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19 4
2008-07-31

谁来讨论一下转形问题?

转形问题难度太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7-31 20:55:00

如果将马克思转型纳入分配理论就好理解了,价值转型就是价值的分配,坚持的分配原则就是我揭示的平均化规律(马克思只是考虑了其中的利润平均化,没有考虑工资平均化和税金平均化)。但是马克思转型的理论主要问题不在这里,在于其反比定律,因为反比定律是依照“谁创造就归谁”来定做的,不允许分配。这种逻辑矛盾反应在数学上就是创造的价值少,分配的价值多,帐算不过来。

比如系统原有价值100个,各个部门都获得平均利润、平均工资、平均税金,现在某部门生产率提高,产出增加一倍,此时依照马克思反比定律,该部门商品价值降低1倍,正好获得与原来一样的平均利润、平均工资、平均税金,这样社会就没有价值转型的理由了。

附平均化规律:群体中各种同类要素获益均等,在经济学中它主要以工资、利润、税金(拨款)三个平均化体现出来。平均化规律同引力一样,是维持群体存在和稳定的一个规律,是宏观层面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1 20:58: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31 22:25:00

一个子虚乌有性质的问题,肯定能把你难死.

不过,你不会白干,也许会因此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 10:18:00

关于转形问题,马克思的观点是: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剩余价值率就不同,利润平均化的原因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

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关键是必须知道,马克思的这个观点是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个生产部门看成是一个整体,看成是相同的中等的生产条件、中等劳动熟练程度和中等劳动强度。在这个前提下,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剩余价值率当然不同,利润平均化的原因当然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

但是,在生产条件不同的情况下,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因素,还因为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即生产力水平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数量即不同,等量资本必然产生等量利润,也就是说,利润平均化的原因是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

因此,利润平均化的原因有两个:在科学抽象的前提下有一个,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又有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09:06:14
想起一个有趣的例子。

大学者费尔马,有一天在书边上写到“我已经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指后人所称的“费尔马大定律”),可惜书边的空间有限,写不下了。”

就这一句话,引发了几百年间无数的数学家们殚精竭虑的思考。

大思想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随手写了一句“这个问题没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

就这一句话,引发了百年间无数经济学者们殚精竭虑的思考。

最后的结论,恐怕是,几百年数学家们的付出,很有价值;而百年间经济学者们的付出,价值与口水差不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