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866 0
2014-11-12
现代舞皇后邓肯,据传长得美丽绝伦。有一次她对大文豪萧伯纳示爱,说,要是咱俩结合了,生出的孩子一定会像你那样聪明,如我这般漂亮。可萧伯纳听了却不以为然:要是咱俩结合了,生出的孩子外貌像我、脑瓜子像你怎么办?——看来,萧伯纳不太相信运气,他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因为他觉得,邓肯的愿望纯属一厢情愿,且赌注都压在了交好运上。其实,邓肯的想法也并非完全没有依据,她敢拿青春作赌,是缘于生活中交好运的现象确实存在,就像天上掉馅饼,不管你是阿猫还是阿狗,砸着谁谁就时来运转,挡都挡不住。差别只在于:成器的大与小。譬如比尔·盖茨,就属于交了好运又成大器者。从有关比尔·盖茨各种版本的传记中,可以看清他的发家史。起初,他只是一个迷恋于电子玩意儿的小男孩,天性多动,厌恶读书,不务正业,大学没有读完。这段经历,几乎是每部传记作品(包括他的自传)都要浓墨重彩、着力渲染的部分,虽有鼓吹“闹而优则仕”之嫌,却也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了一个裸体的比尔·盖茨。除去身上的包装,人就会变得真实一些,若再拿掉头上的光环,我们就可以看清每一个细节,乃至天上的“馅饼”怎样“砸”在他身上。比尔·盖茨是走运的,一个小玩闹,在他摆脱最初的混沌、步入生活门槛的关键时刻,如果不是他母亲的男友(IBM公司的高级官员)不遗余力地引荐他、帮助他、提携他,他就进不了显赫的 IBM 公司, IBM 也不可能起用他、发现他,他的 MS—DOS 操作系统也上不了 IBM 公司的 PC/AT 个人计算机,也就不会拥有他后来所有的辉煌。这里面,固然有非运气的因素起作用,比如他的“精明”,比如他的“狠劲”。我有意选用了“精明”而不是“聪明”,基于前者主要靠训练来获得,是人为的、功利的,而后者则完全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分。但凡玩计算机历史稍长一些的人,就不难在各种系统的运用比较中发现,比尔·盖茨的 MS— DOS (他成大器的核心部分),其实是买别人一点、学别人一点、“掏”别人一点拼起来的,如此一个拼盘,如果不是背靠了 IBM 这样一个无论从资金、技术以及商业信誉方面都堪称“巨无霸”的大型跨国公司,他成功的可能便微乎其微。比尔·盖茨就是一直这么“精明”与“狠劲”地干的: Windows “学”了苹果的图形接口, IE “仿”了 Netscape 的结构,至于 Word, 干脆就直接“移植”了 WordPerfact 的功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或许,这样干也没什么不对?我想说的是,当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把比尔·盖茨树为心中偶像,崇拜、学习、甚至仿效的时候,是否想清楚了:他的“厌读”你能学,他的“精明”你能学,他的“狠劲”你也能学,可他的好运气你能学吗?萧伯纳先生不是傻子,他的忧虑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对比尔·盖茨的精明和狠劲,世人不能不佩服。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逐渐娴熟地掌握了商场斗争的各种策略和手段,运作中还有天才的发挥。但是,他毕竟只读到了高中,知识结构的残缺和总体文化积淀的匮乏,使他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只知争夺吞食、缺乏人文关怀和战略远见的富家公子,这是一个致命的缺陷。缘此,比尔·盖茨的技术修为,始终无法超越他自己最熟悉的 BASIC 语言和 MS—DOS 系统的底线。这样的残缺,已经多多少少影响到了微软公司的产品形态和发展战略。不是没有实例,早在因特网兴起、 Netscape 浏览器面世的最初几年,比尔·盖茨始终没有找到感觉,多次刻意贬低因特网的前景,这说明他当时还不懂网络。多亏了微软公司的“副产品”——Internet Explorer 侥幸搭上末班车,在因特网迅猛覆盖全球的最后几年,靠免费和捆绑销售的优势,抢占到了可观的市场份额。这样,好运又一次眷顾了比尔·盖茨,使他一夜暴富,还成了“网络专家”,四处演讲,八方作秀。尽管所讲内容,大多不过是他突击“掏”来的网络常识,只因“全球首富”的显赫名声,先就把人们都震傻了,才会形成一种近乎“振聋发聩”的奇特现象:凡是从盖茨嘴里说出来的东西,就是当今 IT 业的“皇帝诏曰”。
一位留美归来的网络专家,就曾对我如是说——由于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对 IT 业的过分影响,使全世界的软件产业(包括中国)都沾染上一种急功近利、浮躁、肤浅的行业风气。一些有深度的、成熟的软件得不到市场和媒体的重视,相反,一个打了2000多个补丁、“模仿”了别人的 Windows 系统,居然“罩”住了全球数千万台 PC 机!但,倘若这个世界的 IT 业,总这样一味跟随着比尔·盖茨的目光行事,那就只能在浅薄的、短视的、仅仅关注用户功能的半山腰上长久绕行,而与绝顶之无限风光毫不相干。如果当年的冯·诺伊曼先生也似比尔·盖茨的这种精明和眼界,那他就不会去发明电子计算机,而是一气不歇地推出数十种以上的手摇计算器和卡片机了……他甚至还忧心忡忡地断言: IT 产业和未来家庭离一些好玩的、五花八门的小电子玩意儿越来越近(陪着高中生比尔·盖茨的兴趣和眼界玩),那就会离真正的、高智商的、源于人类文明精华的智能软件和智能系统集成越来越远。现在人们对此应该有所警觉了,尤其是中国人!至于微软和比尔·盖茨的前景,他的看法是:当电子逻辑系统和算法理论出现质的突破后,计算机会迅速拉近与人脑功能的距离,而微软的产品形态在智能型网络中则会迅疾隐退。这不,最近又听闻由比尔·盖茨投资研发的世界“最薄避孕套”即将上市,虽然弄不懂 IT 业与避孕套之间有什么关联,但如此的发散型思维方式也不是轻易能够效仿的。
运气不常有,好运也不可能总盯着一个人。如此,我想,也许20年后,人们记忆中的比尔·盖茨,不过是一位曾经在 IT 产业初期,靠着运气和精明,甩手狠捞了一大把的富翁而已,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星”光烁烁。我们的孙儿们也会表示惊叹,微软这种水平的软件产品为何曾对世界有那么大的影响?实际上,这样的图景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检讨比尔·盖茨,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检讨我们自己。
2014.10.29 太原日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