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9-9 21:19:40
有意思!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0 09:46:27
这才是应用。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0 15:39:30
人都是理性的,不会只付出!所以恋爱中的经济学应该还存在恋爱人权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0 22:52:16
我认为恋爱经济学的要义,就是微观上的Asset Pricing,和宏观上的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效率与失灵。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特别是第一个(对每个人自己),就OK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2 12:54:05
恋爱是一种感觉,不需要认为的设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2 12:55:31
两个人能走到一起,是心灵的共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2 12:56:22
不过,能将经济学运用到大学生恋爱中,也是非常厉害的,佩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2 19:41:34
这个很有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2 21:52:30
恋爱也有“规模经济”吧,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2 22:43:25
谢谢分享,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2 23:37:17
好好的东西的了,歇息楼主的分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3 23:07:31
楼主是一个学以致用的强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4 12:52:01
我觉得吧,爱情他毕竟不是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5 14:55:45
现在什么东西都物质,商品化了,这就是经济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最大影响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0:57:14
我看不用把时间花在分析问题上,要行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3:21:18
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沉没成本就分手,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3:24:08
这是别处看来的,拿来比较一下。
博弈论;一对恋人好比一对囚徒,囚于情丝编织的牢笼,并在牢笼里上演爱情的博弈,谁输谁赢,往往靠的不是情深爱笃,而是博弈手段的高低优劣。
  恋人,既是你的合作伙伴,也是你的对手,甚至敌人。在恋爱的这场不太好玩的“游戏”中,谁能熟练地驾御游戏或博弈规则,谁就是爱情的赢家。所以,要想成为赢家,就要学会与伙伴一样的恋人合作,还要学会与敌人一样的恋人周旋。面对对手围追堵截的爱情围剿,要学会闪转腾挪的诸多反围剿的手段。实在不行了,再三十六计走为上:对不起,不陪你“玩”了!
  几乎所有的博弈论书籍,都从经典的囚徒困境说起。虽然那是说一对纵火犯的,但其原理也照样适用于“纵爱犯”。爱,本来也就是一场大火嘛。
  还是让我们看看纵火的囚徒吧。在此,不能不引述一下“囚徒困境”的公案,尽管众所周知。需要说明,公案的版本不一样,但道理是一样的。
  一场火灾之后,两个嫌疑人A和B被囚禁,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房间里。如果两人都承认,则各被扣留8年;如果一人承认另一人不承认,承认的放走,并且得到奖赏,不承认的被扣留10年,并且被罚款;如果两人都不承认则因证据不足各被扣留1年。
  我们看到,假定A选择承认的话,B最好是选择承认,否则就要被严重处罚;假定A选择否认的话,B最好还是选择承认,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被放走,而且还可以得到奖金。就是说,不管A什么态度,B的最佳选择都是承认。反过来,同样地,不管B什么态度,A的最佳选择也是承认。结果,两个人都会选择承认。
  这就是有名的“囚徒困境”,所反映的问题是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理性告诉被实验者,谁选择抵赖,谁就可能会大倒其霉,而对方却逍遥自在,受到奖励。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有时对同伙的忠诚,往往会把自己送上绝境,除非双方都能100%的忠诚,但,这是不可能的,谁能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永不动心呢?
  恋爱中人,也类似于走入了囚徒困境。如果双方都不变心,那是最好的结局,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嘛;如果都变了心,效果也不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嘛;如果一方变了心,另外找到了更好的情侣,一方却还傻乎乎地忠贞不二,那么,另觅新欢的一方是最幸福的,比两人都不变心的结果还幸福,因为他找见了更好的情人,而被抛弃的一方是最不幸的,比两人都变心的结果更不幸,因为他承担的压力既来自于对方的太幸福,也来自于自己的太不幸福。
  按照囚徒困境的分析结论,恋人最得意的选择是另觅新欢,最天真的选择是天荒地老,最理性的选择是分道扬镳,最糟糕的选择是被另有新欢的对方无情抛弃。问题是,最得意的结局过于缺德,最天真的结局过于虚幻,最理性的结局过于残酷,最糟糕的结局又(让一方)过于心痛。
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就是不可收回的成本,即无法通过收益来补偿的成本。 假定:A、B两个恋人分别在两个很遥远的城市,彼此很难见面。

  爱情的初期,由于两个人初涉恋河,十分投入,对恋人的思念与日俱增,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所以在异地恋的初期,边际收益是递增的,也就是说总收益是递增的,而且增加的速度也是递增的。用经济学分析人类行为的第一个假设是:人是理性的。这时候双方都会加大对感情的投入,以期得到更大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更加了解对方,却也因为这样失去了一些新鲜感;由于逐渐的认识到交易费用的高昂(被爱情的甜蜜裹住的A、B往往会忽略:相对而言,异地恋的交易费用要高的多。现在的交通,通讯发达,降低了异地恋的交易费用,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现在的异地恋比起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的多)。所以,虽然边际收益是大于零的,但是已经不是递增的了。然而,A、B双方为了得到更大的受益,还会继续增加投入。随后,双方的收益是递增的,却是递减的增加的,即边际收益递减。追加到最后,边际收益为零,总收益达到最大。如果进一步追加投入,可能因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精力不足而影响爱情,反而使的爱情的总收益减少!

  然而,这样的一个最大的规模效应是不是稳定的呢?答案否定的!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爱情伴侣再也不会给你任何惊喜了,任何事情都不会有什么变化了,你会有什么想法呢?那么是不是说明你们的爱情已经走到尽头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引进另外的经济学概念:沉没成本。所谓沉没成本简单的说就是不可以收回的成本,或者无法通过收益来补偿的成本。男女双方在交往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金钱开支,耗费的时间也是一种沉没成本,因为一旦一方和双方决定分手,那么这个成本是无法回收的。一般而言,在这个过程当中,男方的沉没成本多为金钱,而女方的多为青春。

  沉没成本的存在,使得一些对渴望爱情的人充满畏惧,她或他在爱情的过程当中患得患失,不能对爱情做出很大的牺牲(这也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大龄男女不结婚的原因,近代物质财富的进步,使得拥有大量财产的一方不得不考虑:如果离婚的话,沉没成本岂不是太大了)。客观的来说,异地恋的沉没成本相对来说要更大一些,那么这是一件坏事吗?也不尽然,沉没成本的存在有利于爱情的双方严肃的对待爱情。否则A或B就会血本无归!如果沉没成本特别大的话,即使双方不在相爱,也会一起携手走进教堂。他们认为:虽然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是总比死无葬身之地的好。

   因为沉没成本,他们就一定不会分手吗?也不尽然!我们可以认为在没有结婚之前,爱情这个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A硗獾亩允质潜冉先菀捉入这个市场的。这里就有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假设A有另外的追求者C,那么C就是A的机会成本。这时候A就不得做出痛苦却理智的选择:是机会成本大呢,还是沉没成本大呢(当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道德风险也是A必须要考虑的)?

信息的不对称是异地恋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失恋是在不完全竞争、不对称信息下的市场经济必然不稳定。令狐冲原来颇得岳灵珊芳心,在华山派可谓如鱼得水,但自林平之到华山之后,他的卖方市场受到双重冲击,根据最大收益原则,买主岳不群和岳灵珊最终选择了林平之,即为其中一著名案例。总效用到达最高点以后,如果稍有波动,由于信息不对称,博弈双方假设:对方不再向以前那样爱我了,于是减少对爱情的投入。另一方收益减少以后,也会做出相同的假设,如果A、B不是很善于沟通,那么感情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失恋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交易费用高昂并不是异地恋成功率小的主要原因,因为理性的双方早在爱情的开始阶段认识到这一点,缺乏恰当的沟通才是使得双方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6 17:49:2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7 10:58:05
恋爱的机会成本的确很大,成本也是必须的甚至会投入相当多,另外,恋爱中的突发事件会影响人的心理从而影响生活,当然不只是负面的。将机会成本,实际付出成本和未来可能会付出飞成本相加,再和所得相比,你所得的可能是很长时间以后分手的决定,为此你丧失了成本的所有并且一无所获除了一个心痛的回忆;再或许结果是不小心造出一个人,这就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可能上升到道德层面,为此不仅要顶住巨大压力还要使将来的人生大打折扣。最好的结局便是最后终成正果,但是大学时间到婚姻时间毕竟中间有很长一段空白,期间的不确定性很大,导致了概率很小,当然不是不可能。再考虑到“毕业分”族群的人数就得出结论:大学别谈恋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7 11:37:31
相对优势(competive advantage~)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或者我们会在别人发现一些优秀和气质,但这些气质是他(她)所看的书所经历的事包括听得音乐做的思考都有关系,这些东西早已内化成他的一部分,即气质.所以是模仿不来的,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而相对优势理论中,不管生产力还是科技水平怎样,只要有对比就有相对优势,比如A国每人每时产a 10,产b 15,而B 每人每时产a30,产b 20,but ,根据相对优势,倘若我们是A ,我们应该做的是集中精力在b上下功夫~.....................这就是此处不留人必有留人处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7 14:03:51
有点意思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7 15:23:34
呵呵,正因为我没有成本所以不敢谈恋爱,不过学生年代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是很可惜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7 16:17:20
爱情是奢侈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8 12:24:14
爱情会增加正的外部性,比如当男主角赢得芳心时,会很开心。心情好起来,看到老奶奶需要过街,也会上去帮助一下的。当然也会产生负的外部性,比如亲热时,比较在乎两个人的感觉,而忽略了周围的人群,一直做出很多不雅的行为,嘿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8 16:08:41
以后楼主可以出本《恋爱经济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19 11:35:41
LZ是东大的 唉 这个情况我了解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2 14:03:19
这个嘛,挺有意思,不过既然恋爱,也许就难以用理性的思想来解释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3 13:53:05
很强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3 14:02:01
如果没追成功,所有的成本都将会是沉淀成本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3 18:47:22
开始考虑这个成本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