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说“在一般情况下,资本证券的价格总额总是大于实际资本额,因而它的变化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资本额的变化。”总感觉这句话不伦不类的,前面有个“一般情况下”,后面再来个“总是”,到底是不是资本证券的价格总额总是大于实际资本额啊?如果,来个判断题:资本证券的价格总额总是大于实际资本额?该是对,还是错呢?
好像股票是可以折价发行的啊,那么这种观点还正确吗?
望知者指教,谢谢啊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股票折价发行不就说明了资本证券的价格总额大于实际资本额吗,折价就是票面价值(价格)大于它筹到的资本(实际资本额)。正是由于证券都要折价,否则没人买,所以一般来说资本证券的价格总额大于实际资本额
楼上就是正解
第一你不该咬文嚼字
第二你把实际总额和价格总额弄反了
解释的有道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5 9:30:59编辑过]
恩,看来我弄反了,我还以为价格总额是其所筹到的资本,而实际资本方是其真是价值。谢谢热心人的指教!
不过,这样问题又来了,我国好像是不能股票折价发行的吧,那么在一般情况下,资本证券的价格总额则是小于实际资本额了,从这个角度这个命题不是更加错误了吗。而且,不只是我们国家不允许股票折价发行吧,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吧:)
望指教。
正如楼主的质疑,证券折价发行的情况恐怕不多,更多时候是溢价发行。
我想楼主所谓的资本证券价格总额大于实际资本额,意思可能是证券是资本化后的资产价格,实际资本额是一个账面概念,就像股票价格通常情况下是大于其净值的
如果是这样理解(也就是,因为更多时候证券是溢价发行,而资本总额代表账面概念,价格总额指的是股票价格,所以资本证券价格总额大于实际资本额),这个命题或许是对了,我是在证券考试教材上看到的这个知识点,还作为重点圈起来了。
现在的疑问就是,到底这样理解——资本总额代表账面概念,价格总额指的是股票价格——对不对的问题了,还是像二楼所理解的那个样子:)
股票是不允许折价发行的!
我理解,拿股票来说,实际资本额是每股的净资本额,而资本证券价格是股票市价.一般情况下,股票市价是大于每股净资本的.否则根据托宾的Q理论,股票市价小于每股净资本,投资者不会去进行新的资本投资,而只是在股票市场上买入股票.而实际上,投资者都需望建立新的公司,然后在到股票市场上上市,获得一个股本溢价.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资本证券的价格总额总是大于实际资本额,因而它的变化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资本额的变化"这句话是正确的.
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合理.
请指教!
恩,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呵呵
有道理
证券包括很多种,一般来说股票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发行证券根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向大家借钱(融资),如果借钱不但没有利息还要少还钱的话,谁会借呢?而且一般还要付中介费和监管费,所以从理论和长期来说所有的证券帐面额加上分红都应该大于实际融资额,当然泡沫时代可能会出现偏差,但是世界上没有不破的泡沫。
有一定的道理
股票折价发行的最直接的后果是什么? 是无风险套利!出现这种情况你说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