奖励nnn金钱和积分各50。

建议大家先就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就楼主说的,为什么没有普遍信用却早就了经济繁荣?2、周黎安的文章有什么问题?可查看本版精华,有历史记录。

我觉得说没有普遍信用有点言过其实了吧?事实上,在商品市场,中国已经建立起一套正规的交易准则,在这里我没看到普遍的信用缺失。但是在金融领域,信用危机的确是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这也是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原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09:14:00

诺斯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有效率的制度。

为什么不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提高效率呢?技术也能提高效率,人力资源也能提高效率,。。。为什么他只强调制度呢?

如果把制度当作提高效率进而作为促进增长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全部,那么楼主的问题或许就不是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13:15:00

中国经济是恢复性增长,用西方的增长理论当然解释不通。从宋朝中国的经济达到了高潮以后,仅仅在明朝有过短暂的高层次繁荣,清朝以来,中国经济从来没有恢复到鼎盛时期,特别是近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八国联军、国民革命、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等等大大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基础,使中国从人均世界第一到人均第几百位,49年以来,三反、、反右、大跃进、文革、反精神污染等运动进一步消弱了经济发展的动力,现在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低层次恢复期,等到了中国人均超过日本之后,才是中国发展真正的考验时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6 17:33:59
这种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再加上目前大部分的经济解析都不能很好的解释中国这三十年的发展情况,即使有也只能解释部分原因,本人认为经济界主流的市场化交易规则在中国并不适用,制度(正式约束)的不健全有文化、传统习惯等非正式约束补充着,完善的制度肯定能对经济起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是不是放在什么环境都是这么的有效就值得深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8 12:56:51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6 16:31:30
我想!如果单从经济理论来解决某一项问题的时候,不免要进入死胡同。因为经济问题不像其他问题,它有太多的东西可制约。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要归功与政府的政策和科技的发展,但是我想更多来让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还是中国的资源-这种资源是多元化的资源,它包括中国的文化基础和还没有开发的广大的市场,这些是吸引那么多的投资商和供应商条件。如果没有市场,没有资源,政策再好也不会吸引投资,更不用谈经济的增长了。楼主多次提及博弈,博弈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能从中获得少风险多利润吗,我想说的是,中国的潜在市场太大了,企业中不规则的竞争也能使少部分参与者获利,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很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1 22:13:10
第一、楼主所说的是“完善”的市场化交易规则及所谓普遍的信任缺失,主要指的是成熟市场经济的正式交易规则和市场经济下的契约信任。但从交易的角度来说,非正式规则和人伦信任,在一定条件下:比如中国政府倡导市场经济,但是却没有为此提供正式规则时,中国在人伦信任主导下的非正式交易规则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交易的繁荣。但是,这种繁荣的背后有很多畸形,随着弊端的暴露:如毒奶粉事件等,我们就开始需要楼主所说的市场交易规则和契约信任。
第二、重复博弈理论没有错,中国的现实也与此理论不矛盾:在人伦信任主导下的非正式的市场交易规则下的交易有欺骗,但是也绝非欺骗横行遍地。同样,成熟的市场经济交易中,仍然有欺诈。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不知道对不,愿与各位探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08:37:06
改革开放,市场化体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b] 4# 龚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08:41:47
任何社会制度在完善和经济完善中,都有一些让人失望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众口难调,要看整体水平是否在提高,是否在弊端出现后,有新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如果只有问题而没有改进的办法,那经济就没有增长。反之亦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11:45:04
cezjugengdeke 发表于 2009-7-21 22:13
第一、楼主所说的是“完善”的市场化交易规则及所谓普遍的信任缺失,主要指的是成熟市场经济的正式交易规则和市场经济下的契约信任。但从交易的角度来说,非正式规则和人伦信任,在一定条件下:比如中国政府倡导市场经济,但是却没有为此提供正式规则时,中国在人伦信任主导下的非正式交易规则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交易的繁荣。但是,这种繁荣的背后有很多畸形,随着弊端的暴露:如毒奶粉事件等,我们就开始需要楼主所说的市场交易规则和契约信任。
第二、重复博弈理论没有错,中国的现实也与此理论不矛盾:在人伦信任主导下的非正式的市场交易规则下的交易有欺骗,但是也绝非欺骗横行遍地。同样,成熟的市场经济交易中,仍然有欺诈。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不知道对不,愿与各位探讨!!
这基本上就是我观点的最重要的部分了。即现有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市场规则”支撑着的,而是“传统的非正式规则和人伦信任”。但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求建立真正的市场规则。这只能靠市场慢慢的自发演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