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005 54
2014-11-23
    第一,马克思的资本论整篇充满的是哲学式的语言,这与俗约的思维逻辑是会发生剧烈冲突的。第二,马克思本人不仅仅是个学者,更是无产阶级革命斗士,这使他无法将生命的全部精力投往资本论的著述中,导致里面的逻辑概念有多处思维疏漏。由于上面这两点原因,导致我们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是困难重重,极易陷入商品拜物教的误区,加上改革开放以来边际主义对劳动价值论的冲击,更是让广大学者专家在资源最优配置与生产关系冲突两种思维中如何取舍摇摆不定,当然,面对此种局面我们国家的资本论研究所所长在他的《劳动论》曾经提出过价值创造与价值归属两对概念来试图解决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学的矛盾,这可以说一对天才般的概念,然而这位所长本来可以通向透彻理解经济规律的大门,但是他又陷入了认为使用价值与价值不能分离的逻辑误区,依然是给大家造成了更多混乱。我将在下文中给大家拨乱反正,彻底澄清资本论的逻辑,根本上否定新古典主义。


     当然我要声明新古典对于资本主义的解释虽然是根本错误的,但是绝不能说它没有理论学术价值,曾经一度的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充分证明了货币资源配置说的实用性。

  首先,先提出四对概念,价值创造与价值归属,权力控制与权力选择。首先得定义价值,何为马克思定义的经济意义上的价值,马克思的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此定义造成了人们对于资本论理解的相当大的障碍,根据资本论通篇的逻辑,价值应该被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并且可以通过货币流通转让的无差别的人类社会权力与支配秩序”,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可以流通的社会支配权力,意味着能动的人类的身体,行为,意识可以通过货币此种媒介被社会权力影响,支配并控制的这种情况本身,根本不涉及人类具体的劳动内容,思想内容,行为内容,但是抽象劳动这种社会权力又与权力支配他人的具体的劳动内涵有着密切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多次强调,只有商品拥有被社会认可的有用使用价值属性,商品才能兑现为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这是被大家普遍认可的观点,也是证明了提出的价值创造概念的科学性,价值创造并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在特点的自然生产环境下,生产出特定的有用属性方能让商品凝结为抽象劳动,价值形成过程绝对不能剥离掉劳动具体内容而单单将抽象劳动分离出来,价值的形成是劳动者这个主体与特定客观环境相互作用而成的,没有特定的煤矿,土矿,资源,地形等种种自然条件于人类劳动相互协调的这种条件,这种人类劳动根本就不可能凝结为被社会认可的价值权力,这是价值创造概念的科学性是正确的,然而什么是价值归属呢,价值归属就是社会权力最终归宿的主体是谁,是煤矿土矿,水资源吗?,都不是,而是改造自然界能动的主体人类本身,价值的形成需要主客体融合,但是一旦商品凝结为货币以后,那么这个商品生产者便获得了仅仅归属于他的而且可以支配他人行为劳动的无差别社会权力。



    这种社会权力仅仅属于他的人本身,意味他拥有着通过自己所有的权力支配他人行为的可能。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中,货币本身是一种人类通过社会激烈冲突来争夺的权力实体,因此资本主义下的经济体制的均衡应该是以平均利润率为重心的以货币对抗性交换为一般形式的以控制劳动者行为为条件的资本社会支配秩序的均衡,一般均衡更是代表着这种秩序本身,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复杂度都是通过货币进行量化并且都是在服务于资本追求剩余劳动劳动支配权力的野心,每个劳动者都可以通过货币量化,每个劳动者都是一个可以被支配的价值权力实体,劳动不是服从于劳动相对价格理论,而是服从于这种权力货币游戏,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涌入这个权力游戏系统中,才有更多的劳动量被货币化,才能支撑住资本家之间追求的剩余劳动权力的货币游戏,经济危机实质上就是这种劳动行为量已经被逐步增多的资本吞噬得干净了,资本家之间在对抗性交换中抽取剩余劳动量的游戏玩不下去的结果。现实资本中已经充分印证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例如,货币积累式竞争的游戏玩得越来越剧烈,每个行为主体必须快于社会的平均速度积累货币,否则资本家将丧失原有资本家的地位,劳动者将忍受剧烈通货膨胀的风险,这是全世界建立市场经济的国家都需要服从的经济规律。

   既然以上已经提到的价值创造与归属之间的联系,那么需要再引入权力控制与选择的概念加深这两对概念的内在联系。权力控制,是进行消费的前提,想要消费,必须持有货币价值原子去参与对抗性交换,必须有权力控制本身才能在市场经济消费中有话语权,这种权力本身是跟权力的拥有者~资本家或者工人是无关的,只不过资本家的货币权力通过抽取剩余劳动得到的而工人的货币权力多少则取决于资本追求利润的对抗性分配方式,也就是说不过资本家还是工人,想要消费,必须是无差别的社会权力控制者本身,有了权力之后才能够去选择,去谈偏好,去选择甲商家的产品还是乙商家的产品,是选择洗发水还是电视机,是偏好于面包还是偏好于馒头,这些都是价值控制前提下的权力选择,有了权力本身,方有权力去支配社会中的某个人,支配他通过什么方式劳动,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自身的物理需求,把消费商品所带来的感觉与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对抗性交换相混淆是学者们时常会犯的错误,他们根本不清楚社会关系社会权力价值等代表着什么,到这为止,我几乎句句话里面都带有权力二字,但是权力到底是什么,同样是大家没有理解的,正如马克思说,市场经济追求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权力,到底权力是什么,他却没有深入解释,弄清权力的概念对于理解商品二重性原理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相关帖子整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23 09:59:19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3 10:00:36
学界不懂人话的死结——交流活动中的对错是言论的对错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99873&from^^uid=3698065
够马氏级别的哲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3 10:01: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3 10:06:55
马克思的资本论基本没人理解正确——因为后人只想利用它,以至于马克思说:“就我所知,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3 10:08:37
但是他又陷入了认为使用价值与价值不能分离的逻辑误区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正面;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背面。使用价值不 是价值?交换价值不是价值?经济学被马克思拐卖了还不自知。中国能有学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