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到2007年,是次贷从端倪初现到成为焦点的一年,报告分析,日本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只小幅上升8%,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二名中国增幅高达32%。令人深思的是,如今拥有全球最大外汇储备的中国,在积极进行的高增幅和大规模在美证券投资的同时,有没有相应的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有没有定期的因应和投资调整机制呢?
当美国的信息可以公开查阅时,在全球化的今天,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时,是否还要用国家机密来开拓政府运作的空间?亿万中国 人作为纳税人,是否可以要求重视和提高政府海外投资的透明度?或者说,对于这样的诉求,还有多少人保持着足够的信心呢?
“群赴东邻修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发现经济方面的大问题并发出不平之鸣的,不是大陆的 “满腹经纶”的经济学教授们,而是香港的一位经济学者——刘梦熊,衮衮诸公的麻木或沉默,不恰恰坐实了郎咸平对大陆经济学者的诛心之论吗?衮衮诸公,良知何在?衮衮诸公,又何以面对“百无一用”的评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1 8:26:1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