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以下是引用红衣亲王在2005-7-16 13:38:01的发言: 当然会为负 书上写的很清楚
这样的答案不如不说,说出你的理由嘛
如果一定国家没有投资,而且总是在消费外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时,是不是可能出现总投资为负的状况呢?
现在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借债消费,他们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正在累计。。。。
还没完全想通。。。。。
我觉得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是“总投资”,西方经济学中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净投资与折旧,这两项应当是正的,至少不可能是负值。存货投资是存货的变动量,有可能是负的。
所以我想总投资要出现负值只可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该年度经济一直不景气,投资增量很小,甚至还出现大量存货的积压。但年末,突然需求旺盛,当年库存甚至上年的库存全卖空,但由于是核算期到了,由于需求拉动的投资增量体现不到本年度的指标上来,于是会出现“总投资负值”这样的特例。
坦率说,这样来读书,未免离现实也太远了些。
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根本不是同一个档次的事,在通常情况下,前者是后者的5---6倍。就算是出现极端情况,存货投资为负值,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减少,也决不会让总投资变负的。更何况,在商业周期中,存货投资的波动与固定资产投资总是有一定时滞的。
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见于统计报表的都是事后数据,总投资等于储蓄是定义性的。储蓄有可能是负的吗?
已经很努力地接近现实了,无奈功力不够,还是书本气十足。
不过,张三版主提供的思路倒也可以说明总投资有可能是负值。在宏观经济理论中,储蓄函数还真有可能是负的呢。
呵呵,mingqiwang朋友是专家,我当然不和你讨论“储蓄函数”在一定的取值下是否可能为负。
我的看法,微观一点来看,除非这个国家的人群结构资源结构非常特殊,否则断不会“储蓄为负”,而在事实上,这种非常特殊的情况还未出现过。
张三版主取笑了。
理论中的极端情况,特例,还有理论联系实际,真的很难,很考验一个人的思路的严谨性。
以下是引用王俊在2005-7-16 9:55:32的发言: 总投资可能为负吗? 我的理解是:总投资是当年增加或更换的资本资产的支出,主要包括厂房、设备、民用住房和存货投资,其中存货投资是根据当年期末存货存量减去期初存货存量来计算的,很显然,存在存货投资为负的可能。如果某一年经济不景气,存货存量大幅度减少,而其它投资不多,不足以弥补存货存量的减少,则总投资就会为负。 但有些参考书上的答案是不可能为负,不知道对不对?
我的理解是:总投资是当年增加或更换的资本资产的支出,主要包括厂房、设备、民用住房和存货投资,其中存货投资是根据当年期末存货存量减去期初存货存量来计算的,很显然,存在存货投资为负的可能。如果某一年经济不景气,存货存量大幅度减少,而其它投资不多,不足以弥补存货存量的减少,则总投资就会为负。
但有些参考书上的答案是不可能为负,不知道对不对?
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企业内部存货的增减行为属于经营活动,而不属于投资活动.只有将企业存货对外投资时才属于投资活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的增减行为才属于企业内部的投资活动。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可以重估、转让、抵账和报废等处理,所以企业总投资也可以为负的。
以下是引用zwh7059在2005-7-18 15:21:10的发言: > 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企业内部存货的增减行为属于经营活动,而不属于投资活动.只有将企业存货对外投资时才属于投资活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的增减行为才属于企业内部的投资活动。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可以重估、转让、抵账和报废等处理,所以企业总投资也可以为负的。
老兄,您说的那是财务!
随便找本宏观,搞清楚什么是“总投资”再来说话。
另外,财务会计里没有“企业总投资”这样的概念
以下是引用NKneo在2005-7-16 11:03:14的发言: 我觉得这是概念上的问题,首先我也认为总投资可以为负,“如果某一年经济不景气,存货存量大幅度减少”,对于这一点我有异议,一般来讲,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存货会大量积压,而不是大幅度减少。
我想他的意思该不会是说生产都停止了,只有去卖存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