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平均应付账款还是应付账款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
哪个算法正确?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怎么感觉都对呢,而且有时还可以用销售收入/平均应付账款表示。
前者正确,后者的“销售成本”不明确,无法从报表上直接获得数据,且不能包括存货的变化量。
应该是第二个,用销售成本比上平均应付账款
一个反映流动负债支付能力和占用供应商资金状况的指标,公式是报告期主营业务成本÷期初期末应付账款平均值。
合理的应付账款周转率来自于同行业对比和公司历史正常水平。如公司应付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公司较同行可以更多占用供应商的货款,显示其重要的市场地位,但同时也要承担较多的还款压力,反之亦然;如果公司应付账款周转率较以前出现快速提高,说明公司占用供应商货款降低,可能反映上游供应商谈判实力增强,要求快速回款的情况,也有可能预示原材料供应紧俏甚至吃紧,反之亦然。
请各位想想以下报表数据:
主营业务成本:100
年初存货:0
年末存货:100
应付账款:50
如果不考虑期初期末存货差,得出的周转率,相差很大吧。
所以肯定是前者:
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平均应付账款余额×100%
应付账款周转率=年赊购金额÷应付账款×100%
请教了一位权威,她告诉我标准的定义应该为:
理论上,应该使用赊销采购成本加以计量,但由于此财务比率是对报表数据的分析,
赊销采购成本的数据获取比较繁复,而正常的持续经营中,存货帐户不应有过大的的变化。
(尤其对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巨大数字。)
因此一般使用主营业务成本净额来计算。
对此,我保留意见。
那要是存货有很大变化的话是否应该算入存货的变化?
是的.
肯定6楼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