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看了一遍《蓝海大溃败》,全书基本是以案例的形式说明了几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 成本的控制。无论你要走蓝海还是红海战略,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不能有升高的趋势,否则企业承受不了。
第二, 蓝海战略应该为蓝海策略。蓝海是一种结果,而不是战略起点,只有当你通过某种战略取得成功后,才能称得上进入了蓝海。而这种成功的策略在郎咸平看来,就是行业的本质。
第三, 产品的多元化策略要充分考虑到“外溢效果”,即做大做强一种产品后再扩展到其他类似的产品,比如格兰仕从空调扩展到冰箱、洗衣机的成功策略,这里面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协同效应。但前提一定是你的品牌很响,客户有很强的忠诚度。
第四, 企业起步的时候可以采取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然后再走高端路线。海尔是典型的比较成功的例子。
第五, 有些行业的企业有一个响亮的品牌就能畅销,但是有些行业比如手机还要有细化的手机型号,从高、中、低端的消费者同时入手,而且不让高端产品的消费者感觉到手机的品质有任何廉价的性质。这是诺基亚的成功之道。
第六, 企业合并一定要有正的协同效应,如果两个企业兼并诞生的品牌还不如原来一个企业的来得响亮、明确、吸引人,那么这就是1+1<2。典型的例子如明基西门子。
说说总体的感觉,郎咸平的书写得比较口语化,开篇的话一般很吸引人,想继续往下看,可是看到后面就发现无论是语言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一个套路。而且在案例分析的那部分内容有很多看上去不专业的话语,让人很怀疑是不是他的学生写的案例分析。但是,不得不佩服的一点是,郎咸平的书名和文中的小标题都很吸引人,形同他的演讲一样,看上去很爽但是内容比较贫乏。总之,我建议郎教授的书泛读就好,不值得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