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不到网站也怪到张维迎头上了?
我倒是觉得大家都去看看邹恒甫的博客,就知道这老邹是啥角色了。
俺当年也是中心光华的瞎串了那么几年,也非常想一睹老邹风采,可惜这些年就是从没见过这个传说中的人。不管他怎么牛,这种从来不上课的老师就应该坚决开掉?到处博取大众同情,说什么在家上课,真能扯。
张维迎怎么了,搞清楚现在管理好光华才是他的职责。
张维迎怎么了?问的太好了,看看曹老师的讲话
关于光华管理学院民主制度建设的几个问题
(曹凤岐在2008年1月9日光华管理学院全体教员大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稿,本稿经过曹凤岐本人审阅与修订)
曹凤岐按:在2008年1月9日的光华管理学院全体教员大会上我作了一个发言。我发言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光华管理学院的民主制度建设。在发言中我对学院主要领导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批评。我的批评是善意的,不存在人身攻击问题,只是希望领导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我始终认为光华自己的问题应当通过内部沟通,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不希望光华内部问题成为“社会公共事件”,这样对光华损失太大了!所以在我发言结束时强调我的发言“不上网、不登报、不传播”。但是在网络发展的今天,我无法控制别人是否上网。我已经在外部网上有了关于我发言和消息和部分内容。有一篇的标题是“光华学术委员会主席曹凤岐辞职,痛述光华的发言八页之多,真实字字皆血泪写成……”,此标题显然在制造新闻效果,内容也有失实之处,已经引起误会。另一篇是把光华老师的发言摘要放到网上对我的发言摘要也倒比较客观,但有录音整理错误,更重要的是没有反映我发言的全面精神和内容。鉴于此我把我的发言录音稿(我不知道会议现场有录音,有人把所有老师的发言录音整理稿传给我一份)进行了整理与修订,主要是改正口误和修正罗嗦的口语,并加了发言的总题目和小标题。现在我把此稿转发给大家。如果有的老师执意要把那天老师的发言都全文放到公共网上,我的发言请用此稿(包括我的按语)。我对我的发言所列事实可以承担任何责任。但如果不是用此稿,而在网上传播似是而非的所谓我的言论,我将一概不承认是我所说,并不承担责任。
(今天我)有点血糖不稳,所以情绪有点失控,希望大家忍耐一下。(浑身颤抖)(工会主席红霞说:还是以您的身体为重,千万不要太激动!)这个我尽量吧!我刚才已经说了,我不说何志毅的事。但是应该说我是最有权利说何志毅的事的,因为我是第一任案例中心的主任,我也是《北大商业评论》的常务编委。一切事我都知道,但是我今天不说何志毅的事。我说什么事情呢?我是说:光华管理学院的民主制度建设的问题。现在光华管理学院出了这么多的事,就是民主制度的事。我想在这里头,维迎在这儿,你应该负主要责任!因为这些新班子的的老师都是后来的,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制度及规章,你应该了解。
一、维迎同志给北大、给光华带来很大的内伤
我讲几个事,一个是:维迎重新当上第一副院长,尤其是当上常务副院长和院长以来,我觉得是做了一些个不妥当的事情,给北大、给光华带来很大的内伤,而且给北大、给光华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我可以说近一年来我是支持维迎的工作的。我在去年的一月份,当新班子成立的时候,我给新班子写了一封信。我现在呢,在这里头我念一下我的信。
维迎、常岐、信忠、正飞:你们好!
得知信忠和正飞被任命为副院长的消息后我十分高兴。光华经过三年甚至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行政班子的新老班子交替,这对光华今后的发展是一件好事。作为一名时刻关注和关心光华发展的老同志,我希望你们能够带领全院广大教职员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把光华办得越来越好。光华已经从初创阶段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精细管理。希望你们能:多做少说,低调行事,扎扎实实做好光华的人事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希望你们在工作中能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包括不同意见,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使班子具有很高权威性。最后我送给你们八个字,希望你们能深解其中之意:凝聚、团结、民主、和谐。(全场热烈鼓掌)
这是去年1月15号写给班子的信。但是这一年来这八个字怎么样呀?凝聚了没有?没有凝聚呀!团结谁了?我们学院已经到了四分五裂的地步!民主吗?没有民主。我可以讲,什么事都没有经过我们的讨论。和谐吗?根本不和谐。就从这一点来看,我对一年来的工作是不满意的。我不说你做了多少,(你们是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最根本的东西没有做好。这我就觉得做得不够好,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实在抱歉,我坐下讲。血糖有点不稳。(单忠东说:强烈主张让范老师给大家发个汉堡包!)(大笑)(今天会开得确实很好,坐这么长时间了,大家没有一个人离开,没有一个人早回家。所以给大家发个汉堡包!)当时领导班子的大部分人、成员都给我回了信。1月16号维迎给我回了信,维迎回信的全文是:
曹老师:谢谢你的来信!一定牢记你的嘱咐,更加努力地把学院的事情办好。也希望一如既往地得到你的支持,维迎。
这就是维迎给我写的信。但是我刚才说了,一年来呀,这个气氛没有了!这就说明我们工作还是有问题的。所以刚才维迎你在讲那么多成绩的时候,你是不是应该讲讲还存在一些我们今后注意的问题?这是第一点。
二、维迎同志不遵守学院原有的规章制度
第二个呢!我觉得维迎呢,知道我们学院原来的规章制度。但是我觉得他在做事的时候滥用党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的名义,以集体决定为由,做了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给光华班子和校领导都带来了很大的被动。我们就说一件事情。就是说:这个以这个光华管理学院党政联席会的名义给何志毅的答复,然后呢,有大家的签字。我的那个签字哪儿去了搞不清楚了。那个签字,除了院长、副院长、书记、副书记、昌大卫以后面有一个人签字。那个人签字是谁?后来我征求了半天,才知道那个人是:王亚飞。亚飞同志在吗?(亚飞说:在。并举手示意)在。实际上呢!我个人认为:从哪个角度来说,亚飞都没有权利参加党政联席会!(全场热烈鼓掌)更没有权利在决定我们教员命运的这个决定上签字!(热烈鼓掌并有人叫好)为什么呢?亚飞同志你是代表党呢?还是代表政啊?我们党政联席会有明确的有规定的,我们四大制度都存在的,光华管理学院党政联系会议的职责与程序。光华管理学院的党政联席会成员由正、副院长、党委正、副书记和学院学术委员会组成。当时我是学术委员会主席,现在用不着了,因为我们信忠也是副院长,党政联席会由院长、副院长共同主持。这里头说怎么投票,我们都有啊!那么,如果说不是党政联席会是院长办公会,是院长办公会也不符合要求。院长办公会成员,院长办公成员由:学院正、副院长组成,由院长或者院长委托副院长召集,根据讨论内容可以吸收院长助理或相关人员列席参加。关键在于维迎同志呢,从他当了第一副院长那天起,实际上他就不开党政联席会了。这个我知道。维迎同志跟我说过他为什么不开,我自己知道。那么后来呢,他开院长办公会。院长办公会呢,实际上他把党委也给列进来了。如果真正的院长办公会,党委是列席的!它不是一个正式的院长办公会。然后我们用这个做了很多的决定。而且院长办公会的职责呢,没有人事任免权!人事任免权在党政联席会上!这些都有明文的规定。那么,现在变成了院长办公会什么都决定,而且把党委书记、副书记都列在这儿了,实际上叫院长办公会你们是列席,你们没权签字的,其他院长助理也是没有权利签字的。那么还回到刚才的问题。当时聘请亚飞同志是按照EMBA职业中心主任面试的。我们是经过面试的。进来之后呢,又安排这个又安排那个,而且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亚飞同志成了院长助理?有没有明文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聘的。院长助理一般来说,由我们教员担任,不是任何人员可以担任的。所以呢!亚飞同志的权利很大呀!这个我不是针对亚飞同志的。就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单忠东问:那个签字是不是王亚飞签字啊?亚飞说:我做个更正啊!面试我来是国际合作部主任)我就是说你,但是你后来又担任过好几个部的。(亚飞说:后来杨小燕走了,然后临时让我去那边。)我就说啊!就这件事情本身来说呢!我觉得:维迎啊!制度制订了就应该执行。谁的职责就是谁的职责。实际上我们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还有教授会,就是评职称的时候开教授会。实际上,我们过去还有院务委员会呢!厉老师在的时候,院务委员会成员包括:党政联席会成员、董事、院董事、院长助理、各系主任、工会主席,明文规定呀!但是,维迎同志上来以后,你开过院务会吗?什么事找过院务会来讨论呢?全没有了!所以说呢!所谓的系里决定应该说维迎自己或者受你主导的太多了(的决定)。只有这样的问题才出了后面的很多问题。邹恒甫的问题要解决不要解决呢?肯定要解决。但是邹恒甫问题的解决,一看对外声明“院长办公会”把邹恒甫就给开了。实际上院长办公会议无权开除一个教授!(全场热烈鼓掌)开除一个教授和提一个教授是一样的。要经过学术委员会、要经过聘岗委员会、要经过党政联席会。最近发现党政联席会好使,所以还是那些人又变成了党政联席会了(全场讥笑)。这里又涉及到范平同志,范平同志也不应该参加党政联席会。如果说院长办公会或者院长办公扩大会,范平是可以参加的。这不是乱套了吗?同志们!(热烈鼓掌)制度是大家订的,是要遵守的!实际上还有一个制度。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和工作程序,你按照这个做了吗?2006年4月12号,你自己就要求我开学术委员会临时会议。结果在这个会上没经过充分讨论就给改变了提职称标准!我向学校要了三个教授名额、四个副教授名额,这不是随便要的,是我们一个一个分析的。学校人事部来了几个人,我和其文我们几个汇报来分析:认为今年张志学、陈丽华还有董小英够条件,这是有目标的,副教授我们也是有目标的。结果维迎同志突然非得开会,我那天发着高烧,他说不开会,教员大会不能开。结果呢!开了会以后呢!教员大会推后一小时。临时做了一个决定:提高标准,叫“明确标准”,实际是提高标准嘛,(准备评职称的人条件)都不够了。你当时还是常务副院长。你是学术委员会的普通委员。按道理来说,按照学术委员会规定,三个学术委员会成员提议才可以召开临时学术委员会会议!他当时说还有另一位委员也要求开。我说不开。他说必须开,不开我们不能做了(提职称工作)。实际上,我们的程序都安排好了!同志们!结果这一弄,申报者都不够了。张志学撤了,陈丽华撤了,董小英连上教授会都没敢上。副教授基本上也没够的。就是张俊妮胆子大,申报了。张俊妮在不在?我不是有意说张俊妮什么话。按照当时的新规定,张俊妮也不够(副教授),按照规定,她需要二篇B类文章,张俊妮只有一篇A类没有B类。然后呢!按照学校的规定必需是第一作者。她这篇文章不是第一作者。当时在学术委员会上,厉教师也参加了,我不是不同意张俊妮,我最后是投票同意的!为什么呢?因为张俊妮本来就优秀,是可以上的。第二,我再不同意张俊妮,我们教授副教授都是个秃啊!同志们!而且头一年的学术委员会差一点儿我们也是秃,投了二次票,厉老师和我都发火了,拍桌子了,我们才有的老师评上教授了。这是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这不是你院里的工作,你尊重点儿学术委员会的主席!(全场热烈鼓掌)在会上张维迎又说:一个A类可以顶二个B类。我说你拿来规则呀!你不说不明确吗?现在明确了吧!没有这个规则呀!你说顶就顶了。而且我说陈丽华、张志学有好几个SCI论文,3篇SCI论文能不能顶一个B类论文呀?(维迎)说不能顶。什么意思呀?实际上,就是说你想提就提谁,而且临时改变规则。这行吗?所以造成的问题不在这儿,而在于我们埋下了祸根呀!因为这件事情,我们有一些教授够条件的,今后一辈子可能也上不来了!而且维迎在11月29号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说(学校)给了我们三个教授名额,大概说了六个副教授名额,我们严格要求,就提了一个副教授。这是你的功劳啊?我觉得你对广大教员非常不尊重!我们不是为了钱啊!你得承认我们的水平呀!我觉得维迎你应该好好的想想!这都不按规则办事呀!要按规则办,那咱们就好说了。所以说制度必需建立,谁的职责就是谁的职责。这还不算,维迎在2006年4月12号出了这个事以后,我到维迎办公室我大哭啊!(声音颤抖并眼含热泪)我说:“维迎啊!咱们暂时不执行,行不行?明年再执行。”这就象运动员百米跑赛,已经跑了50米后,突然鸣枪说你们都不符合规则,在世界上有没有这种事儿呀?我们评完了再说,或者评之前就把这个事情解决了,为什么要在开大会之前你要提呢?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在学术会上我感觉到我非常的悲哀,我感到我非常的无能为力,我也保护不了同志们!所以我在学术委员会结束的时候我就提出来我要辞职,因为做不了!学术委员会已经不是我能够做的事情了!当然,以后还有同志跟我提意见,跟我说:“曹老师你千万别退,我们还想让你帮忙呢!”我说:“曹老师实在不行了。”所以在9月份我提出来辞去了我在学术委员会的职务。我今天为什么跟维迎说这个呢!维迎你是院长,你要区分你得管什么不应该管什么。所以邹恒甫的问题就是这个嘛?又是院长办公会把人家开了,结果现在法律官司来了,校长都很难处理了,你给学校带来多大的麻烦呀!所以,制度上,我觉得维迎这次你必须执行制度,党政联席会就是党政联席会,党政联席会职责是解决人事的大问题,一个月开一次。院长办公会你们四个人就可以开,五个人就可以开,每周要开一次,如果需要的话,搞个列席,这是可以的。另外呢!没有教师委员会,我们的院务委员会要不要恢复?这样子我们的制度不就建立起来了吗?
三、维迎同志自己的事情竟然用光华管理学院名义发表声明
还有一个问题呢。维迎同志!作为一个院长,你应该注意社会影响啊!你的问题不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人家说光华管理学院啊!还有一件事。这件事应该说非常严重的一件事。什么事呢?2007年6月18号和20号分别在光华管理学院的网上登了二项声明。是以光华管理学院的名义发表的。我给大家念一下。第一个:关于滥用张维迎院长的名义散布虚假信息的严正声明:最近个别网站盗用张维迎院长名义,散布《张维迎,要理性看待山西黑煤窑事件》一文。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事实上,张维迎院长从未就山西黑煤窑问题发表过任何言论,光华管理学院保留就此问题追查虚假信息来源,并在必要情况下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希望广大读者,不要轻信此类的虚假信息。这是一个。第二个呢,关于张维迎虚假博客的郑重声明:针对最近在部分网站中出现的以张维迎名义开设博客发表文章的事情,我们特正重声明如下: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从未在搜狐博客以外的任何网站的博客上开设专栏,更没有在专栏中发表过任何文章与评论,这些博客纯属是虚假开设的。以张维迎院长名义虚假设立博客的行为属于严重的侵权行为,希望相关网站及时关闭虚假开设的博客,光华管理学院保留追求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我问了,这两个声明经过党委还是经过院长办公会?没有啊!是不是张维迎你自己发的呀?你自己的事你干嘛打着光华管理学院的名义呀?你老说人家不能滥用光华管理学院的名义,你自己不在滥用吗?自己发表的声明,而且名义是光华管理学院。我也是光华管理学院的成员呀!我怎么不知道呢?这个事情,你作为院长你不能这么干呀!然后影响呢,包括学生、包括国内国外都有这个很大的反响。
我转给陆正飞一封信,(发信人)看到这个声明后说:“我感到很奇怪,张维迎在博客的事完全是他个别行为,为何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为他发表声明?并称光华管理学院保留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北大是国立大学,不是某个私人的。难道光华管理学院=(等于)张维迎?退百步说,就是国外的私立大学也不敢这样做”。我当时给陆正飞写了一个建议,我说:“我本人也认为维迎自己的事情与光华管理学院与院长职务无关的事,以光华管理学院的名义发表声明是不合适的,应当由维迎自己发表声明(包括聘请律师)。然后我提了三点建议:一、建议立即从光华网页上删除二个声明;二、今后以光华名义对外发表声明或其它利用光华名义的重要事项,应当院长办公会通过,有关院长签字和授权再对外发布;三、对外发布声明或其它重要事项署名应当再具体一些,大家好知道到底是谁发的。如:院长办公会、公关部等,也好有人去追究法律责任。我们必须象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光华的荣誉和名誉”,这是我给陆正飞写的。正飞给我回了一封信说,(大概意思是说)要做好吧!(全文是:)“谢谢你的邮件和建议!我会与有关人员协调解决的。正如你说我们一定要全面维护光华管理学院的声誉,学院的有关规则事项也要进一步地明确。”这是正飞给我回的。我的意思是说:维迎啊!你是院长你就代表光华了?自己的事情代表自己呀!要有人说我曹凤岐包二奶了,你们给我发表声明说我没包。行吗?那得我自己说我没包呀!谁知道我包没包呀!(全场大笑,热烈鼓掌)第二,光华管理学院老这样说:“对外要追求法律责任。”光华管理学院是无权追究法律责任的。你们有学法律的,因为光华管理学院不是法人!谁来追呀?北京大学,许智宏校长!(热烈鼓掌)怎么这点儿还不懂呢!所以维迎啊,你要注意点儿形象,关键是因为不是你的问题。到外面人家一看,这不是笑话嘛!到外面人家一看,怎么能这样发东西呢?所以,我的意思啊,我并不是对维迎有恶意,我就说:维迎啊!维迎你要谨慎,这样可能对你有好处,对光华也会有好处的。比如说11月29号的两个采访,你都说了些什么呀?“什么现在不是院长欺负教授是教授欺负院长。”(鼓掌)你要说院长欺负教授我还能举点儿例子,你要说教授欺负院长我连找例子都找不到。(笑,鼓掌)然后说批评你和骂你的人道德还不如你的脚后跟。那我今天批评你了,我的道德不如你的脚后跟了?(笑场、鼓掌)这样的事情呀!维迎你要注意。我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人家大学的校长都在我的旁边,说“这个维迎怎么这么说话呀?你怎么看啊?”我说我不了解此情况。(表情尴尬)这个因为我不能说,因为什么呢?我跟厉老师我们有默契,既然群众和党委选择了维迎,我们要支持维迎,我们只能补台而不拆台。我们在外面没说过一句维迎的坏话、在公开场合都没有说过。你到现在去查网,我曹凤岐没有说过张维迎一句坏话。人家采访我,我都拒绝,为什么?我得维护维迎,也得维护光华呀!所以说,我希望你能够谨慎。就是说你在做事的时候,不能够想啥做啥了。因为我在给你的E-mail里面我给你真是写了几句肺腑之言啊!我说:“维迎啊!成大事者要团结大多数同志一道工作,尤其是要团结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我说:“成大事者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这是我2005年给你写的吧!我这E-mail还在,我是肺腑之言啊!我跟你谈过两次话,我说你过去几台戏都没有唱好,现在你要继续把戏唱好啊!可你还唱成这样。我都替你难过。
四、涉及教员福趾的重大问题都没有交给教员讨论
在你们给何志毅的答复信的第一条,就是不要给何志毅专门开会了,除了涉及到学院教员公共利益的事可以提出开会,其它都不能开会。但是从2005年你作第一副院长以来,开过几次大会讨论过我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呀?我记得讨论过三个大问题,花了很长时间。第一个:就是我们管院使命的英文表述,反复讨论。第二个呢!美国大学排名,叫AS~~什么来着。第三个,大家提出点儿意见来,说我们要说话不能你老说,然后大家说完了,张维迎说了:可以讨论。我出个讨论题“假如我是院长”,维迎啊!这个是伪命题!我们不是院长!讨论半天有什么用啊!而真正应该讨论的是什么呀?管院的分配。我上次在会议上说了,就在A岗会议上说了,我说双轨制搞了那么多年了应该总结总结了,现在4、5、6(万美元)按什么汇价算了?要按现在的汇价算你们亏了。已经亏1块钱了。按照过去的汇价也不符合当前的要求呀!你还不如就直接给多少万人民币不就合适了吗?干麻还4、5、6万美元呀!折合吧!原来是8.2现在是7.2。而且存在相当大的分配不公。EMBA讲一天课是16000元,我们普通教员包括给MBA讲课,它的标准还是我当副院长的时候定的,按照一小时21块钱乘以6(小时)或者乘以8(小时),那我们就是150元吧。我们八小时是1200元,你们八小时是16000元,而且你们主要领导都给EMBA上课呀,这不是严重的同工不同酬吗?EMBA交得(学费)多,但是这是北大、光华的牌子他才来的呀!在西安招不到学生,别说30万,12万都没人去,他不是奔北大来的吗?所以说我们在这块儿能调动积极性吗?据说现在再制定新的分配办法,但是要交给教员讨论,别弄几个人定完了就完了。北京市连涨个车票价还得听证会呢。我们这么大的涉及我们根本利益的事怎么就不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呢?就是说,你们做完了应该拿出来,看看意见怎么样。
第二个呢,退休问题。退休问题现在有一个政策,实际原来党政联席会有一个政策,但听说现在又有新的了。新的政策我不管你是不是合理,你要拿出来,包括给退休的教员和非退休的教员,包括本人临近退休,大家看着合理不合理呀?按照什么标准呀?是按照岁数标准呀?还是按照对管院的贡献标准呀!听说岁数越大拿的钱越少,可恰恰是岁数越大他就没有收入了。所以这些问题我不是说你定的合理不合理,但你得拿出来经过教员讨论。
还有个职称问题,职称问题,2006年所遗留的职称问题并没有解决,不是几个A类B类的问题,到底标准是什么?而且你们后来又制订了是按照发表和接收的时间,你得跟学校汇报,学校同意不同意?我不知道啊。他的标准是什么呢?要一视同仁,要考虑对光华的贡献,不仅仅是A类B类文章,要考虑他教学,这样我们有些人才能够当上教授,要不一辈当不上教授了。我也不是说所有人都能当教授,都应该当教授,并不是,但是我们有些人很优秀啊!就差一篇A类或者一篇B类文章就当不上。这是硬指标啊!其它都是软指标。这行吗?那么优秀的教学,考虑过吗?所以,这些问题都是涉及到我们福祉的问题。另外,比如说学科建设问题,设那么多系干什么?有些人没工作量,你怎么给他提职称?我们光华管理学院还不到养人的地步,我们还不够到一个人不上课只搞点科研的时候,我们还没到这个水平。还每个系都要稿成重点学科,可能吗?这些问题都要讨论。这涉及到光华管理学院根本性的一些问题。我就说呀!我们应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拿给教员讨论。我跟你说我制订的提职称的暂行办法,是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包括院长办公会和党政联席会都通过了,而且学校正式批准同意的。经过那么多的讨论,结果被你一句话就给否定了。
所以今天呢,也可能是有点儿激动。我对维迎没有恶意,而且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一直是支持你工作,但是我看到光华的今天,看到维迎有那么的争议,自己能睡好觉吗?我们为什么要当一个有争议的院长呢?为什么不当一个大家非常拥护、能带领我们大家把光华真正办成一个一流的商学院的院长呢?维迎很多优点,可以说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恨不得一天就把光华办成国际一流。但是呢?不可能啊!维迎,要从实际出发,才能够解决一些问题。
我最后还用我在闵先生九十寿辰讲话的结束语来结束我今天发言。“老一辈同志创立了光华管理学院,并创立了光华品牌,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光华的今天。我们作为后来者不能忘记光华的历史,不能辜负老一辈同志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必须像爱眼睛一样爱护光华管理学院,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损害和破坏光华品牌,损害和破坏光华的荣誉、声誉和形象。要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创一流,要贯彻十七大精神,以人为本。创造出光华团结、民主与和谐的气氛,为把光华建成国际一流的商学院而努力奋斗。(热烈鼓掌)我的发言不上网、不登报、不传播。谢谢大家!(热烈鼓掌)
这个早就看过了,不管张维迎其他事做的怎么样,坚决开除邹恒甫这种不上课,还死皮赖脸的坚决要赖在光华混钱的“顶尖教授”是做的太对不过了!!!! 作为学生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支持的!!!这也是光华那么有吸引力的表现,要是光华全都是邹恒甫这种不上课的老师,那光华就不是光华了。
好像都是喜欢对人不对事,张维迎事件就是人身攻击嘛,有几个人就对开除邹恒甫这种不上课还要拼命要高薪的吸血虫表示支持呢?
衣带渐宽终不悔-新疆支教小记
今年暑假,我院二十余名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奔赴新疆石河子大学进行支教工作。石河子大学是国家西部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指定的北京大学的“对口支援”单位。我院于鸿君教授去年起挂职在石河子大学任副校长,他积极地推进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和商学院与我院的联系,多次与我院领导和教师商讨石河子大学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大计。我院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对口支援工作。我院王其文教授担任石河子大学商学院的共同院长,靳云汇教授担任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的共同院长,二十多名光华各院系的教师在石河子大学的第三学期(暑假小学期)为当地的学生开设了接近20门经济管理类课程,课时长的达1个多月。有的老师白天8个小时集中授课,晚上还要给同学作讲座,研讨会,一周下来嗓子都累哑了。还有几位老师为了不耽误提前安排好的课时,从欧洲参加完学术会议刚到达北京,不顾旅途疲惫,又马上启程赶赴新疆。光华老师们的敬业精神,精彩的讲课和对西部教育的无私投入受到当地学生和老师的高度评价。
志愿参加石河子支教教师不完全名单:王其文,王立彦,孔繁敏,张志学,王亚平,龙军生,田利辉,贾春新,杨云红,蔡剑,秦宛顺,靳云汇,厉以宁,曹凤岐,何志毅,吴联生,伍利娜,邹恒甫,龚六堂,赵占波(我院博士,现北大软件学院讲师),何一峰(我院在读博士),马庆林(我院在读博士),王震(光华06毕业生)。
2、组织暑期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www.baidu.com ,以(邹恒甫 一堂课 夏令营)为关键词查询结果:
........不过,这个帖子让我想起了北大夏令营。我回想了一下,发现我跟这两人有过一面之缘。北大夏令营开幕的时候,张维迎好像来过一次,没什么印象了。邹恒甫夏令营的时候上过一堂课,讲什么的我也记不清了:他的口音比较重,我听了半个钟头才...
3、组织外国访问教授的专题课程:Turnovsky, Myerson, Barro, Kiyotaki,Gallant, Easterly......
http://langwangandy.spaces.live.com/blog/cns!9B3AED89383B84F0!290.entry
7/18/2005
美式英语第一天
下午紧接着上Myerson的博弈论--确切的名称叫《政治中的对策论》。中午跑了一趟恒基中心帮一个师兄拿3方协议,回来进教室看见102都坐满了,大概好多慕芝大教授之名而来的旁听哲。
见讲台上站着一个穿着皱巴巴的白衬衣,扎在黑色的西裤里面,下面光脚穿着凉鞋,就跟一个ws男一样。结果这就是Myerson...
麦老师开始讲课,一上来就扔了一个定理一个引理还有一个不可能性定理,全部都懵了。因为我们原来学的博弈论都很简单,画框框的那种,受不了这个又是F又是X又是E还有巨多不等号和求和号的...下面一片怨声载道,但是都没有人举手说。而且老头讲课挺随便的,拿着个破本就开始自己推,起码出了10来次错误,自己在黑板上改来改去,每次说“i'm sorry"的时候,我都怀疑他是gay...熬到下课,走了差不多20个人,我去跟麦老师说您老能不能讲慢点,顺便把那个出租车问题问了问--还是没有明白,他说谢谢你跟我说哦。
他大概的意思就是,博弈论可以用在公共选择的很多问题中,所以可以解决诸如是否民主制度是最优的社会制度、什么样的选举程序是最好的、文化的差异对于社会公共选择的影响之类。他中间曾经一度特别激动,说去年美国的总统选举出现了他不期望的结果,然后用不可能性定理来说明因为布什怎么怎么样,所以似乎选民就被他骗了选了他;然后他又说自己设计了一套比现行的选举制度更优的制度,但是在美国没有人听他的。觉得还是没那么简单吧,而且政策的东西永远是政府官员说了算,经济学家说得再多也只有参考意义,现实的情况比起单一的模型复杂多了。
第二节课更牛比,他讲了一个国王和执政官的模型,大概结论(没听懂)是说为了避免被颠覆,应该把权力分配给更多人。然后开始讲历史了,用法国路易十四、英国亨利二世、中国汉朝和唐朝、土耳其帝国、古罗马帝国的例子来正反证明,下面全部云里雾里,邹恒甫正好来听,他讲得更起劲了...
4点就饿了,感觉认真学习特别消耗体力,5点下课累得不行,跑去吃了一大碗西红柿鸡蛋面回来坐着休息了...
http://www.huajiadi.net/lofi.php?t2547.html
呵呵,根据我观察能找到好教职的,多半还是牛校毕业的呀。
不过现在普林斯顿的师资确实是太牛了。Kiyotaki暑假去北大讲过课,确实是大牛级人物!
http://www.chinamusical.net/blog/more.asp?name=yajun&id=4541#comment
[AnythingGoes]北京听课杂记(一)
yajun 发表于 2005-8-15 19:39:35
一个月北大的生活结束了,问问自己有没有什么收获,值不值得花一个月专门跑到北京去听呢?在北京住了这么长时间,聚会FB都不忘,课也没少听一节。效果很难说,现在还很模糊的,也许有。话说回来,其实每个学期都有外教来学校讲课,不乏大师名人,我都以各种理由不去听,到北京去也许是要感受一下气氛吧。
写杂记,主要记杂七杂八的东西,也算留下点记录。
Gollier C, 比利时卢维思大学经济学博士,法国图卢兹大学经济学教授,法国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主任。曾任国际风险理论协会主席,获得过"Royale Belge"奖和"Ernst Meyer"奖。他的教材The Economics of Risk and Time 获得MIT出版社最高奖。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投资组合与投资风险分析、期货与期权、金融经济学。
Roger Myerson,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国际计量经济学会会员,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对策论领域发表论文近百篇。曾任或现任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等学术刊物编委或副主编。
Nobuhiro Kiyotaki,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SE)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理论。
Christian Gollier的课6号就已经开始,但是我们期末考试到8号才完,11号晚上02级一队人马才到北京,12号一大早就去听Gollier的课。Gollier去年暑假就来武汉讲过课,见过他几次,人张得高大健壮,也算是风度儒雅,谦虚严谨,讲课也是非常敬业,以前还拖过堂,一定要把东西讲完。Gollier人还真很客气,12号他一来就说了一段英文说是欢迎WD新来的同学云云,还真的穿了件去年高研中心搞夏令营发的T-shirt。
12号的时候课本已经讲到Chapter 10了,布置了几次作业,开始很多人都还担心考试的事,后来申请不考,居然上头同意了,从此一堆人就不来听Gollier的课了。
不过听不懂Gollier的课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据经常听外教课的同学说Gollier的口语是来讲学的外教里最差的,仅次于某美籍意大利人。他基本上所有的r都发法语音,听起来就是h,不过即使清楚了这一点,多听懂了几个单词,还是不行,他说英语的语速就是法语那个速度,有时候连起来说就完全分不清楚了。
好在法国人讲课风格跟中国大部分数学老师差不多,板书非常清晰有条理,即使不懂他说什么看看板书也大概明白,而且他老老实实地讲课本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书写得也相当浅显,比较好懂,难怪某些貌似牛人的都不想听了。
最后几次课Gollier讲论文,我突然发现自己能听懂他说的一大半的话,但是论文听着听着又糊了,下午听课老是会容易犯困,而且还是在这么个封闭缺氧的教室里。Anyway,听懂了一些东西还是有些收获的,他讲了一些前人文章里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些非常巧妙,让人不禁感慨虽然不可能做到模拟现实世界,这些聪明的脑袋还是想出了许多漂亮的方法。
比较搞笑的是在讲偏好的基本假设的时候(以前从没太注意这三个假设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Gollier问了我们两个投资上的问题,某人前后两个问题的回答让他得出了此人的行为无法分析的结论,因为他是非理性的,违背了经济学关于人是理性的基本假设。其实我觉得日常生活中的个人理财是很容易范这种迷糊的。
事实证明我们逃过了唯一一个正式的考试。考试那天下午老邹出现了一会,讲了几句(每次讲话的思想都是一样的)。Gollier还真是认真,卷子出的很正式,而且还亲自改。去年考试时有很多人作弊让他抓到了,反映到老邹那儿,说这些得开除了吧,老邹只好说:作弊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faint~~~~)开除不了。那天考完,问他有没有人作弊,Gollier也学了中国变通,说:也许有吧,也许没有。
曾经很想去法国,于是幻想了一下申请图卢兹大学,听说图卢兹也是个极偏僻的地方,经济学全靠有Tirole几个大人物在那成立的研究所,世界排名第七。今年研究生毕业的某人申请了图卢兹,图卢兹还很看得起的给了国家奖学金,结果某人又不去了,因为他也同时申请上了美国前十的大学,图卢兹那边的很生气,对以后想申请的人来说后果看来也很严重。中国学生的作风啊,的确总是拆后人的桥,猜测某人也是想出国再转去学商了。
不过老邹似乎是不推崇法国式的教育的,法式教育跟中国很类似,老师讲课也是把所有东西都给你推导得清清楚楚的,非常严谨非常清晰。老邹推崇美式教育,就是塞一大堆过量的东西给你,看你自己能从中吸收多少,老师讲课也是天马行空,有时不知所云。
第二个教授Roger Myerson就是个典型。
http://www.gsm.pku.edu.cn/store/detail/article3.asp?articleId=2798&Columnid=682&view=
光华学院2003应用经济学报告系列
12月12日(周五) | 1:00-3:30pm | 118室 |
7:00-9:30pm | 219室 | |
12月13日(周六) | 9:00-11:30am | 219室 |
2:00-4:30pm | 219室 | |
12月14日(周日) | 9:00-11:30am | 219室 |
2:00-4:30pm | 117室 | |
12月15日(周一) | 9:00-11:30am | 119室 |
7:00-9:30pm | 218室 |
4、主编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邹恒甫:武汉大学的又一张王牌 人民网记者钟心
邹恒甫教授所主持的另一项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的科研活动就是主编了中国的第一本经济学英文期刊:“Annals of Economicsan Finance”《经济学与金融年刊》。该期刊由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邹恒甫教授担任主编,并按照国外一流经济学期刊的模式,聘请著名华人经济学家担任副主编(co—editor)。从2000年正式出版,一年两期,采用匿名审稿的制度。该期刊已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收录,同时也被最权威的美国经济文献库JEL收录,这标志着该杂志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主流经济学杂志之一。http://www.aeconf.net/index.htm
5、在北大上课,讲座
http://finance.sina.com.cn/economist/jingjixueren/20051110/11572109069.shtml
邹恒甫:功臣还是罪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1:57 南方人物周刊
10月23日,本刊记者采访邹恒甫的时候,他在北大教课时被慕名者搬到一个会场,“他们把我缠得脑袋都大了”,他直言,“这是最后一次”。他恨恨地说,又摇摇头,“还不好说死。”他最烦正襟危坐地出席大会。
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replyid=399678&id=80378&page=1&skin=0&Star=2
北大光华学院lifeilove 网友发帖 2005-10-21 0:16:00
--------------------------------------------------------------------------------
这周,邹老师回到了北京,给我们讲了一次数理马克思,觉得很不错。中国很多人大吵大嚷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是形式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可是他们既没做好形式逻辑也没搞清楚历史逻辑。至于刘国光,可能是被自己的政治立场影响,相信它不会在乎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解读,反而会诬蔑人家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解读。我们从小的政治书上不就是这么说人家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么?也不知道中国有哪个人可以比得上沃勒斯坦这样的信马克思主义者。
http://cheaper.yculblog.com/index15.html
CHEAPER 发表于 2005-03-21 08:38:23
今天很累,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是,尤其是后者的挫折感。
原因是听了邹恒甫的课,依然是一片骂过去,然后就是刺激大家。虽然听了很多次了,可是还是被影响了,于是跟自己说,你很弱,你要努力。
上完博弈论,脑子就挂了。不过还是鼓励自己去图书馆看书,谁知也许是个错误。完全静不下心,一个公式看了无数边就是不懂,而且越来越急,于是换书,还是如此。改成中文的,依旧。
下面事实摆出来 你又扯是什么张的学生搞阴谋 03年以后这个邹恒甫就没有在光华好好上过一门课了
反正俺也是在光华听了年把课的,07年以前的时候,是从来没有见过邹恒甫上课滴。
要是他上课的话,有怎么会有这么多争论的?再说你列的那么多又不是他上课的记录,能说明什么呢。
还有关于他的东西,google一搜已经多的不得了的,不用再这里贴的,又不是你自己的经历。
http://bbs.cenet.org.cn/html/board92510/topic376183.htm
出于好奇心,本人根据北大光华历年的课程表,与当年选课的学生精心核对,对邹恒甫在光华的授课工作量做出如下统计(每学期按20周算;几年前北大的学期已改为18周):
1999年:合计授课时间:246小时。其中:高级宏观经济学(独上),60小时;高级微观经济学(独上),60小时;动态经济方法(独上),60小时;高级宏观经济学(上)(独上),54小时;高级宏观经济学(下)(独上),12小时。(根据同学回忆,邹这一年开课不少,但上课时间采取集中制,也就是在他短期回国期间,一门课一周上几次,统计未必准确);
2000年:合计授课时间:54小时。其中:高级宏观经济学(下)(与龚六堂合上),10小时;高级微观经济学(下)(与龚六堂合、杨云红合上),20小时;高级宏观经济学(与龚六堂合上),24小时。
2001年:合计授课时间:36小时。其中:高级宏观经济学主题(与龚六堂合上),0小时;高级宏观经济学(与尹恒合上),30小时;发展经济学(独上),6小时。
2002年:合计授课时间:66小时。其中:国际金融研究(与尹恒合上),9小时;高级宏观经济学主题(与龚六堂合上),0小时;高级宏观经济学(独上),57小时;公共财政理论(与龚六堂合上),0小时。。
2003年:合计授课时间:0小时。其中:高级宏观经济学(与龚六堂合上),0小时。
2004年:合计授课时间:0小时。其中:高级宏观经济学(与龚六堂合上),0小时;公共财政理论,0小时。
2005年:合计授课时间:0小时。其中:高级宏观经济学(与龚六堂合上),0小时。
2006年:合计授课时间:0小时。
从上属统计可以看出,邹恒甫自2003年以来,未上过一小时的正式课程。另据邹本人在网上的文章,他自2002年至2005年期间主管武汉大学EMBA,2005年后主要精力在中央财经大学办CEMA,“以此挑战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经济学和金融学教育”。怎么有时间在北大上课呢!
另:据了解,光华全职教员的标准授课工作量是每年9学分,每学期按照20周算的话,标准工作时间是每年180小时. 光华教授还有带研究生的职责和提供社会服务的责任。系主任职务可抵三个学分的教学工作量。但据应用经济系的教员讲,2002年之后,邹基本上没有能履行系主任的职责,系里的行政工作是有李其副主任和其他教员分担。(甄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9 11:20:12编辑过]
不用谢我,邹恒甫在光华课时数的详细统计 是张维迎的学生王勇搞得,漏洞百出
再给你看一个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24542-1-1.html
最终推断:“看透邹恒甫”就是03届张维迎的博士生http://zouhengfu.blog.sohu.com/60742702.html“看透邹恒甫”的身份初考“看透邹恒甫”是近期出现的“倒邹派”干将,他不仅在邹恒甫的博客中发布留言攻击邹恒甫,同时在其博客上,发帖攻击邹恒甫,收集网上攻击邹恒甫的文章。由于该博客禁止评论、禁止留言,而博客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其身份的信息,使他的真实身份变得扑朔迷离。小弟不才,打算透过的虚拟的网络对其正式身份进行考证,请大家指教。 “看透邹恒甫”的代表作品为:1、旁白邹恒甫与北大光华之争 2007-08-20 20:10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id=3906092、从群体心理学看邹恒甫现象(3) 2007-08-20 01:00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ID=388447&page=13、 邹恒甫在北大光华上课课时数一览2007-08-15 16:36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replyid=320530&id=376183&page=1&skin=0&Star=1 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经济学论坛”的ID为“好为人师”的网友的代表作品为:1. 旁白邹恒甫与北大光华之争 2007-8-20 20:29:00 2. 从群体心理学看邹恒甫事件 2007-8-20 1:06:00 3. [原创]邹恒甫在光华课时数的详细统计 2007-8-15 16:45:00 对比这三个帖子在不同地方的发帖时间,最短间隔6min,最长间隔19min,其中间隔6min的时间是凌晨一点。而“好为人师”在第三个帖子上注明了是原创,其发布时间晚于“看透邹恒甫”的博客。由此:第一步推断:“看透邹恒甫”和“好为人师“是同一个人然后对“好为人师“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到其注册2004年注册ID时的邮箱:wangyong@gsm.pku.edu.cn。在百度中搜索该邮箱,发现该邮箱的主人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王勇。(http://rwxy.tsinghua.edu.cn/xi-suo/jjs/ZZOLDjjs/teachers/hao.htm)由此:第二步推断:“看透邹恒甫”是王勇由于王勇的简介中提到其研究领域“西方经济学博弈论 企业理论”,让人不得不对王勇的背景产生了兴趣。“王勇,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江苏铜山人,出生于1974年2月。 199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南开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http://learn.tsinghua.edu.cn/learn/courseinfo.jsp?course_id=33639)同时在“邹恒甫在光华课时数的详细统计“可以发现,对于99-02年的课时统计精确到了个位,而03-06年的课时统计为0小时(已经有人指出与事实不符)。这说明该人在03年左右离开了光华。而王勇的03年毕业比较符合这一特征。第三步推断: “看透邹恒甫”是2003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王勇和张维迎有关系吗?继续百度搜索发现以下线索:1、http://www.ewen.cc/gao/bkview.asp?bkid=131349&cid=389064“北大中国企业论坛演讲精选”前言 2006-12 张维迎 我的研究助理和学生柯荣住、康勇、王勇、吴妍燕等协助完成了每次论坛的背景材料的编写工作和组织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2、风险、努力与证券设计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王勇 http://www.cenet.org.cn/cn/CEAC/%B5%DA%CB%C4%BD%EC%C8%EB%D1%A1%C2%DB%CE%C4/8a%CD%B6%D7%CA%D3%EB%D6%A4%C8%AF%CA%D0%B3%A1I/%CD%F5%D3%C2.doc本文是作者博士论文的部分章节。作者非常感谢两位指导教师张维迎教授、周黎安的认真指导。3、你会描述一个博弈么?谈学习博弈论的一个细节问题 好为人师 2004-11-10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2&ID=48122&replyID=&skin=1可能大家都在阅读张维迎教授所致吧,张老师在书中没有强调这一问题。实际上,FT的《game theory》也没有强调。最终推断“看透邹恒甫”就是03届张维迎的博士王勇。北大经济学毕业的有数个王勇, 千万别冤枉其它人,此王勇乃如下王勇:电话: 010-62795269 电子邮件: wang.yong@tsinghua.edu.cn 地址: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邮编:100084) 简介: 江苏铜山人,出生于1974年2月。 199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南开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224542-1-1.html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