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005-8-9 08:50:00

不好意思,当时在另一个网站看到这个资料,下载要扣积分(相当于这里的金钱),以为是少见的资料,见笑了,现已改正。

谢谢jsczgodhan兄的提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9 9:22: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1 16:46:00
以下是引用sdyhfao在2005-8-9 8:50:50的发言:

不好意思,当时在另一个网站看到这个资料,下载要扣积分(相当于这里的金钱),以为是少见的资料,见笑了,现已改正。

谢谢jsczgodhan兄的提醒。

兄台胸襟广阔,坦诚示人,佩服佩服.在下的话语也有过重之处,还望兄台多多海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2 02:47:00

朋友不知从那儿找的,发一下,但我还是相信的。

信不信由你:告诉你个真实恐怖的苏州工业园区 回国发展

恐怖的重度污染:没有蚊子的苏州工业园区

有一个朋友,学医的,研究生毕业后在位于三香路上的苏州市附二院工作,这样的工作对 于一个热血青年来说是很振奋的,专业人士,救死扶伤,功德无量,很有满足感。可是前 日见他,却见他郁郁寡欢,三言两语后就说到了他的工作心得,听后我毛骨竦然。以下是 他的激愤之词:

我从2003年实习的时候就在这家医院了,医院挺不错,依市区又连着新区,效益非常好,待遇也不错,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抱着很纯洁的信念要救死扶伤,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来服务病人,但是我工作后的半年内的经历却让我对这个社会、对政府、对游戏规则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常听人说社会比你想象得要复杂,但是我现在却悲哀地想说:弱肉强食的社会 比你想象得要残酷,而且受到伤害的永远是那些最渴望幸福的人!

企业会傻到直接告诉你这个东西是很毒的,最多他们怕 惹事每一两月换一次人罢了,因为这样的企业流动率很高,有些在问题没有暴露前你已经 离开,但隐患已经存在于人体内成为定时炸弹!

我还接触过一位姓毛的患者,目前尚健在,居住在新区日本EPSON工厂附近,他被诊断出来是淋巴瘤,他告诉我他们村子里已经有十几例淋巴瘤病人,都是在EPSON工厂开业后陆陆续续地发病的,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大家别忘了,EPSON是做液晶LCD的,那种重金属的排放和挥发都让谁吸进了肺里?!排进了谁的下水道里?!日本人的残忍举世罕见,

这样的 工厂为什么能来到中国?政府为了吸引外资而让这样的令人发指的工厂设在美丽的古城苏 州,贪图一时的小利益而置国人的健康于不顾!这是值得吹捧的政绩、是朝上爬的台阶、 还是充当了助纣为孽的郐子手?!

我碰到的最可怜的一个年轻人是一位姓汪的年轻人,1996年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生前就职于新区一家材料公司(这种材料公司新区有很多),他来医院后被检查出来患了"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但是因为他无法证明他公司的产品和他的再障有必然联系,所以得不到单位全额的医药报销,为了给家中唯一的男丁看病,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分别卖掉了居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节衣缩食地将可怜的不多的钱一次次交给了医院,他在我当班的晚上晕在了卫生间里,当时凭经验,我知道他已经基本没救了,但是他在深度昏迷两分种后奇迹般地醒过来。可见他强烈的求生欲望和他年轻的躯体里孕育的巨大的能量,但是这种能 量能支持多久?又有谁能告诉他?

当我们的教育日益成为一种产业的时候,而一些对人身体有潜在伤害的公司堂而皇之地被我们的政府敲锣打鼓引进的时候,当在苏州找到一份工作成为许多毕业生的梦想的时候,当那些为官为宦者帮他们的儿子甚至孙子都安排好了体面轻闲工作的时候,当国家务?日益成为有后台者走过场的时候,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被拒绝了其他的就业途径,

然后 通过残酷的竞争,获胜者来到这样的工厂和公司,在有毒的环境里面开始追求自己的理想 ,最后却倒在了现实冰冷的铁蹄下。而这么些个被夺去生命的年轻人,还有那些依然在这 样的工厂里工作的年轻人,又有谁能倾听到他们对生命呐喊的声音?!

另一则:园区十年的罪恶!

我在苏州已经生活了很长的时间,苏州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我们很自豪自己生活的城市 是世界上9大明星科技城之一。去年,苏州又是全国吸引外资第一位的城市,种种迷人的现 象都可以让人迷惑。但今天,我要反潮流说一些该说的话了。

大家都知道,园区的房子是苏州最贵的,而且据房地产开发商说,也是居住环境最好的。我知道,很多在园区工作的人都希望自己会有一套在园区的漂亮房子,只要在园区工作,当然要买园区的房子,可是现在也只有30%园区的人才能有购买园区房子的能力。而且,人们买房子,大多是分期付款或者卖掉自己的原来的房子再用钱买新房子的,我们这么辛苦 买来的房子,真的如别人想象的那么好吗??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恐怖的小故事。以前,苏大有很多老师都在园区买了房子,苏大有钱啊,老师们当然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买好的房子,首选当然是园区的房子,就这样, 苏大的教师军团像潮水一般涌入了园区的房市,买了房子了,大家好HAPPY……

一天,发生了一件令人想不到的事情,一个苏大物理系的老师将自己上课测试磁辐射强度的测量仪带回了家,偶然的一次机会,他竟然发现自己的测量仪指数高得出奇,他开始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或者是机器出了毛病,当他仔细检查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家的磁污染是相当严重的,这一个发现在苏大教师军团中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加上这个教物理的老师也很38,逢人就说自己惊人发现,后来,很多苏大的老师都用磁测量仪到自己家里去做 测试,回到学校都是满头大汗,"妈的,这地方可以住人吗?"

当然不能住人!其实,环境好的房子,大多应该是有一些小虫子的,正是因为有了小虫子 ,才证明了这是适合生物居住的地方,小虫子对不良的环境是相当敏感的,园区很多奴隶 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还因为没有虫害而开心,"不愧是园区的房子啊,环境就是好…

? 。xxxx!虫都住不了的地方,你住那不是白痴吗?

由于磁辐射,虫子早就死掉了。现在园区,几乎没有苏大的老师在那居住了…… 在磁辐射 地方出生的小孩,智商是要打折的。园区磁辐射严重的地方,小区周围鸟都没有。为什么 会有磁辐射的呢?

园区很多的地方,都是工厂和住宅小区建在一起的,世誉标签所在地的工业区,旁边就是建设了一个小区,旭电的对面,又是小区,园区的规划者是哪个xxxx啊?? 看一下园区的地图,我们惊人的发现,园区一期的开发都是房子和工厂混合着造出来的,恐怖啊,园区的工厂本来就是高度磁污染的电子加工行业,在半导体厂工作超过9小时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感到头晕和没有胃口,这就是为什么半导体厂严禁一线操作工加班的原因了。

园区的 房子不同程度的受到磁的污染,现在园区管委会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们是不会说 出来的,不然园区的房价将一落千丈!

中国的官僚体制就是这样,出了问题不会及时补正,我们可以发现,现在金鸡湖东面的地 方都是住宅而不是工厂了,为什么规划不象以前那样工厂和住宅区建在一起了呢??

为什么园区的公积金只能买园区的房子呢??这都是有原因的,只不过政府不敢说出来而已, 你自己没有想过??

园区房子磁辐射污染的消息也是我从苏大老师和环保局的朋友那听来的,政府是不敢说的,园区房产商也会砸钱不让政府说,为什么,说了的话,园区,乃至整个苏州的房价就会崩溃。你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自己仔细观察一下。如果你要买房,建议你不要买园区的。现在想来,市区老房子虽然不怎么好看,但却是最健康的,这也是为什么市区的老人寿命永远比园区高了。怪现象是,温州的xxxx竟还拼了命的炒园区的房子,也许是想赚前想疯 了,不过,他们买了房子不去住它,也是挺幸运的。

园区的工作环境不是很好,外国人将高度污染的制造产业搬到了中国,为的是我们廉价的劳动力,最主要的是,很多制造产业在他们的国家都是明令禁止的,于是,制造商就不得不将本国的产品生产搬到了外国,自己国家的基地就只负责研发和宏观的管理。发展中国家都是目光短浅的,为了外汇,为了提高自己城市的GDP,为了提高某些政客的业绩,外商来了,大呼欢迎,不在乎环境,不在乎自己国家孩子的健康,不在乎制造企业有可能给环 境带来的污染……这些行为将给我们后代带来严重的危害。

苏州经济的发展,是完全依靠外商的制造企业,我们苏州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比不上无锡,制造企业多了有什么用,国家的发展,最终还是依赖第三产业的进步。园区很多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有些产品是根本不敢在他们本国生产的,EPSON工厂还存放有毒气,而中国的苏州园区,就是给他们重污染企业提供的救命稻草。

就这样,园区成为了世界重污染企业的温床,日东电工,佐藤农具…… 由于本来我们中 国就业压力就大,加上媒体对于园区的宣传,很多人,想都没有想就到园区来了,一个月 拿一点在外国等于清洁工钱的薪水就开心的要死,真是很无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6 11:35:00

从苏浙两省GDP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反差说起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8月23日 11:20

中国宁波网综合消息 长江三角洲作为当今中国最具活力、最富饶的地区之一,正进入发展的全盛时期。据江苏省最新的统计表明,2005年上半年,江苏位于长三角地区沿江的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和泰州八城市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7085元;浙江位于长三角地区北部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六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948元。尽管去年以来江苏的增幅高于浙江,但今年上半年江苏长三角八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比浙江长三角六城市少了1863元,而去年上半年,这个数字是1704元。

  近年来,长三角十几个城市的居民收入与GDP呈现出同步增长的可喜局面,并由去年平均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628元。位居长三角的江苏八城市居民收入增幅更是出现强劲的赶超态势,但与上海、浙江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如2004年上半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9%,江苏为13.5%;2005年上半年浙江为14.7%,江苏为16.2%。两年的资料表明,江苏人的收入增长幅度比浙江快,但仍没有快到弥补收入绝对值差距拉大的程度。

  值得关注的是,江苏在近年来的GDP大比拼中遥遥领先,如去年位居长三角的8个城市GDP达到12451.75亿元,占整个长三角比重的44.2%;而富甲一方的浙江却只有6000亿元。即使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江苏的经济总量也足以让人惊叹。在长江三角洲的十几个城市中,GDP超过千亿元的有8个,其中江苏就占到4个。然而,光看GDP的增长,显然不能真实地反映苏浙两地居民真实的生活水准。从理论讲,经济总量较强地区的居民就该有较高的收入,但江苏长三角城市的GDP总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的如此之大的反差,就不能不促使人们重新审视GDP到底能否给居民生活水平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一些地方为了能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采取的举措多为不惜任何代价单纯地追逐GDP的增长。在不少地方,一些干部为了追求任期内的“政绩”,热衷于搞五花八门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往往忽视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在一些人的脑子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GDP为中心”,这种带有严重计划经济烙印的发展观,往往会将发展经济带入歧途。事实上,江苏人的收入水平改革开放后到1997年前均高于浙江人,只不过这种局面到了1997年发生了变化,主要原因是当时江苏的乡镇企业发展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形,而与此同时浙江的民营经济却得到飞速发展。

  应该说,江苏与浙江最大的差距是民营经济的差距,差距至少有15年,目前,江苏民营经济仍处于初级水平,而浙江已处于中级水平,因此,缩小苏浙两省居民收入差距,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诚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考核指标,GDP存有一定的缺陷,但简单地否定GDP同样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从苏浙两省长三角城市GDP与人均收入的巨大反差中可以看出,江苏长三角城市的差距就在观念上,问题出在机制上,与浙江人相比,江苏人的创新意识不强,理财观念欠缺。尽管目前长三角地区江苏八市浙江六市的居民收入多以工薪为主,但在两地居民经营净收入和资产性收入等方面却有相当大的差距。

  GDP的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喜怒哀乐的取向一般都是由家庭收支账本来决定的,每一项多出的收入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而每一笔超支都会让其心情沮丧。尽管富裕与幸福并不能简单地画一个等号,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追逐GDP的数量,而忽视人们口袋里钱的多少的话,肯定会减少整天算计着柴米油盐的居民群众的“快乐总量”。因为人们如果不能得到实际的利益,所谓幸福只能是纸上谈兵。从苏浙两地GPD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反差之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而不仅是以GDP的多少作为发展目标,才能真正把“富民”落实到政绩考核目标之中,为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稿源: 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 张黎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7 18:16:00

有点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8 18:13:00
大家还是多关注更广大的西部地区吧!!!少总比没有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30 21:37:00

各有所长,互相学习,共同促进才能双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