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3387 17
2014-11-27
原帖: 同一件事,博士后花了90万,农民工190元就搞定!原帖的链接:https://bbs.pinggu.org/thread-3421710-1-1.html

刚巧微信中也看到此故事,故将本人微信的评论贴于此:

     (原创)这是一个多年来在网上流传甚久甚广的故事!
       普通人一看会扑哧一笑:博士似乎很愚蠢,费钱费力;而小伙子似乎很聪明,节俭高效。
       但是非常可怕地是,这个故事似乎也深层次地告诉国人:知识无用!如果有人真的这样认为,那着实透露出当下的中国有多么得“悲哀”!
       悲哀之一:持上述观点的人居然不知道知识的真正作用;悲哀之二:居然有这么多人持上述观点,这是大悲!
       这会儿我有空,在微信朋友圈敲几个文字,批判批判。需要说明的是,我认同故事中小伙子的方法,只用190元钱解决了博士花90万RMB才解决的问题,对企业而言,小伙子是高效的,令人钦佩!但就社会而言,小伙子是“小聪明”,而博士确是“大智慧”!
       为什么我这样讲?你还记得小时候大家都知道的两个小故事吗?曹冲称象和阿基米德洗澡。曹冲高效地解决了大象重量的问题,似乎令人钦佩!但我想问:曹冲留下了什么,仅仅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而已,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阿基米德却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他是通过现象得到本质!人们早就利用他发现的浮力定律造轮船造潜艇了,多大的贡献,却不收取专利费。而曹冲呢?只是通过现象得到现象,即,他可以称完大象之后,用类似的方法称犀牛、称老虎吧!科学史上只有阿基米德,决不会有曹冲。
       转到下面链接中的故事,博士似乎很蠢,花了90万做了小伙子只用190元做的事。但是博士得到了“本质”,小伙子只得到了“现象”。博士的这套程序和机制具有一个巨大特征:可重复性!也就是说,可以利用这套系统的原理改造生产线,不仅仅是抓去空香皂盒,也可以测量香皂的重量、规格等等,以保证消费者的产品权益,当然还有其他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功能。相反地是,小伙子只能抱着190元的电扇吹空香皂盒,却不能测量香皂的重量,识别规格。
      总之,科学是可重复的,而小技巧尽管在特定场合高效,但仅仅是小技巧而已。
      最后,我想说两点:一是请尊重知识,顺便也尊重博士吧;二是切勿人云亦云,批判性阅读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27 23:23:30
不知道,为何原帖被删除了。这似乎并不利用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8 00:07:28
原本就是编出来的故事,何必较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8 09:04:14
这个故事很让人气愤的,这就是赤裸裸的嘲讽知识,嘲讽读书人,是一种悲哀。看问题不能只看一点。非常讨厌假借这个故事来嘲讽和羞辱高学历的人,收起那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这种观点非常短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8 09:05:18
能吹是多么的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8 09:06:46
呵呵分析的有道理
本质与现象的透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