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就已不乏此类女子,如《王风·采葛》中的女子大胆吐露“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心迹。《邶风·静女》、《郑风·溱洧》、《鄘风·桑中》等诗篇中的女子也都为追求爱情而“不訾诟耻”。女性形象后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许多神女、鬼女、妖女等,她们向往人间情爱,妩媚多情。如《列异传》中谈生所遇鬼女,《搜神记》中自荐董永的天之织女,《搜神后记》中袁相、根硕所遇青衣女子,《柳毅传》中以身相许以报恩的龙女,《聊斋志异》中的一系列狐鬼仙怪等。凡人女子也不缺少追求爱的主动性,如《西京杂记》中私奔相如的卓文君、《李娃传》中自愿“荐君子之枕席”的李娃、《虬髯客传》中的夜奔李靖的红拂等。主动而真实的女子难免会受到传统道德的批判,但是严守礼仪道德的清高女子值得歌颂却因其个性缺失而鲜有艺术魅力,在文学的世界里人们还是更喜欢这些离经叛道的性情女子。
再次,她们总是无怨无悔地为男子付出。仙女、鬼女拥有某种“超能力”,总是不计回报地帮助男子办到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在《聊斋志异》中尤为突出。如《翩翩》中“容貌若仙”的狐仙翩翩不仅救助了因嫖娼染疾被妓女驱赶,最终只能在街头乞讨的浮浪之子罗子浮,使其在山洞中尽享锦衣玉食、富贵荣华,还与其“大相欢爱”生了一个聪慧的儿子,并为其子娶得佳妇,最后罗子浮带着儿子、儿媳返回人间过上安定的生活,而翩翩却功成身退,从此消失。又如《书痴》中书中女子颜如玉不仅教郎生以读书之道,还为其生养儿子,死后灵魂佑其福建做官,使其大仇得报,娶妾而归。《竹青》、《莲香》、《娇娜》、《阿宝》中的女子无不如此。尘世女子也同样具有这种奉献精神,她们甘愿牺牲,甚至愿意独立承担爱情的责任和后果。如《李娃传》中,荥阳生落魄无依,乞讨度日,处境凄惨:被布裘,裘有百结,褴褛如悬鹑。持一破瓯巡于闾里,以乞食为事。自秋徂冬,夜入于粪壤窟室,昼则周游廛肆……而妓女李娃却在这时毅然收留了他,并悉心照顾他:乃与生沐浴,易其衣服,为汤粥通其肠,次以酥乳润其脏。旬余,方荐水陆之馔。头巾履袜,皆取珍异者衣之。未数月,肌肤稍腴。卒岁,平愈如初……在其痊愈之后,李娃又激励他致力于学:因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俾夜作昼,孜孜矻矻。娃常偶坐,宵分乃寐。伺其疲倦,即谕之缀诗赋……生由是益自勤苦,声价弥甚。娃谓生曰:“今之复子本躯,某不相负也。愿以残年,归养小姥。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中外婚媾,无自黩也。勉思自爱,某従此去矣。”生泣曰:“子若弃我,当自刭以就死。”娃固辞不従,生勤请弥恳。李娃在荥阳生最困窘之时救助了他,却在荥阳生将富贵之时欲功成身退,体现了女性在爱情中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爱情文学作品中的理想女性基本都具有上述三个特点,这些作品是由一个历时的庞大的作家创作群体所创作的, 其人物形象却表现出如此一致的倾向性,是有源头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