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数据分析师(CDA)专版
1487 3
2014-11-25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我们迎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刻。海量的信息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同时也给数据的有效和最大化利用带来了众多艰巨的挑战,比如大数据时代数据可视化所面临的带宽、安全、协作等问题。

美国加利福尼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 马匡六

马匡六,美国加利福尼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现VIDI(Visualization and Interface Design Innovation)研究团队和美国能源部SciDAC研究所Ultra-Scale Visualization的负责人,马匡六的主要研究领域覆盖可视化、高性能计算及用户界面设计。

自1993年于Utah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直至1999年,马匡六一直担任ICASE/NASA LaRC研究员,随后于1999年加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出于其在并行可视化方面的贡献,马匡六于2000年被授予美国青年科学家最高荣誉——美国青年科学家及工程师总统奖(PECASE)。2001年,因在大规模数据可视化方面做出卓越贡献,马匡六荣获Schlumberger Foundation Technical Award。而在2007年期间,马匡六还被授予大学工学院Mid-Career Research Faculty Award奖项。

马匡六领导了一支包括20名研究员的队伍,在大规模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可视化界面设计、艺术绘制和体视化(volume visualization)等领域均有建树。而在IEEE Visualization 2013上,为了表彰其在大规模数据可视化和新可视化技术上的杰出贡献,马匡六被授予2013 Visualization 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除此之外,近年来,马匡六更是许多大型可视化会议的组织者,比如2005 NSF Workshop on Cyber Security、SC06和SC07 Workshop on Ultra-Scale Visualization。在2008年,马匡六更出席为IEEE Visualization Conference、Eurographics Symposium on Parallel Graphics and Visualization、IEEE Pacific Visualization Symposium和Workshop on Visualization for Security(VizSEC)等会议的论文主席。

同时,马匡六更是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Graphics的编辑委员。盘点整个计算机领域,对科学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及可视化分析三个领域同时拥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并不多,而马匡六正是其中之一——共发表250余篇论文,其中50余篇发表在可视化领域的顶级会议和期刊;引领和开创了多个可视化研究方向,提出的可视化算法引起了科研界的巨大反响,被广泛应用于生命医学、材料、天文物理、气候模拟等领域的数据分析。本文来自:CDA数据分析师培训官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26 17:42:00
顶顶顶顶顶顶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7 08:53:01
littledog.. 发表于 2014-11-26 17:42
顶顶顶顶顶顶顶
谢谢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7 08:55:31
littledog.. 发表于 2014-11-26 17:42
顶顶顶顶顶顶顶
谢谢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