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6049 15
2014-11-19
以下都是从新浪微薄和豆瓣上转来的!

安徽师大副院长黎泽潮抄袭事件编日(未完待续)(转自豆瓣菅原舜水的日记)
2014年11月13日
00:03 鲁明在豆瓣添加黎泽潮校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因话录校笺》一书,并分享至微博。
22:42长夏敬观发微博“@luming1984似乎不幸言中,此公看来也列籍生吞活剥簿。”这是第一次爆出黎泽潮有抄袭嫌疑。

2014年11月14日
16:25 鲁明在豆瓣读书《因话录校笺》条目下添加笔记指出:

      《因话录校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黎泽潮校笺。此书《校笺说明》的部分段落、几乎全部的校勘记,以及附录,都是截取我硕论部分内容,而无一语引及。有的地方几乎照搬原文…………即使抄,也是囫囵吞枣、错字连篇。

此文一出,豆瓣网友哗然,并转至微博。

21:13 长夏敬观在微博指出:

      同时被抄者还有史佳楠《赵璘因话录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此书《校笺说明》自第3页至第6页几近全抄该论文绪论页4-5及结语第一节页72-74,不易一字一句,胆略过人。

21:35 豆瓣《因话录校笺》的简介被网友修改为:

       本书系抄袭鲁明《因话录研究》(复旦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和史佳楠《赵璘因话录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等相关著作而成。其中许多内容是大段抄录他人著作。

在此之前,《因话录校笺》的作者条黎泽潮已经被改作“黎泽潮 抄”,可惜无法确定具体时间。

22:45 被抄袭者史佳楠导师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系主任张剑光教授在微博表示:

      他抄我的,我不会说什么的,但抄学生的不应该。

2014年11月15日
12:03 新浪新闻中心转载《新京报》记者杨锋文章《安徽师大传媒学院副院长回应抄袭:引用均有标注》。在这篇文章中,黎泽潮提出:“如果有抄袭,我出门就被车撞死。”同时,黎泽潮对古籍整理的一些看法也在文中有所披露。但在微博中被网友吐槽。

13:17 澎湃新闻文化课栏目刊登记者罗昕文章《大学副院长涉嫌抄袭还抄得错误百出?豆瓣简介已加“抄”字》,与《新京报》不同,罗昕采访到了鲁明。至此两方主要人士均在正式媒体中发言。这篇报道中,鲁明提出“文史专业的老师同学那么多,大家可以评判。同时请高校古委会【水案:即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之简称】专业工作人员鉴定。必要的话可诉诸法律。”

15:34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靖在网友微博评论中表示“学校学院高度关注此事”

20:32长夏敬观在微博中发表文章“《因话录校笺》之笺注问题” 文章中指出:

      《校笺》析分原书条目总计133则,75则之下全无一语作释。共笺注97条,所释对象多係明确人名,如韩愈、柳宗元等,而原书指称稍显隐晦者即不能复作推考…………以目前推按所得,该书全部笺注中的87条几乎逐字逐句抄自百度百科相关条目(或其历史版本)【水案:其余十条则来源自其他皆网络文献百科等,不列举,链接中有详情可参见。】

2014年11月16日
17:31 央广网刊登《大学副院长涉嫌抄袭他人论文 称“抄袭出门就被撞死”》,文中说黎泽潮私下致电鲁明表达歉意,并引用鲁明的话:

      他【水案:即黎泽潮】在电话里已经道歉了,可能接下来会有一个公开的道歉。他应该会明确的表示看到、参考、利用了我论文的部分内容,这个应该他会表达出来。

文中指出:“记者发现,《因话录校笺》为“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科研项目,科研经费2万元,起始时间为2010年,黎泽潮本人承担“主持”任务。”【水案:鲁明及史佳楠硕士论文即在2010年完成答辩。】

20:08-20:39 黎泽潮在微博上发布四条微博解释抄袭事件,全文如下:

       古籍整理研究项目大致分为整理与研究两种方式,本人所报“《因话录》校笺”属整理项目,以校勘、笺注为主。同名书籍已出版,网上有购,网友们如需要可私信,我可提供电子版,供参考、鉴别、指正。(20:08)

      我虽迷恋中国传统文化,也想做点有益之事,但所学不精;特别是因为近年主要从事广告与传播学的教研工作,故《<因话录>校笺》工作虽算勤勉,但力有不逮,远未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敬请方家批评。(20:11)

     我是从事传播学教研工作的,深知网络环境的复杂及媒体特性,且人近晚年,只求安心做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从微博中,大致也能看到我力求与人为善的心迹。(20:14)

      面对网友的关心及对《<因话录>校笺》的质疑,我已向相关部门提交了说明材料。请网友们相信,我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0:20)

     鲁明先生,《<因话录>校笺》在点校过程中参考了您的硕士论文,《校笺说明》在介绍书的内容和作者部分参考借鉴了您的成果,没有表示对您辛勤劳动的致谢。在此,向您表示感谢并致歉意!(20:39)【水案:这条微博曾经发而后删,修改错字之后重新发布】

20:40 黎泽潮发布微博称“声明:本人微博言论,不授权也不希望媒体转载,如有必要,我会主动约请,望媒体同仁谅解!”

这五条微博一出,在微博引起网友热议,针对黎泽潮的态度多有批评,可参见这五条微博的相关转发。

21:36 《新京报》记者杨锋发表文章《安徽师大被指抄袭副院长道歉 承认“力有不逮”》。文中提到:

      今晚8时49分,新京报记者致电黎泽潮,他婉拒了记者采访请求,并表示“谢谢,我真的不能再说什么了”。

2014年11月17日
16:06 澎湃新闻文化课专栏刊登记者罗昕文章《安师大教授承认“参考”他人论文,公开致谢前已私下道歉》针对黎泽潮不授权也不希望媒体转载其微博的声明,文中咨询了相关研究者:

       对此,澎湃新闻咨询了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他表示所谓“本人微博言论,不授权也不希望媒体转载”,前提是该微博言论是一项作品,“有独创性、而且是有意义的事实”。赵占领向澎湃新闻表示,“那个微博(指黎泽潮的微博)只是简单表达下态度,谈不上有独创性,应该不属于作品。”而即便属于作品,赵占领告诉澎湃新闻,媒体虽不能以作品的形式独立发表于刊物,但完全可以介绍这一事实。

罗昕在文中亦采访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相关人员:

      出版此书的出版社责任编辑向澎湃新闻表示,接到消息后出版社“非常重视”:“我们正联系相关人员进行核实。” 那么,相关人员是谁?“本书责任编辑是我,如果有问题我当然责任不可卸。我们还有文字编辑,正在安排她核对原稿;另外也正在联系作者黎泽潮先生。”这位责任编辑表示,只有等真相清楚了才可通报。“如果确实存在抄袭问题,我社将严肃处理。有关情况我们将及时通报。”

22:31 被抄袭者史佳楠导师张剑光教授发布微博,称有网友发来短信告知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相关决定,短信中说传媒学院认定此为“学术个人纠纷”,不会对黎泽潮进行处罚,并且要求全院统一口径,还提到黎泽潮要起诉《新京报》等几家率先报道的媒体。

22:44 《新京报》记者杨锋转发张剑光教授微博,并且称:

新京报是最先报道此事媒体,我本人是报道记者。若短信内容为真,我对安师大、安师大传媒学院、@黎泽潮 教授的态度表示不理解。两篇报道地址如下,http://t.cn/R7s7rr3;http://t.cn/RzPbZrT;欢迎安师大及黎泽潮教授起诉,采访过程均有录音,稿件及采访过程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22:54 《新京报》记者杨锋发布微博称:

有匿名网友给史佳楠导师发去信息(详情见图),大意指:黎泽潮未抄袭,系个人间学术纠纷,本人非常清白,系媒体恶意报道毁坏名誉,将考虑起诉新京报等率先报道媒体。在此,我声明如下:1、新京报最先报道此事,我是记者,我欢迎与黎教授对薄公堂;2、三次采访,都有录音为证;3、稿件每一句话有据可循。


23:02 张剑光教授发布微博:“学术的事情,只限在学术范围内讨论。不再想说这件事了,不能没完没了。”并且删除了22:31所发布的微博。

2014年11月18日
00:08 菅原舜水在豆瓣发布日志《黎泽潮抄袭事件编日(未完待续)》,并转发微博【水案:即本文】

22:05 网友平丈斋主发布微博指出黎泽潮《广告语言中超常组句的语义分析》(《修辞学习》2000年Z1期)有抄袭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杨爱姣《文学语言中超常组句的语义分析》(《写作》1999年4期)的嫌疑。并指出黎泽潮《俄狄浦斯之谜与广告创意》(《公关世界》1999年2期)有抄袭方踪《俄狄浦斯与广告思维》(《销售与市场》1998年6期)的嫌疑。

22:51 网友苍庐发布豆瓣日志《黎泽潮著作借鉴优秀成果一例》,文中排比熊伟源主编《公共关系学(修订版)》(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与黎泽潮编著《公共关系总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公共关系史论”部分,发现大量文字一致处。

23:14 网友終無補Harpo转发平丈斋主微博,并指出:

       根据lz的提示,打眼一看,@黎泽潮《奥狄浦斯之谜与广告创意》(cnki可下载)第二、三、四段几乎原封不动抄袭方踪《奥狄浦斯与广告思维》(cnki不可下载,但有网页版http://t.cn/RzzIVdr) 。当然,黎副院长可以说方踪是自己的笔名。

2014年11月19日
9:49 网友終無補Harpo发布微博指出:

       【番外篇】又有神剧情。@黎泽潮 教授发表的《广告创作的思维特性》(《写作》2000年第4期),系将其《奥狄浦斯之谜与广告创意》(发表于《公关世界》1999年第2期,第二、三、四段几乎原封不动抄袭方踪《奥狄浦斯与广告思维》)一字不改重发一遍……

12:51 豆瓣网友秦桑在本文回复中指出:

       我刚才稍微看了一下,黎某博论从第19页「小说评点的类别与特征」开始,与谭帆《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中「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之类型」极为相似。现在看了大概五六页,主要表现为沿袭材料、结构类似、归纳类似,部分叙述语句有重合。原书材料更丰富,黎某只是截取了其中的部分。

16:55 豆瓣网友秦桑发表豆瓣日志《黎泽潮博士论文涉嫌抄袭》,指出黎泽潮博士论文《明清小说评点的文化传播学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丁放 教授)与谭帆《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之类型》存在相似性。提请注意文中说:

     本文仅将黎史博论第19页至第25页(合计7页),与谭帆先生论文(合计13页)对读

【水案:通过对比,黎泽潮在观点、论据上抄袭谭帆,只是加以缩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19 19:20:46
转自http://weibo.com/p/1001603778693049782197
不蒸馒头争口气:丁黎诸公编年抄
2014年11月19日 18:48

1978年,安徽师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作为“文革”后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由宛敏灏先生偕刘学锴、余恕诚二先生,首次招生。此后,每旧生毕业始招新生,十四年仅招收八人,首届弟子、现任川大新闻系主任的周啸天诗云“两弟三师事太奢”。






1978年,丁放先生考入安徽师大中文系本科,四年毕业,入宛、刘、余三位先生门下攻读研究生。
1984年,黎泽潮先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分配至安徽师大中文系任教。
1985年,丁放先生获得硕士学位,留系任教。
前后脚扎根师大的兄弟。



1993年,丁放先生以访问学者身份来到北京大学,导师为袁行霈先生。此后十余年间,他与袁先生共同署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北大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1993年,黎泽潮先生创办了广告学专业。
2012年,黎泽潮以《明清小说评点的文化传播学研究》 在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丁放。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唐诗学研究”,丁放任首席专家。
黄金十年,兄弟扒住一齐上。



2014年,丁放先生的导师之一余恕诚先生逝世。
2014年,丁放先生的大师兄、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周啸天诗词选《将进茶》获鲁迅文学奖,引发争议。
2014年,丁放先生的老同事兼高足黎泽潮先生深陷抄袭门,持续发酵中。
2014年,丁放先生好像还没有实名认证微博。






周啸天诗歌节选:
  《邓稼先》
  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
  罗布泊中放炮仗,要陪美苏玩博戏。
  《超级女声》
  今宵荧幕富星光,五省共追超女狂。
  歌曲一朝惊屈贾,粉丝十万下江湘。
  ……
  灵位推陈易出新,歌坛况复见清纯。
  珠圆荷洁呈靓影,笔畅墨酣赋宇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9 22:18:48
转自“終無補Harpo”新浪微博《解剖一只麻雀——黎泽潮教授学术抄袭思想学习札记之一》
今以黎泽潮教授《全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的信息安全》(刊《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1期,84—90页)为对象,管窥黎教授的学术抄袭思想。该文发表期刊档次较高,截止笔者下载,在CNKI总下载数已达1380次,是黎教授被下载次数最多的论文,基本代表其最高学术水平。由发表期刊档次较高,该文乍看体例规整,7页的文章共有注释43个,也算是旁征博引。笔者于传播学素无研究,对黎教授的研究对象亦毫无兴趣,仅将阅读中感突兀之处放狗搜索,竟有意料之外(内)的收获。凡6处,列举如下。可以看出,与黎教授20世纪的作品比较,该文采用了“夹引夹抄”、“以引带抄”等高端手法,可以视作其在抄袭思想上的一大发展。笔者相信如复有好事者将黎文与其参考文献一一对读,必将有更大收获。
有图有真相http://weibo.com/1751211860/Bx2lKsTV7?type=comment
原处有图片对比,网页可自行查看,辨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9 22:23:29
转自豆瓣“秦桑的日记” 黎泽潮博士论文涉嫌抄袭
国图博论库:
《明清小说评点的文化传播学研究》
责任者:黎泽潮
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授予时间:2012

谭帆先生《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之类型》,《文学遗产》,1999年第4期。

本文仅将黎史博论第19页至第25页(合计7页),与谭帆先生论文(合计13页)对读如下。
其余部分是否有类似现象,尚有待发掘。

字迹清晰版,为谭帆先生论文,蓝色下划线为对比部分。
字迹模糊版,为黎氏博论,红色下划线为涉嫌剿袭部分。
部分黑色下划线,为黎氏博论引用谭帆先生论文处,与剿袭无关。

图片顺序,即为各自行文顺序。第一次在日志里传图片,有顺序颠倒烦请指出。
图片在下面原文出处,网友自行查看辨别!有图有真相!
http://www.**.com/note/4546272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19 22:24:46
好吃的桑葚 发表于 2014-11-19 22:23
转自豆瓣“秦桑的日记” 黎泽潮博士论文涉嫌抄袭
国图博论库:
《明清小说评点的文化传播学研究》
http://www.**.com/note/454627213/
中  “**”是d o u b a n(豆瓣的拼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0 00:58:01
好吃的桑葚 发表于 2014-11-19 19:18
以下都是从新浪微薄和豆瓣上转来的!

安徽师大副院长黎泽潮抄袭事件编日(未完待续)(转自豆瓣菅原舜水 ...
哎,说谎不打草稿啊,祸害年轻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