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22 1
2008-07-23
 

每日财经导读(2008年07月23日)

 

 【热点聚焦】  

◆ 上半年税入增逾30%专家建议减税

◆ A股强势整理之后恐缺乏做多动能

◆ 逾七成解禁股遭冻结,中报期大小非减持压力骤减

◆ 李荣融:从严从紧控制央企投资规模

◆ 联通电信C网交易价值可能生变

◆ 纽约原油期货跌破128美元创六周新低

◆ 美日股市反弹,其它市场普遍小跌

  

 【国内股市】  

◆ 上周A股持仓及新增账户双双回落

◆ 44份半年报曝出上市公司经营现金吃紧

◆ 国资委力推东航上航重组

◆ 6月股下跌20%日均成交巨减逾400亿

◆ 国泰君安巨额盈利全靠抛售中石化解禁股

◆ 涉及外资控股行业龙头,凯雷收购徐工告败

◆ 汇丰否认中投入股与A股上市相关

◆ 券商非现场开户开始试点

◆ 中报巨亏券商恐无缘年内上市

  

 【基金】  

◆ 基金专户理财井喷只待市场好转

◆ 基金并非二季度砸盘主力

◆ 7月以来基金资金净流出140亿元

  

 【宏观经济】  

◆ 林业局:"四管齐下"确保林权改革公开公平公正

◆ 准备金率7月上调几无可能

◆ 银行贷款垒大户风险引来监管层警告

◆ 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周双双回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增设房地产监管司

◆ 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细节确定

◆ 6月企业商品价格同比上涨近一成

◆ 国资委职能调整增设收益管理局

◆ 农民工社保“双轨制”新政有望年内出台

◆ 亚行:中国经济增速今年可能放缓至9.9%

  

 【产经】  

◆ 国内新车积压17万辆攀至四年新高

◆ 中国电荒让国际煤价"渔翁得利"

◆ 钢企转嫁铁矿石成本难度不小

◆ 民营航企恶意拖欠机场费成风

◆ 沪内环楼价“只涨不跌”神话破灭

◆ 中钢协:钢材后期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全球经济】  

◆ 离岸金融大鳄狂抛"两房"债,中国连续三月接盘

◆ 领先指标预示美国经济将继续萎缩

◆ 英国房市衰退加剧

  

 【海外股市】  

◆ 恒指冲高回落结束四连阳

◆ 瑞银抛售7000万美元中行H股

◆ 全球股市卖空规模达1.4万亿美元

  

 【期货】  

◆ 商品市场跳水探源:基金多头提前出逃

◆ 机构不约而同调降锌价预期

◆ 中国政府收购传闻推升芝加哥大豆期价

◆ 中国因素影响伦敦金属涨跌互见

  

 【外汇】  

◆ 纽约汇市美元兑欧元低位反弹

◆ 人民币止跌反弹

  

 【黄金】  

◆ 纽约期金跌破950美元触及两周新低

◆ 国内黄金期货价格全线上扬

◆ 投资需求仍对金价形成支持

 

 

 ◆ 【热点聚焦】  

 ◆ 【上半年税入增逾30%专家建议减税】 

   国家税务总局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未扣减出口退税)稳定较快增长,累计完成325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5%,增收7606亿元。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共完成837亿元,同比增长34.2%。国家税务总局认为,上半年税收收入较快增长,原因之一是2007年企业利润大幅度上涨,带动今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增收近2000亿元,扣除此因素后,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适应。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营业税共完成14914亿元,分别增长22.4%、18.5%和25.7%,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3956亿元,增长34.9%,本年预缴企业所得税335亿元,增长14.7%,个人所得税完成2135亿元,增长27.3%。各主体税种与相关经济增长基本协调。此外,税收政策调整增加了一些收入。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自去年5月30日起由1‰上调到3‰,上半年有翘尾增收;实施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税条例,今年上半年两税分别增长2倍和2.9倍。针对最新的税收数据, 专家指出,为保持经济增长,有关部门应降低总体征税水平,减轻税收负担,考虑再次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边际税率;取消利息税,改变物价上涨背景下实际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

 

 ◆ 【A股强势整理之后恐缺乏做多动能】 

   连涨两个交易日的沪深大盘周二终于开始调整。上证综指收报2846.12点,跌15.30点,跌幅为0.53%;深证成指报9851.29点,跌19.70点,跌幅为0.20%;沪深300指数报2904.74点,跌6.31点,跌幅为0.22%。两市仍有约790只个股收在红盘,下跌个股在660家左右,不计ST股共有26只个股涨停,没有个股跌停。煤炭石油、金融、地产、钢铁等权重股走势疲弱,两市总市值排名前30位个股中仅有6只收在红盘,对股指形成较大拖累,近期热点板块旅游酒店、化工化纤、航天军工以及上海本地股仍然呈强,成为多方主力阵地。场内资金流向低市净率、小盘,以及机构重仓品种。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周二是强势整理,很多个股涨停但基本没有跌停,北京奥运临近,总体感觉大盘将趋稳,但能否产生中级反弹行情,市场仍存在分歧;现在的形势是当前位置不会出现过份做空但做多又缺乏动能,索性就在2800点左右多空寻求平衡,这样一来大盘股难有表现,因一旦大盘股启动造成股指升势加快,会令相当多短线资金出逃,反而破坏多头布局,“近期大家对股指不用抱太大希望,关注个股”。

 

 ◆ 【逾七成解禁股遭冻结,中报期大小非减持压力骤减】 

   继上半年解禁高潮过后,下半年限售股解禁整体进入低潮期。根据4月底开始施行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该公司的年报、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存量股份",市场限售股解禁压力将大大缓解。自首份中报7月12日披露前30日(6月12日)至中报披露完毕(8月31日),两市共249家上市公司合计超过267亿股限售股上市,而98家超过192亿股受到《指导意见》有关条件限制,占比近72%。其中,将于8月29日公布中报的宝钢股份大股东,宝钢集团持有的超过119亿股将于8月19日上市流通,为中报公布期间解禁数量最大的个股,但由于上市流通时间相距中报公布时间明显少于30日,该部分股份可转让的时间无疑也将延后至该股中报披露之后。此外,因受制于上述规定,大股东在中报公布前被限制转让解禁股份数量较大的个股还包括申能股份、中信证券、韶钢松山、东方明珠、苏宁电器、广州控股和华电国际等。其中,位居第二的申能股份被限制转让的解禁股数量也超过15亿股,而上述其余几家公司的受限解禁股数量也在3至10亿股不等。值得注意的是,8月底前仍有151家上市公司合计近75亿股解禁股。其中,国电电力、中化国际、三一重工、鲁西化工、深发展A、国投电力、中国嘉陵、上海电力等14只个股在8月底前不受限的解禁股数量均超过1亿股;而国电电力、中化国际期间均有超过6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

 

 ◆ 【李荣融:从严从紧控制央企投资规模】 

   在22日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央企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已经确定,在具体操作中,必须"围绕主业搞调整,做强主业搞重组"。首先,将从严从紧控制央企的投资规模。据了解,根据年初上报的投资计划,央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2.2万亿元,增长速度达36.7%,国资委重点跟踪的38家央企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16.9%,而38家以外的央企投资增长达98.9%。针对这一情况,李荣融明确表示,央企投资规模将严格控制在合理负债率之内,自有资金比例原则上不应低于40%;同时,坚决调整核减不必要的投资项目,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和高风险领域投资活动。企业主业投资项目必须报国资委备案,非主业投资项目必须经国资委核准;投资回报率太低坚决不能搞。另外,严格禁止企业违规使用银行信贷资金投资金融、证券、房地产、保险业等项目。国资委22日公布统计结果显示,上半年央企实现利润4256亿元,同比减少489.9亿元,减幅为10.3%,扣除"政策性减利"的石油石化和电力两大行业,央企实现利润则同比增长22.6%。 在上半年的经营中,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中央企业有112家,占75.2%,增利866亿元。其中水运企业利润增长最快,实现利润313.1亿元,增利138.2亿元,增长79%;而商贸企业利润增长最少,实现利润386.5亿元,增利54.2亿元,增长16.3%。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7650.3亿元,同比增长25.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增速同比加快的行业主要有石油石化、商贸、水运、煤炭、科研、仓储和建材。

 

 ◆ 【联通电信C网交易价值可能生变】 

   国内几大电信运营商本周公布了最新用户情况。中国移动6月份新增用户755万户,单月新增用户数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截至6月,联通G网用户增长到12759.9万户,联通C网则增长到4316.9万户,6月联通C网只增加用户2.4万户,联通G网用户增加了109万户左右,相比5月新增115万户增速放缓。中国电信6月本地电话用户数21489万,当月减少58万,相比5月的82万,减速有所放缓。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数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达到了3995万,当月净增89万。中国网通的6月份运营数据显示,本地电话用户增长量达16万户,这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首次正增长,结束了连续11个月固定电话用户减少的局面。分析人士指出,根据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C网收购协议,C网的最终出售价格将按2008年中报的实际值判定,如果收入低于预期98%,每低1个百分点,将降低原计划交易值(438亿元)的1%,因此C网用户增长放缓可能会影响到电信和联通的最终交易价格。

 

 ◆ 【纽约原油期货跌破128美元创六周新低】  

   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价格周二跌逾3美元,收报至六周低位,因热带风暴多莉(Dolly)对美国墨西哥湾和德州的石油开采商和炼油商的威胁有所缓和。8月原油期货到期前的抛售以及美元走强也对油价构成压力。NYMEX-8月原油期货CLQ8到期,结算价收低3.09美元,或2.36%,至每桶127.95美元,此为6月5日来最低位。盘中交易区间介于125.63-132.07美元,前者为6月5日录得121.61美元低位来的最低水准。伦敦9月布兰特原油期货LCOU8收低3.06美元,报每桶129.55美元,盘中交易区间为127.60-133.75美元。8月RBOB汽油期货RBQ8收低7.01美分,或2.18%,至每加仑3.1470美元,盘中交投于3.0945-3.2447美元。7月11日曾触及3.6310美元的NYMEX纪录高点。NYMEX-8月取暖油期货HOQ8收低6.97美分,或1.86%,至每加仑3.6782美元,盘中交易区间介于3.6430-3.7845美元。7月11日曾触及4.1586美元的纪录高点。

 

 ◆ 【美日股市反弹,其它市场普遍小跌】 

   美国股市周二上涨,因油价重挫逾3美元,令美国运通等一众令人失望的业绩和苹果疲弱财测的影响失色。道琼工业指数涨135.16点,或1.18%,至11602.5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升17.00点,或1.35%,收报1277.00点;Nasdaq综合股价指数上扬24.43点,或1.07%,收报2303.96。亚太股市22日普遍小幅下跌,仅日本股市收涨。台湾地区股市低开震荡,盘中一度跌破7000点,中场走高翻红,但追高买盘无力,收盘时下跌20.02点或0.28%,以7065.65点作收,力守7000点,成交值缩减为885.16亿新台币。台股加权指数以7029.84点开出,盘中最高为7098.68点,最低为6998.13点;不含金融股指数为5867.55点,下跌22点或0.37%。日本东京股市收盘走高,受大型银行类股上涨带动。日经225指数收盘涨381.26点或2.98%至13184.96点,该指数18日下跌84.25点。包括东京证交所一部所有股票的东证指数上涨35.31点或2.8%至1287.74点。油价上扬和企业获利担忧拖累,韩国股市微幅收跌0.11%至1561.23点。澳大利亚股市收盘走低,受CSL Ltd.和主要银行股大幅下挫拖累,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跌6.2点或0.1%至5005.6点。欧洲股市收低,因油价走疲,股市结束连续四个交易日的升势。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 300指数收低0.4%,至1165.04点,日内一度下跌至最多2%。该股指在过去四个交易日升了约5%。欧洲三大股市方面,英国富时100指数收低0.74%,报5364.1点;德国DAX指数收高0.28%,报6442.79点;法国CAC-40指数涨0.12%,报4327.26点。

 

 ◆ 【国内股市】  

 ◆ 【上周A股持仓及新增账户双双回落】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上周沪深股市新增股票账户19.05万户,低于前一周的23.93万户。上周A股持仓账户增加13.01万户至4771.73万户,占目前有效账户的47.75%,略低于前一周末的47.82%。上周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1090.21万户,比前一周减少184.02万户。上周新增股票账户中,新增A股账户18.99万户,新增B股账户625户。上周新增基金账户2.06万户,其中,新增封闭式基金账户2046户,配号产生开放式基金账户1.85万户。截至7月18日,沪深股市股票账户总数达11935.55万户。其中,有效账户9993.68万户,休眠账户1941.87万户。

 

 ◆ 【44份半年报曝出上市公司经营现金吃紧】 

   据统计,截至7月22日披露半年报的44家上市公司(剔除3家以上市公告书形式披露上半年业绩的中小板公司)有42家上半年实现盈利,2家亏损。盈利公司中,35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包括2家扭亏公司),7家业绩同比下滑。44家公司今年1月至6月共实现净利润总额55.8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98亿元大幅增长44.18%。然而,44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29.53亿元,而去年同期则高达60.56亿元,同比下滑51%。据统计,上述44家公司中,有21家也就是将近一半的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负,上年同期则是15家。28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滑,其中9家由正变负。如凯乐科技,在上半年净利润增长的前提下,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2868.77万元,而上年同期为12996万元。哈空调在净利润大幅增长87.72%的情况下,经营性现金流却下滑455.49%。舒卡股份报告期经营活动实现的现金流量净额也由上年同期的16571.05 万元下降至-29013.45 万元,同比减少45584.50万元。业内人士称,造成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出过多,至于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出增多的原因,可能是企业购买生产材料的购货成本上升,或销售后资金未能及时回笼导致应收账款金额增大,以及受行业景气度影响等等,如哈空调称:"报告期内应收账款金额增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负数";舒卡股份也表示,经营活动实现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公司销售收回的货款大多为银行承兑汇票以及支付购买的南延线土地款所致。

 

 ◆ 【国资委力推东航上航重组】 

   在油价高企大幅推升成本的非常时期,国内航空公司之间的重组并购皆在同步推进。7月22日一位上海航空界高层人士透露,国务院国资委和上海市国资委正共同探讨、推进东方航空与上海航空之间的重组合并,“讨论目前限于领导机关层面,两家企业尚未参与”。该人士分析,在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大航空枢纽中,只有上海拥有东航和上航两家基地航空公司,两家公司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和资源浪费,“上海要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强大的航空枢纽港作为支持,因此上海市国资委有可能从整合资源、做强上海航空业的角度考虑,希望两家航空公司合并”。东航董秘罗祝平则表示,东航与上航的重组并未进入程序,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我们首先要解决‘东新合作’的问题,然后才有可能考虑其他选择”。在罗祝平看来,假如东航与上航重组,其意义与“东新合作”颇为不同:东航与新航合作的目的有三,一是体制创新,二是产品创新,三是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如果东航与上航重组,则主要是资源整合。

 

◆ 【6月股下跌20%日均成交巨减逾400亿】 

   央行7月22日发布6月金融市场运行情报报告显示,上半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9975.6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4%。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政策性银行筹资需求增加,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量增大;其次,短期融资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量增加。上半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记账式国债2758.9 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券4434.1 亿元、非政策性金融债券162 亿元、短期融资券1720.2 亿元、资产支持证券165.4亿元、中期票据735 亿元。6 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1698.7 亿元,较5 月份小幅增加5.3%。其中记账式国债发行量有所减少,而政策性金融债券、短期融资券、非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截至6 月底,债券市场托管量2达93358.3 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为90245 亿元,占债券市场托管量的96.6%。上证指数年初为5272.8 点,6 月末收于2736.1 点,下跌2536.7 点,跌幅达48%。6月份,股票市场价量齐跌。月初上证指数以3459点开盘,受投资者信心不足、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等因素影响,股指持续下跌,月末报收2736.1点,单月跌幅20%。沪市日均交易量为564.6亿元,较上月减少424.2亿元。

 

◆ 【国泰君安巨额盈利全靠抛售中石化解禁股】 

   中报显示,上半年国泰君安实现营业收入95.91亿元,净利润46.46亿元,分别占去年全年营业收入的67.41%及去年全年净利润的62.85%。上半年,国泰君安经纪业务收入27.96亿元,证券承销业务收入2.89亿元,受托资产管理业务收益1.33亿元,自营收益达60亿元,其中投资收益67亿元,公允价值损益-7亿元。与其它券商自营业务出现巨亏不同,国泰君安监事会主席郑会荣透露,由于公司自营部门对市场判断准确,在市场大幅调整的情况下,国泰君安自营业务避免了较大损失,国泰君安自营部门早在2008年1月底前,便大幅抛空了全部股票自营仓位,之后几个月对股票投资也一直采取保守谨慎措施。但自营不亏损并不能完全解释国泰君安高达67亿元的投资收益,择机减持法人股才是盈利的大头。上半年国泰君安抛售上市公司解禁法人股收益近40亿元。国泰君安在2000年后的资产重组过程中,曾以置换方式获得中国石化、大众交通、申能股份等几家上市公司法人股,其中以每股2.50元的价格获得中石化5.87亿股国有法人股,占其总股本的0.68%。2007年10月10日上述非流通股解禁流通,之后国泰君安开始小幅逐步减持中国石化,至目前可披露的数据,其减持比例已达所持总量的三分之一,约2亿股。知情人士称,国泰君安上半年以平均每股18元的价格减持中石化股份,进账36亿元。

 

 ◆ 【涉及外资控股行业龙头,凯雷收购徐工告败】 

   7月22日,徐工科技接实际控制人徐州工程机械集团通知,徐工集团、凯雷徐工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签署相关协议有效期已过,徐工集团、徐工机械不准备再与凯雷徐工就合资事项进行合作。一直在凯雷并购徐工事件中扮演着特殊角色的三一集团总裁向文波称,"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从一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对此事态度的倾向性就很明确。而且事实也证明,徐工在过去两年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去年徐工的年报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徐工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能力来拯救自己"。从85%到50%、再到45%,三年多来,凯雷购徐工一案股权变动跌宕起伏。徐工这位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的"当家花旦",自宣布启动改制计划起,掀起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在向文波掀起的反对凯雷并购的 "博客门"事件之后,一场关于外资控股行业龙头是否危及产业安全,徐工是否被贱卖的争论达到顶峰。在此之后,国家相继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加强了并购审批职能。 机械行业知名研究员叶志钢表示,从股权收购比率的不断下降到最终放弃,其实可以看出政府相关部门顺应民心的态度。凯雷并购徐工一事其实也在暗示,类似徐工这种关系到国家产业利益的龙头企业,在今后的跨国合作中将会受到相关部门的额外"关照"。

 

 ◆ 【汇丰否认中投入股与A股上市相关】 

   在传出汇丰控股有有意吸引中投公司入股后,有消息称这可能和汇丰控股准备在A股上市有关。汇丰集团首席新闻官PatricMcGuinness22日回复:"汇丰希望能够在政策许可之时在A股上市,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将上市之事同中投入股汇丰相联系。一直以来汇丰都致力于扩大股东来源在地区上的丰富性,包括一些对于汇丰而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市场。我们每年都开展非常广泛的投资者关系项目,但对于是否与中投之间有特殊的会晤和接洽,不方便发表评论。"汇丰控股执行董事兼汇丰银行亚太区主席郑海泉21日在出席哈尔滨考察活动期间也承认,中投公司曾与汇控管理层会面,但称双方只是一般交往。其实,早在去年11月中投公司成立不久后,就传出市场憧憬中投入股汇丰的消息。由于中投将港股列为优先投资的市场之一,以汇丰控股的国际化及规模,市场普遍认为,汇丰控股自然会成为中投公司的目标。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投准备入股汇丰银行的消息有点蹊跷,如果真有入股打算,应该隐蔽行事,提前报出来会造成股价过大的变化,提高中投的收购成本。不过他认为,如果传闻属实,对汇丰而言将是极大的利好,因为这加大了汇丰中国市场成功的可能性。据了解,计划在内地A股上市的境外金融机构并非只有汇丰控股,东亚银行早在去年就称其目标是成为首家在A股上市的外资公司。 

 

 ◆ 【券商非现场开户开始试点】 

   消息人士透露,监管部门目前选定了深圳的一家券商作为非现场开户试点券商,非现场开户进入试点阶段。对于此次监管部门选择这家券商作为试点,某行业内分析人士猜测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尽管政策上不允许,但实际上很多券商都在以"擦边球"的方式进行着此类活动,与其继续去"堵",不如合理"疏导"加以规范;第二,自从实行保证金第三方存管以后,资金风险已经大大降低;第三,可能也是为以后实行经纪人制度埋下伏笔。深圳某券商总裁表示,开户方式的转变对经纪业务带来的冲击,远远大于允许新设营业部政策带来的影响,对那些借助营业部保护偏安一隅的小券商将造成很大的冲击。他认为,目前一线城市基本被那些服务好、研究力量强的券商占据,但是二线城市却由于政策的保护,竞争不是很充分,一旦非现场开户方式放开,第一方阵券商将迅速杀入二线城市,对区域性券商形成冲击。

 

 ◆ 【中报巨亏券商恐无缘年内上市】 

   东方证券2008年半年报显示,利润总额-12.54亿元,净利润-8.75亿元。其中,经纪业务收入和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分别为7.79亿元和1.4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8.75%和74.64%。投资收益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总额-19.11亿元的自营业务亏损,将东方证券的营业收入直接转为-8.38亿元。而2007年年度,其实现自营业务收入50.55亿,占其营业收入的59.57%。该券商一位内部人士透露,“截至2007年底,东方证券交易性金融资产项下资产为51.43亿。公司在2008年初对大市的判断出现了偏差,看多的力量占了上风,这导致了今年上半年公司自营仓位一直维持的较重。”截至2008年6月30日,东方证券交易性金融资产项下资产仍有33.76亿元。中报的巨亏,对于这家自2006年就谋求上市,最终有望在2008年下半年登陆资本市场的券商而言,将是不能承受之重。一位接近东方证券承销商的投行人士称:“东方证券在券商行业位于第二集团,一直有挤近第一集团的愿望。虽然东方证券2005、2006、2007三年实现了连续盈利,已经满足了IPO的基本要求。但根据经验,证监会不会让一个半年报亏损数额巨大的公司在下半年上市,而可能以经营不够稳健、业绩波动过大为由不受理其上市请求。” 按照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第六十五条,发行人若在证券上市当年即亏损,中国证监会将自确认之日起三个月内不再受理保荐机构的推荐,将相关保荐代表人从名单中去除。而东方证券在上半年巨亏8.75亿的情况下,能否在2008年底实现扭亏为盈,还是未知数。但如果东方证券在2008年出现亏损,按照IPO必须满足连续三年盈利的基本要求,其若想通过IPO上市,最快也需要再等3年,同时券商借壳上市的通道目前几乎已经关闭。

 

 ◆ 【基金】  

 ◆ 【基金专户理财井喷只待市场好转】 

   不完全统计,基金专户理财自今年3月中旬正式开闸以来,已有近10家基金公司与客户签下正式的专户理财合同,签约额已近40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签约金额已经达到10余亿。有基金业同行表示,易方达在市场方面起步比较早,去年就由肖坚带队在全国范围内巡讲推介,"我们起步要稍微晚一些,受到市场不利的影响也要更大一些,希望能够赶上他们的步子"。由于专户理财业务特有的私密性以及基金公司相互之间的竞争心态,一些公司在获得实质性进展之后并不倾向于立刻对外公布。南方基金公司专户理财部总监李海鹏透露,6月份虽然市场非常不好,但当月仍然收获了2单,"这几个月来接触了很多客户,在商谈之后一般或者是签约,或者是因为目前资金紧张或者市场不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李海鹏称,一旦市场出现好转,各家基金公司的专户业务都会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交银施罗德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经理赵枫也表示,弱市成为专户理财业务最大的发展阻碍,交银施罗德已经与不少客户草拟了合同,只等市场出现好转时机,就立刻转为正式的合同。

 

 ◆ 【基金并非二季度砸盘主力】 

   截至7月21日,全部59家基金公司旗下362只基金的二季度报告披露完毕。整个二季度,基金行业不但因净值损失而饱受基民问责,也承受着市场对其涉嫌砸盘的质疑。据统计,从基金仓位来看,257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70.36%,可比的250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70.54%,仅比一季报的74.68%下降4.14个百分点,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72.92%,比上一季度下降4.5个百分点,开放式混合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66.89%,下降6.74个百分点。由于混合型基金的仓位设置更为灵活,调整幅度整体高于股票型基金。此外,在一季度末由于年度分红预留现金头寸导致仓位大幅降低的封闭式基金在二季度末平均股票仓位提高了7.49%,为65.07%,但其整体仓位仍低于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对此,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如果从这个数据看,对照大盘的跌幅,可以说二季度基金没有主动砸盘,导致基金股票仓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股票市值缩水。另有分析师则指出,除了偏股型基金资产配置策略更为谨慎的因素外,二季度造成基金股票仓位下跌的原因中有七成来自于所持股票的下跌,只有不到三成的原因在于基金赎回或主动减仓。

 

 ◆ 【7月以来基金资金净流出140亿元】 

   统计显示,7月1日至21日,基金15个交易日内净流出139.96亿元。而同期社保银行的T类席位也净流出78.74亿元,买入27.20亿元,卖出105.93亿元。7月3日到7月9日大盘反弹,但5个交易日基金实际买入资金为139.21亿元,流出资金达184.93亿元。基金公司整体间的买卖比例,也显示卖出为主的基金公司明显占多数-买卖基金家数比约为1:1.5。在7月10日到7月17日大盘调整期间,基金总成交759.11亿元,5个统计日内资金净流出49.32亿元。7月18日,大盘再次上涨,而基金资金却依然小幅净流出,当天基金买入39.39亿元,卖出46.08亿元。7月21日A股大涨2.99%,并再次站上2800点,但是基金当日资金仍净流出3.2亿元。在7月里,基金主要增仓了石油板块,基金整体增仓1.3%,共计流入资金21.3亿元,中国石化7月以来被基金增仓1.9% ,机构持仓21%,其中基金净买入为14.22亿元;中国石油7月份以来被增仓1.0%,机构持仓11%,其中基金净买入6.25亿元。工程建筑是7月以来基金资金增仓最多的板块之一,共计增仓2.4%。从基金的二季报看,基金对工程建筑板块进行了增持,相较去年环比上升了1.13%。主要增仓的个股是中国铁建、中国中铁这,其中中国铁建增仓幅度为4.2% 目前持仓45%,基金资金净买入为5.36亿元。中国中铁7月以来机构增仓3.6%,目前持仓比例为20%,基金在7月间共计净买入8.99亿元。而地产板块的机构持仓从7月4日的16.65%降到了7月18日的15.72%,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其中金地集团7月份以来机构持仓减少了5.1%,基金净卖出为12.81亿元,而上实发展机构减仓了3.7%。

 

 ◆ 【宏观经济】  

 ◆ 【林业局:"四管齐下"确保林权改革公开公平公正】 

   在中国政府14日公布《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22日表示,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林业局将从制度设计、决策程序、具体操作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四管齐下",确保改革公开公平公正。根据以往经验,下一步要做到强势推进,由各地党政主要负责人高位推动;统筹兼顾,制定合理科学的林改方案;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改革;规范操作依法依规推进;创造条件,强化改革经费等各类保障措施。贾治邦说,林权改革的核心原则是"确保农民得实惠、生态得保护"。为此,对于商品林,将逐步取消采伐证,由放开采伐指标,到备案制,再到完全放开采伐权,由农民自己决定林木的采伐。对于生态林,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其生态效益的评价机制,并将以此为基础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目前中国生态公益林类型很多,随改革的深入要把种类合并,逐步提高补偿的标准,使生态公益林不断发挥它的生态功能。据悉,经过三年试点,全国25亿亩林地已有8亿亩承包到户。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介绍,在制度设计上,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明晰产权,通过产权明晰的过程,将山林的经营处置权交给农民;在决策程序上,最后签订的协议,必须要有农民亲自签字,还要在村民会议上有2/3农民通过才能有效,使农民真正享有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具体操作上,政府职能由过去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在木材采伐限额管理、税费收取、综合执法等方面要做到便民。

 

 ◆ 【准备金率7月上调几无可能】 

   在6月一次性上调1个百分点后,存款准备金年率在7月份是否还要上调?中金公司在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今年宣布上调准备金率的时间一般都在数据公布前后,最晚也不超过18日,而上周央行在公布6月份信贷数据后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所以本月上调的可能性已很小。某商业银行债券交易员说,"一般央行都要(给商业银行)预留10-15天才上缴的,现在都快到月底了,看来不太会调了"。另外,进入7月份以后,央行已连续两周从市场净回笼资金,累计回笼量已达到840亿元,扭转了此前连续净投放的格局。对此,中国银行资金交易中心驻上海的债券研究员董德志认为,央行在7月份已不需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考虑到外汇占款流入、财政存款增长等原因,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在7月份实现净回笼1500亿元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去年同比基数较高,即便央行不再上调准备金率,7月份的M2同比仍会较6月份继续回落,可能从17.4%回落至16.7%,因此从数据来看,央行在7月份完全可以不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了。不过,申万证券指出,考虑到央行面临的对冲压力,7、8月份是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最可能上调的时间,而在7月份不上调的情况下,8月份再度上调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8月份为奥运期间,政府的重心在于"保持稳定",也可能不会出台较大的紧缩政策,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可能性也比较低。

 

 ◆ 【银行贷款垒大户风险引来监管层警告】 

   近期山东省一家食品明星企业资金链出现危机,某国有银行2亿多元的贷款可能全部形成不良。银监会调查得出结论:对上市公司的盲目信任,使该行在贷款发放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贷款调查、审查和检查制度,前期调查流于形式,发放贷款超越权限,贷后管理不到位,最终导致了银行巨额贷款出现损失。知情人士称,"今年以来,大客户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总体趋于下降,但是,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共同降温、信贷紧缩的大环境下,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调配和流转的余地大大减少,集团客户潜在信用风险有所上升"。监管部门统计,5月份,19家银行共有2000多个大客户在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关联结构、核心主业情况、现金流波动情况、负债率情况等五个方面出现风险预警信号,比年初有所增加,预警客户贷款和授信余额均占全部大客户的10%以上,不良贷款余额占全部大客户的一半以上,平均不良贷款率9%,而19家银行的大客户平均不良率才2.4%,也就是说,预警客户的不良率高于大客户6.6个百分点。对此银监会已经提醒商业银行,不能迷信大企业、上市公司的“光环”而放松信贷管理,不能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而背负长期风险。银监会领导人表态,近期爆发的此类案例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再一次敲响了警钟,不能重视担保形式而放松贷款审查。

 

 ◆ 【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周双双回落】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7月14日至20日,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较前一周下跌0.3%。57种主要商品中,价格周环比下跌的有38种,占66.7%;持平的有6种,占10.5%;上涨的有13种,占22.8%,具体来看:1.上周,蔬菜上市量稳步增加,价格下跌1.1%。重点监测的18个蔬菜品种中,价格下跌的有12种,持平的有1种,上涨的有5种,其中瓜果类蔬菜如茄子、冬瓜、西红柿、青椒和辣椒等价格下跌幅度较大。2.水果批发价格较前一周下跌0.7%,连续4周呈下跌走势。3.肉类价格小幅下跌。其中猪肉、牛肉、羊肉批发价格分别下跌0.5%、0.1%和0.3%。4.水产品价格出现回落。主要海水、淡水产品批发价格较前一周下跌0.4%。5.禽、蛋价格稳中回落。白条鸡零售价格连续6周下跌,上周跌幅为0.2%;鸡蛋零售价格下跌0.3%。6.食用油价格小幅波动。其中,豆油、花生油零售价格分别上涨0.1%和0.04%,菜籽油零售价格下跌0.1%。7.粮食价格保持平稳。其中,小包装大米、小包装面粉零售价格均与前一周持平。另外,上周,重点监测的生产资料市场价格较前一周下跌0.1%。112种主要商品中,价格周环比下跌的有9种,占8.0%;持平的有85种,占75.9%;上涨的有18种,占16.1%。从大类来看,化工产品、有色金属价格下跌,能源产品、建材产品、农资产品、轻工原料、矿产品价格与前一周持平,黑色金属、橡胶产品价格有所上涨。从具体品种来看,硫酸、A00铝、锌矿价格跌幅居前,分别较前一周下跌2.2%、1.0%和0.9%;精煤、1#铅、聚氯乙烯价格涨幅居前,分别较前一周上涨2.6%、1.6%和1.1%。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增设房地产监管司】 

   在7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宣布“三定”方案已获批后,“三定方案”于20日下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某官员21日表示,“今天部内组织了全体学习‘三定方案’的会议”,该部虽然是此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少数几个“改名”的部门,其职能调整变化并不大,但是房地产行业管理司由两个拆成四个,新增设房地产监管司和公积金监管司。另外,合并外事司和计划财务司为外事计财司,腾出一个司的编制给村镇办,使其“转正”为村镇建设司,该司将负责农村住房建设规划、质量管理、标准制订,推进城乡统筹工作中农民住房问题的研究。除了房地产监管司外,新成立的公积金监管司进一步加大了住房保障力度,该司将负责全国住房公积金的政策制定,以及公积金运行管理、制度改革等工作。上述官员称:“公积金有了专门部门管理后,将进一步回归其帮助解决住房困难的定位。”除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职能划至交通运输部外,该部还正式确定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管理职能,具体工作将分为两部分:设计、建设阶段工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线建设完成后,运营功能交给交通运输部管理。

 

 ◆ 【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细节确定】 

   日前中国保监会正在就修订《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透露,拟修订的《办法》,将确定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的具体投资比例,投资额上限为其总资产的8%,其中5%为债权投资计划,3%为股权投资计划。《办法》还将规定单笔投资计划的发行规模不得超过20亿元,现有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从事基础设施投资的部门人数不少于25人,以后新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则要求不得少于30人。一位接近保监会的人士透露,保监会修订《办法》的初衷,并不是限制保险机构投资基础设施,而是为了扩大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的试点。去年,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曾于瑾曾表示,2007年将重点推出债权投资计划,有选择地试点股权投资计划,并研究借助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投资基础设施的方案。此外,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08)》中提到,今年将根据市场变化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投资,稳步扩大基础设施试点,确定具体投资比例,创新投资管理模式,引导保险机构以债权和股权等方式,投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符合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求的重点项目。今年以来股市持续低迷,保险机构的权益类资产大幅缩水,多家保险公司都曾表示将降低股票投资比例,增加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机会。业内人士认为,大多数的基础设施项目属于政府项目,多数项目的回报率在10%~15%,显然比国债和企业债更有吸引力。

 

 ◆ 【6月企业商品价格同比上涨近一成】 

   央行7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企业商品价格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9.5%。分类来看,农产品价格环比下降0.5%,同比上涨9.1%;矿产品价格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16.7%;煤油电价格环比上涨3.9%,同比上涨21.2%;加工业产品价格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8%。6月份,投资品价格环比上升0.9%,同比上升10.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品和非固定资产投资品价格分别环比上升0.7%和1%,同比分别上升8.3%和11.2%。铁矿石价格环比上升2.6%,同比上升41.1%;钢材价格环比上升1.7%,同比上升43%。有色金属价格环比下降2.6%,同比下降3.1%。6月份,电力价格比上月下降0.2%,比上年同期上升0.1%;原煤价格比上月上升6.2%,比上年同期上升48.7%;原油价格比上月上升6.1%,比上年同期上升41.4%;成品油价格比上月上升7.1%,比上年同期上升19.3%。6月份,消费品价格环比下降0.4%,同比上升6.9%;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7%,同比上升9.3%;非食品价格和上月持平,同比上升4.6%。

 

 ◆ 【国资委职能调整增设收益管理局】 

   国务院办公厅7月22日印发国务院国资委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新设国资委收益管理局,该部门的职责包括组织所监管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工作等,还将承担拟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制度工作、承办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编制和执行有关工作、组织开展所监管企业负责人离任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今年国资委的内设机构将为19个,除收益管理局外,还新增了综合局,并将统计评价局和业绩考核局合并为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综合局的职责是综合研究国有经济和所监管企业的运行状况;联系所监管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维护稳定等工作;承担指导和监督地方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工作。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的职责为承办所监管企业财务预决算的有关工作;完善所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年度和任期考核;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核所监管企业的经营业绩;研究提出所监管企业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的意见和措施;承担所监管企业清产核资和资产损失核销工作;承担国有资产统计分析工作。通知指出,国资委的职责将有所调整,一是加强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的职责,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二是强化国有资产经营财务监督、风险控制和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责,进一步完善所监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农民工社保“双轨制”新政有望年内出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日前透露,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新社保政策有望年内出台。该部正考虑设计一种针对农民工参保的过渡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社保形成“双轨制”,最终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待遇,其重点是破解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转移和续缴的难题,解决农民工参保的后顾之忧。社保政策要求,连续缴保15年后方可享受养老基本金,同时农民工社保无法跨省转移,异地工作则须重新投保。因此近年来珠三角等地区的农民工退保成潮,广东地区退保率甚至高达95%以上。要遏制退保风潮,关键在于破解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转移的难题。其要点在于,中国的社保体系地区分割,省内各市区间往往不能转移。目前全国各地社保养老基金省级统筹进展缓慢,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仅有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重庆、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3个省区市实现了省级统筹,其他省份仍在探索和观望,中央统筹更遥遥无期。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司局级三定方案出炉,将设立一个农民工工作司,该司很重要的一个工作便是破解农民工社保的难题。

 

 ◆ 【亚行:中国经济增速今年可能放缓至9.9%】 

   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公布半年度《亚洲经济观测》报告中称,受国际油价和粮价飙升等因素影响,今明两年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率预计均为7.6%,低于去年的9.0%,并将于2009年保持在这一水平,但由于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该地区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该地区许多央行需要更加果断地施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受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从紧以及出口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9.9%和9.7%,低于去年的11.9%。报告同时预计,目前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全球能源和食品价格将很快回落;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可能会令消费支出受到打击,并可能导致工资和物价螺旋式上升。亚行警告,亚洲享受低价粮的时代已经结束。亚行称,虽然以前的粮食价格上涨都具有周期性和临时性,但目前市场所目睹的价格上涨却是由永久性变化因素-持续不断的需求增长-引起的。亚行还称,中国、泰国和越南对粮食出口施加禁令和限制措施以及菲律宾的恐慌性购买等所造成的公共囤粮现象,也给粮食价格造成了压力。报告建议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制定相应财政政策,以减轻粮食和燃料价格上涨对贫困人口的冲击;建立更加有效和更具流动性的金融市场,也有助于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应对目前面临的问题。

 

 ◆ 【产经】  

 ◆ 【国内新车积压17万辆攀至四年新高】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未售出新车的库存升至17万辆,这是中国汽车史上第二个库存高点;前一次库存高峰出现在2004年6月,当时未售出新车库存约为20万辆。与2004年不同的是:原材料价格全球性上涨大大提升了成本,在这种背景下,令汽车令企业无法贸然大打价格战,降价的动力远不及2004年;与2004年中国汽车业一样的是,在乐观的扩充产能和调高销售目标后,需求远远小于供应。在去年车市销量快速增长后,外界一致预期200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突破1000万辆,国内汽车企业不约而同地大幅度调高2008年的销售目标。据不完全统计,11家大型合资企业将产销目标平均调高近30%,其中7家自主品牌企业将产销目标提高近40%。与此同时,德国大众、丰田汽车等增长势头明显的汽车企业开始扩大产能,其产能调高近23%。但是,2008年复杂的外部环境似乎正令车企的如意算盘落空。上半年,中国汽车销售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共计销售518万辆,同比增长19%,2007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3%。上半年,销量前十名的乘用车企业多数未完成上半年目标,大众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均未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一半: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全年销售目标分别为60万辆、59万辆,但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半年销量分别为26.864万辆、26.4992万辆,仅完成全年目标的44.8%、 44.9%;上海通用全年计划销售60万辆,但上半年仅销售22.352万辆。丰田汽车曾表示:2008年在中国实现产销量70万辆,但上半年,销售汽车约28.5万辆。

 

 ◆ 【中国电荒让国际煤价"渔翁得利"】 

   今夏电荒来势汹汹。电监会官员近日坦承,之前预计今夏电力缺口会有1000万千瓦,现在看来将达到1600万千瓦,其中国家电网的缺口约1000万千瓦,南方电网约600万千瓦。业内分析指出,今年电荒主要的原因是缺煤,一方面煤炭供应不足,另一方面价格太高电企不愿意买。虽然国家发改委宣布对电煤价格实施临时干预政策,但秦皇岛港的山西大同优混煤平仓价处于1060元/吨的历史新高,并且仍呈上涨趋势,主流电力企业二季度标煤价格在一季度基础上平均又上涨约10%,由于电价上调幅度很小,非国有发电企业发电积极性受挫,加上电力公司资金紧张对煤企供款经常出现困难,导致缺煤停机现象愈演愈烈,即使在产煤大省山西,也有很多电厂机组从上月底一直停到现在。另有专家指出,如果电煤限价政策落实到位,表面上看是缓解了CPI上涨压力,但也使得定价机制更加扭曲,会影响煤炭企业对于电煤的供应,目前已经出现了电煤合同实际兑现率逐步下降、煤质下降的双重问题。中国的煤电困境却是国际投资者的机会。过去一年亚洲基准的API-4煤炭1年期远期合约价格上涨近124%,7月21日报每吨153美元,7月曾触及179.50美元的历史新高。美林大宗商品策略师弗朗西斯科o布兰奇指出,中国的电力危机可能是未来数月全球煤炭市场的主要推动力,煤炭价格在未来三个月可能达到每吨250美元。

 

 ◆ 【钢企转嫁铁矿石成本难度不小】 

   在矿石价格较去年上涨80%以上的情况下,国内大中型钢铁上下游企业大多表示涨价对公司影响不大,事实真的如此吗?2月底巴西淡水河谷长协矿价敲定今年较去年65%的涨价幅度后,中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称,钢铁行业最少需要多支出84亿美元,约合600亿元人民币。中国有长期合同的大中型钢铁企业每年总利润不过1400多亿元,而目前澳矿的涨幅比巴西矿那时已高出了近20%,如果说没有影响或许只存在于想象之中。业内人士指出,"与国内钢材价格的变动与生铁成本增长的幅度比较,今年以来钢材价格的上涨已经无法全部覆盖生铁成本的增加"。据2007年数据,中国共有大型、小型、超小型和各类钢铁企业1400多家,而且,受美国次级贷危机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市场预期影响,钢材国外需求在6月份出现一定放缓迹象。在国内外钢材价格仍存在巨大差额(6月份国内上海市场报价与国外报价的差额范围在130-592美元/吨之间)的前提下,中国钢材出口却出现自动调整、环比萎缩趋势。甚至从近期国内主要耗钢产业-房地产业及汽车产业的短期趋势来看,两行业出现了钢价传导的"阻隔"。该人士强调,由于原燃料价格上涨已经或者开始蚕食前期的钢铁企业利润空间,加之宏观货币紧缩政策仍将维持,企业流动资金规模减少而需求却在上升,其累积的经营风险将进一步向冶金煤焦市场传导。

 

 ◆ 【民营航企恶意拖欠机场费成风】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本周公布了各航空公司拖欠机场费的情况和排名,航空公司截至2008年3月31日且账龄为3个月以上的欠费总额达9.47亿元。其中,账龄为3-6月的欠费金额约占总金额的64%,账龄为6-12月的欠费金额约占总金额的22%,账龄为1年以上的欠费金额约占总金额的14%。协会秘书长王健表示,航空公司拖欠机场的主要是起降费、停场费、服务保障费等费用。在个别机场,航空公司长期拖欠的费用总额累计超过千万元,甚至上亿元。部分航空公司的未付与应付比例(3个月以上欠款总额与同期年应付款总额之比)也非常高。其中,鹰联航空和海航旗下的大新华快运的上述比例超过了100%,排名前几位的均为民营航空公司。四家去年成立的西部航空公司、东海航空公司、东北航空公司、鲲鹏航空公司的未付/应付比例也分别达到100%、92%、102%、100%。海航旗下的三家航空公司(大新华快运、金鹿航空和海航股份)不仅位列恶意欠费航空公司前八位,海航股份在账龄为3-6月的航空公司欠费排名和账龄为6-12月的航空公司欠费金额排名中也分居第二位和第一位。有民营航空总裁称,由于民营企业没有融资渠道,而航空业又是资金需求量非常大的行业,因此拖欠机场等费用来缓解资金流的压力,也成为航空公司尤其是民营航空公司缓解燃眉之急的临时方法之一。

 

 ◆ 【沪内环楼价“只涨不跌”神话破灭】 

   佑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今年上海商品住宅的供应量为627.04万平方米,仅为去年同期供应量的3/4左右;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仅为去年的一半。佑威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分析指出:“若想改变眼下滞销的状况,或者将折扣下调至9折,或者以赠送轿车等营销手段将价格与周边项目拉平。如果开发商不愿意再降价,就只能等周边的房价再涨回来,估计要等到年底或明年初了。”早在前一周,一些靠近市中心甚至内环内的楼盘已经出现价格下跌情况,包括静安区的君御豪庭售价由年初的39000元/平方米下调至目前的33000元/平方米左右,跌幅达15%以上。地处市中心的上海新昌城售价也从去年的最高位下跌了9000元/平方米,幅度达25%。上海市中心的超级大盘中远两湾城售价也由年初的23000元/平方米跌至19000元/平方米,跌幅超过17%。如此大幅度的价格调整,基本上打破了上海内环楼盘价格坚挺的“神话”。然而内环楼盘的降价并没有引起成交量的即时回升。薛建雄认为,现在市场仍处于供远大于求的状况,预计未来几周的成交量还将维持在15万-20万平方米左右的规模,成交回暖最快也要等到9月份,大概将回升至20万-30万平方米,第四季度也将维持这个体量。

 

 ◆ 【中钢协:钢材后期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2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月度报告显示,下半年,雨雪、地震灾后的基础设施和房屋重建,将增加对钢材的需求,而由于国家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钢铁产量增速放缓,预计后期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但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可能出现小幅波动。据统计,6月份,国内钢材价格总体呈现小幅调整态势。6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61.47点,环比上升4.61点,升幅2.94%,比上月涨幅回落3个百分点。6月与5月相比,中钢协监测的八个主要钢材品种中长材价格由升转降,其中普线、螺纹钢小幅下降,指数分别下降1.6点和2.96点,价格下跌55元/吨和104元/吨;板材和管材价格继续保持涨势,其中无缝管和镀锌板涨幅明显,指数分别上升13.32点和8.67点,价格上涨616元/吨和448元/吨。报告称,6月份国内钢铁行业炼焦煤资源继续紧缺,北方焦化企业两次大幅上调焦炭出厂价格,6月末炼焦煤和冶金焦环比每吨分别上涨488元和404元,月涨幅高达38.2%和17.1%;废钢、生铁价格上涨161元/吨和338元/吨,环比涨幅4.2%和7.6%,均超过当月钢材综合价格上涨水平;国内和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继续上涨。钢铁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对国内钢材价格形成有力支撑。同时,6月份,26个主要市场钢材库存环比下降2.2万吨,降幅0.8%,已连续4个月保持下降势头。5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产销率达到98.64%。

 

 ◆ 【全球经济】  

 ◆ 【离岸金融大鳄狂抛"两房"债,中国连续三月接盘】 

   美国财政部最新《外国对美国长期证券的净购买》月底报告显示,2008年3、4、5月度报告,在与房地美、房利美相关的美国机构债券上,出现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方面"敞开式"接盘来自国际投行、对冲基金等机构抛出的仓位。具体来来,加勒比海地区减持美机构债券在2008年3、4、5月连续3月位居全球首位,分别减少334.61亿、198.96亿、100.48亿美元,合计634.05亿美元。在加勒比海地区,这三个月减持美国机构债券规模最大的是开曼群岛(减428.0亿美元),按单一国家/地区分,它是3、4月份全球减持冠军;其次是百慕大(减227.26亿美元),是单一国家/地区在5月份的减持冠军。出于避税的考虑,国际投行、对冲基金的金融操盘主体多以离岸机构的形式出现,此类离岸金融机构恰恰集中于加勒比海地区的开曼群岛、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等等岛屿国家。反观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方面,2008年3、4、5月仍然继续此前一直采取的大胆增仓策略,中国内地分别增持73.91亿、118.91亿、148.65亿美元,合计341.47亿美元,连续3个月位居全球增持的第二名;中国香港分别增持44.09亿、53.32亿、43.53亿美元,合计140.94亿美元,3个月中两个月位居全球增持的第三,一个月位居第四。

 

 ◆ 【领先指标预示美国经济将继续萎缩】 

   美国咨商会7月21日公布的经济领先指标显示,6月美国经济活动进一步萎缩,领先指标下降0.1,落至101.7。上半年咨商会经济领先指标下降了0.9,年化后的降幅为1.7,好于一季度3.4的年化降幅。用于描述当前经济活动的咨商会同步指标在6月上升0.1,略低于年初的水平,滞后指标则下降0.3。总体上看,三项指标数值显示美国经济在短期内进一步疲软的可能性正在增加。经济发展合作组织7月11日曾公布美国5月领先指标,下降0.4至97.7,比一年前降低了4.9。该指数低于100表明经济增长放缓。

 

 ◆ 【英国房市衰退加剧】 

   英国最大的网上房地产中介商Rightmove公司21日称,7月初至今,英国房价已比6月下跌1.8%,为去年12月来的最大环比跌幅,仅伦敦房价环比微涨0.3%。同时,平均每名房地产经纪人手头的未售出房产达到77处,连续第六月上升。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表示,第二季度接受其调查的公司中,对商业地产需求减少者比需求增加者至少超出50%,这表明英国的商业地产需求量已跌至至少10年来的最低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测,英国房地产成交量今年将下跌35%,同时房价今年将下跌10%,明年还将跌6%。英格兰银行政策制定委员会成员戴维·布兰奇弗洛称,英国房价跌幅可能进一步下探至30%,同时失业率的上升将导致英国经济陷入衰退。

 

 ◆ 【海外股市】  

 ◆ 【恒指冲高回落结束四连阳】 

   投资者对于信贷危机的忧虑升温,加上国际原油价格止跌回升,令美股道琼斯指数前夜结束三连阳升势,从而拖累港股市场周二早段跟随走低,不过,中海油受到油价回升的提振而表现亮丽,加上中资银行股午后走强,支撑恒生指数一度上涨,但地产股和电信股节节下挫,拖累港股大盘再度冲高回落,结束了四连阳升势。周二恒生指数低开102.31点或0.45%,盘中低见22393.14点高见22690.74点,收市报22527.48点,跌5.42点或0.02%,成交519.26亿港元,较周一同比萎缩两成半;红筹指数低开16.63点或0.35%,盘中低见4762.09点高见4817.36点,收市报4775.56点,跌3.16点或0.07%;国企指数低开64.04点或0.51%,盘中低见12312.92点高见12580.91点,收市报12443.38点,跌15.43点或0.12%。43只蓝筹股之中共有16只下跌。中资电力股表现最强,除大唐发电微跌0.21%外,其余四大中资发电商平均涨1.44%;五大中资银行股平均上涨0.46%,但中信银行跌1.47%;中资石油股造好,中海油涨0.67%,中国石油涨0.19%,中国石化持平;中资电信股杀跌,除中国移动受到上客量上升的刺激而上涨0.38%外,其余三大中资电信股平均跌1.83%;中资航运股近乎全线下跌,中海发展、中国远洋、中海集运均跌逾3%。

 

 ◆ 【瑞银抛售7000万美元中行H股】 

   海外消息称,根据一份销售文件的内容,中国银行一名H股股东7月21日趁金融股上涨配售股份,以每股3.4港元定价,较收盘价折让1.4%,共筹得资金6800万美元。该文件称,该名股东配售的股份为1.568亿股,配售区间介乎每股3.38-3.47港元,最后以接近下限的价格定价。负责此次配售的正是瑞士银行,配售价格比起中国银行当日收盘价每股3.50港元,低2.9%。截至今年3月底,瑞士银行是中国银行的第六大股东,持股数达337786.07万股,占总股数的1.33%。

 

 ◆ 【全球股市卖空规模达1.4万亿美元】 

   专门从事证券借贷问题咨询服务的Spitalfields Adviasors汇编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价值1.4万亿美元的股票资产是借来的证券,创2007年年初以来第三高的水平。6月份,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卖空股票的比例增加到4.6%,创1931年以来的最高比例。包括对冲基金经理威廉·艾克曼和吉姆·罗杰斯在7月份至少拿出14亿美元来卖空美国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票。此前罗杰斯证实,他尚未轧平房利美的空头头寸,如果房利美股价反弹还将增加空头头寸。其它美国机构如Harbinger Capital Partners把6.65亿美元押在英国抵押贷款银行HBOS Plc股价将下跌的趋势上,对冲基金Francisco Meirelles de Andrade做空巴西淡水河谷的策略也获利颇丰。欧洲的空头同样有利可图,Euro Stoxx 50卖空指数在上半年上涨了29%,创1992年以来的最好表现。分析人士指出,一些基金卖空股票成功盈利的典范促使更多人进行卖空策略,MSCI全球指数23个成份指数中的22个已进入熊市区域,上述卖空力量“功不可没”。

 

 ◆ 【期货】  

 ◆ 【商品市场跳水探源:基金多头提前出逃】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最新持仓报告显示,在7月15日纽约原油大跌之前,基金已有出逃迹象。截至7月15日,以CTA和对冲基金为首的传统基金共减持原油期货净多单2500余张或2.77%,净多持仓降至8.8万手,而同期原油价格从7月8日的142.32美元/桶,下跌至139.37美元/桶,跌幅2.07%,与基金减仓幅度接近;而随后几天,市场则更是大幅跳水,国际油价一周累计下跌了11.11%,创下历史单周最大跌幅。中国国际期货分析师刘亚琴表示,自3月份以来,净多头寸占总头寸比例由近7%持续下滑至6月中下旬的0.54%左右,为2007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而总持仓也仅仅维持在133万左右。前期油价暴涨应归咎于空头砍仓盘,基金持仓与油价表现曾出现短暂背离,但随着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原油市场利多题材相对淡化,基金撤离促使价格步入调整周期;由于原油走势与全球经济形势紧密相关,此波原油调整时间可能延续至七月月底甚至更长时间,并且调整也会经历较为复杂震荡的过程。此外, CFTC报告还显示,在前期跌幅较大的部分农产品品种上,传统基金实际早就提前离场,但指数基金表现却仍旧相对稳定。截至7月15日当周,传统基金上周在玉米上减持净多头寸26.4%,咖啡减少了10.93%,糖减9.27%,豆油减少5.69%,这些品种在近两周均出现了较大的跌幅。而另一方面,上周指数基金仅在大豆和玉米净多头寸上减持幅度超过了2%,在小麦、白糖、咖啡、豆油等品种上表现稳定,净多持仓变化幅度均在1%之内。

 

 ◆ 【机构不约而同调降锌价预期】 

   雷曼兄弟近日发布报告,预估2008年铜价平均为每吨8100美元,高于上次预估的每吨8000美元;调升2008年铝价预估至每吨3090美元,上次预估为每吨3000美元;下调2008年铅均价为每吨2380美元,低于上次预估的每吨2530美元;镍价预估由上次的每吨27580美元调降至25480美元;锌价预估由每吨2330美元调降至2180美元。麦格理银行则预期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锌将继续触底,因最近几周价格交易在令高成本的生产商处于亏损的水平,不过该行仍然认为2009年市场将温和过剩。麦格理银行指出,"我们预期明年价格将单边整理,当宣布减产时偶尔出现短暂的涨势"。

 

 ◆ 【中国政府收购传闻推升芝加哥大豆期价】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周二重挫3%,交易商称受油价大跌,美元走强以及美国中西部种植天气良好拖累。交易商表示,大豆/玉米展期交易也令玉米期货承压,另外还有基金多头结清部位。各月玉米期约每蒲式耳收低2至16-1/2美分不等。9月玉米期货CU8收低15-3/4美分,报每蒲式耳5.73-1/2美元。基金沽出12000口玉米期约。大豆期货周二收高,交易商称,因大豆库存减少,及出口需求殷切,特别是中国,据称中国政府已收购约40万吨豆油和至多100万吨大豆用作储备,以进一步缓解国内价格并抑制通胀。CBOT大豆合约收高6至13-1/2美分不等,8月合约SQ8收高7-1/4美分,报每蒲式耳14.16-3/4美元。基金买入2000口合约。豆粕(豆粉)合约每短吨收高2.20至收低1.80美元。8月合约SMQ8收高2.20美元,报每短吨379.20美元。基金买入1000口合约。豆油合约持平至收高0.30美分不等,8月豆油BOQ8每磅收高0.22美分,报每磅60.13美分。小麦期货收高,呈现技术性反弹。CBOT软红冬麦合约收高3/4至5-3/4美分不等,9月软红冬麦合约WU8收高5-3/4美分,报每蒲式耳7.96-3/4美元。

 

 ◆ 【中国因素影响伦敦金属涨跌互见】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铝周二下滑至五周低点,受油价重挫打压,期铅则升至九周高位,因中国出口减少。三个月期铝MAL3一度跌至3004.75美元,因此前油价大跌,终场期铝收报3035美元,周一报3045美元。因铝生产成本中高至45%来自电力,油价下滑通常会令铝价走软.今年中国缺电令铝价大涨。交易商表示,中国6月原铝出口减少30%,上半年出口大降65%的消息会对铝价有支撑。期铅一度劲扬逾5%,触及每吨2160美元,为5月22日来最高水准。三个月期铅MPB3收报2140美元,因消息指中国6月精炼铅出口骤减96%,上半年大降80%,提振铅价。铅库存不断减少本周带动期铅上扬,周二,LME铅库存减少650吨,至91.375吨,自7月9日已下滑约10%。三个月期铜MCU3收报8130美元,周一收报8120美元。中国上半年精炼铜需求为243万吨,按年增加112257吨,该消息影响人气。三个月期锌MZN3收报1845美元,周一报1865美元,三个月期镍MNI3跌至20500美元,周一为20550美元,三个月期锡MSN3跌至23450美元,周一报23500/$23600。

 

◆ 【外汇】  

 ◆ 【纽约汇市美元兑欧元低位反弹】 

   纽约汇市周二,美元强劲反弹。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重申强势美元对美国国家利益很重要,该言论为美元提供有力支撑。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驻纽约外汇策略师Carl Forcheski表示,油价下滑、Fed官员以及鲍尔森的讲话几乎同时对市场产生影响,另外,加上前夜欧元上行动力不足的因素,美元反弹的条件具备。欧元兑美元周二跌至1.5758美元,创近两周以来的盘中低点;而美元升至107.45日圆,逼近两周高位。纽约汇市周二后市,电子交易系统显示,欧元报1.5778美元,低于周一尾盘的1.5898美元;美元报107.33日圆,之前报106.72日圆;欧元报169.32日圆,之前报169.67日圆。英镑报1.9912美元,之前报1.9990美元;美元报1.0315瑞士法郎,之前报1.0202瑞士法郎。前夜亚洲和欧洲交易时段,欧元一度走势强劲,在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及其他美国公司公布了疲软的第二财政季度业绩后,欧元最高升至1.5945美元。但是当周二北美交易时段开始时,欧元涨势停止,外汇交易员们急于寻找买入美元的理由。

 

 ◆ 【人民币止跌反弹】 

   连跌3日之后,人民币汇率周二终止跌反弹,中间价报6.8219,单日涨幅52个基点。受油价反弹影响,美元周一走低,人民币汇率周一兑美元由此获得反弹动力,今年以来的累计升幅也再次回到了7%以上。

 

 ◆ 【黄金】  

 ◆ 【纽约期金跌破950美元触及两周新低】 

   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期金周二大幅收低,因油价重挫及美元反弹促使投资人对黄金积极获利了结,令期金回吐起初强劲升幅。COMEX-8月期金GCQ8结算价收低15.20美元或1.6%,至每盎司948.50美元,日低在942.10美元的两周低点。COMEX期金最终成交量预估为217694口。未平仓合约截至7月21日骤减20110口至476668口。截至1815GMT,现货金报948.30/949.90美元。周一尾盘为961.75/963.15美元。伦敦金午后定盘价为961.50美元。9月白银期货SIU8收低42.0美分,或2.3%,至每盎司18.005美元。交投区间介于17.895-18.760美元。期银成交量预估为33635口。现货银报18.00/18.08美元,周一纽约尾盘报18.35/18.43美元。10月铂金(白金)期货PLV8收低42.80美元或2.3%,至每盎司1808.20美元。现货铂金(白金)报1800.50/1820.50美元。9月钯金期货PAU8收低3.50美元,至每盎司411.50美元,追随铂金疲势。现货钯金报405.50/413.50美元。

 

 ◆ 【国内黄金期货价格全线上扬】 

   22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AU0808收盘于每克213.85元,较上日结算价每克上涨1.85元;AU0809收盘于每克213.20元,较上日结算价每克上涨3.11元;AU0810收盘于每克213.30元,较上日结算价每克上涨2.95元;AU0811收盘于每克213.50元,较上日结算价每克上涨3.60元;AU0812收盘于每克214.15元,较上日结算价每克上涨2.67元;AU0901收盘于每克214.65元,较上日结算价每克上涨3.04元;AU0906收盘于每克213.70元,较上日结算价每克上涨1.61元。22日黄金期货共成交15712手。

 

◆ 【投资需求仍对金价形成支持】 

   全球黄金投资需求仍将对金价形成支持。ETF证券公司7月21日披露,其ETF持有的黄金数量上周增长12%,其中实物黄金ETC上周黄金持有量增长了17.6万盎司,目前黄金持有总量达到164万盎司,较前一周增长了12%。同时,上周末一项针对全球25个交易员、投资者及分析师的调查显示,有14位受访者建议买入黄金,6位受访者建议卖出,其余持中性态度。调查显示,金融机构信贷市场亏损的消息将刺激投资者对贵金属需求,金价有望反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7-23 13:31:00
沙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