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758 1
2014-11-30

刘德著作的《财富论》专门医治神经病人和变态狂。在《财富论》中指出:一些人自认为私有制不好,于是,就提出社会财富共有,把占有大量财富的人杀掉,从而出现共产恐惧症。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刘德著作的《财富论》第一次提出:
  

共产恐惧症的定义:


  人民公社“共产”了一段时间后就永远打佯了。后来在1959年2月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对“共产风”的特点作了高度概括。“共产”就是共富,即共同富裕,实际上造成了一部分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的情况。(《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我们在这里“学习”一下第二次郑州会议的“精神”。无论是“战时共产主义”还是“战后共产主义”都是野蛮搜刮和残酷掠夺。在“共产风”的淫威下,人们的财产被白凭无辜地卷走,从而使人们埋怨、恐惧、咒骂,甚至暴乱等,阿德在这里把这种现象叫做“共产恐惧症”。共产恐惧症出自刘德著作的《财富论》。

然后,杀的杀,抢的抢,没有了富人,全部都是穷人。

头脑发热的人认为:社员应该平均享用社会财富,于是,出现——平均懒散症。

人民公社成立后不久,以“吃饭不要钱”为主要内容的“平均主义”泛滥成灾,从而导致群众产生了“干不干,三餐饭”,“做多做少,一样吃饱”等错误思想。于是出现了“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和“吃饭打冲锋,做事磨洋工”的情况,阿德在这里把这种现象叫做“平均懒散症”。平均懒散症出自刘德著作的《财富论》。

全民都平均懒散症,是多么可怕的事。中国劳动模范徐虎曾说:“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因此,人民公社已不是亿万热血健儿为之无私奉献青春和力量的美好家园,而是成了人们索取慰藉在世态炎凉中受挫心灵的借口,修身养性的度假村。人已非人,事已非事。人民公社崩溃了,一泻千里,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又于是

困难时期不约而至,饿死病死一大片。

刘德著作的《财富论》就是研究这样的问题,专门医治神经病人和变态狂。

如果说在信奉至上的年代,学识决定一个人的品质,那么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财富则主宰一个人的精神。全球一年一度的《福布斯》亿万富豪排行榜不知曾经灼伤了多少双求财若渴的眼睛,获得财富日益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终极目的,贫富差距也日趋加剧。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治抉择,是偶然,还是人类历史发展地必然选择?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允许贫富差距,也是私有制的代名词。难道私有制贫富差距真的不可扼止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11-16 13:49:55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