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254 2
2008-08-06

  近期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宽幅震荡。下半年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和风险应如何把握?
2008年7月5-6日,第三届中国金融市场投资分析年会在北京举行,众位知名专家、学者、
业界人士将解析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的走向。以下是搜狐财经从现场发回的精彩报道: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记得今年两会期间我就写了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控制通胀已到关键时刻》,报纸对这篇文章也比较喜欢,赶在两
会之前把它刊出去希望能够引起重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引起重视。现在恐怕社会上对通
胀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异议了,通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头号的问题,不光是今年也可能是
明年在短时间内困扰我国经济的一个问题。通胀也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依靠低成
本的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经历了多年的繁荣之后现在碰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迫
使我们思考经济转型。
  过去我们讲经济转型讲了很多年,也是没有什么效果。现在在通胀的压力下我们不得
不转型,这个转型是非常痛苦的。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模式不光是一个政策
问题,不光是一个政府导向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有深厚的制度基础,要转
型的话必须要改变它的制度基础、必须要进行经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这不是
一个很容易的过程。所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通胀会继续,通过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会继续
我们会沿着过去的轨迹一直往下走到走不下去为止。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是三部分:
  
  第一、对于通胀性质的判断。
  
  第二、对于通胀的展望。
  
  第三、政策应对。
  
  刚才我们已经讲了通胀会是2008年经济的第一难题,目前我们对经济的通胀采取了鸵
鸟政策。刚开始我们结构型通胀否认价格的全面上涨,我们说通货膨胀时间长了以至于我
们忘掉了通货膨胀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通货膨胀,什么叫通货,通货是什么?通货就是
流通中的货币,膨胀是什么意思呢?货币发的太多。所以通货膨胀的提法本身就告诉我们
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货币现象货币超发,发的太多它带来了价格的全面上涨。所以你说
结构型通胀这本身是自相矛盾,这是缺乏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的说法。在大家的批评之下
我们终于看到政策直制定者不再提结构型通胀,这是一大进步。
  
  在结构型通胀之后又有一个新的说法叫做输入型通胀,它是否认紧缩的必要性。它说
现在我们的通胀是有成本推动的、是有外界收入的。言外之意这些外界的因素超出了我们
能够控制的范围,所以我们无能为力,为政策上的不作为寻找理论依据否认紧缩的必要性
,这都是非常有害的说法,耽误国家的经济大事。为什么我们认为输入型通胀的说法是错
误的呢?从表面看通胀是输入的。但是从外界进来的通胀压力都和中国有关。所以你把它
说成单纯的输入型通胀这是一个单纯的事物性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学者我都不愿意
称他们为学者,有很多文人起了很不好的作用,编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到最后耽误的
是国家的事情、耽误的是经济全局的事情。因为越是不作为、越是不采取措施,将来控制
通胀的成本会越大,我们会看到越南发生什么事情,大家都非常关注。
  
  从表面上看我们目前的通胀确是是有成本推动、有输入型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看这
两条线,蓝色是国际油价,红色是中国的生产价格指数,我们看到这两条线高度相关,蓝
色的上涨在宏观,红线的上涨在后面。国际油价的推动使得中国的生产价格指数随着国际
油价上上下下的波动,这是我们两大价格指数中在生产方最重要的,就是生产价格指数。

  
  我们看一下CPI方面消费物价指数,在消费物价指数方面我们看到它最重要的推动力,
实际上并不是南方的雪灾,也不是震灾、水灾,而是和国际粮价密切相关,这条蓝色是芝
加哥的粮食价格指数,这条红线是中国的食品CPI。我们用数据说话,你看这两条线你就知
道中国的食品CPI和国际粮价密切相关。所以从表面上看我们的PPI是由国际油价推动的,
我们的粮食CPI是由国际粮价推动的。粮食的CPI是国内的消费物价指数中最重要的一项,
因为现在食品开支占我们城镇家庭开支大概不到40%,而占农村家庭开支仍然是接近50%。
所以粮食CPI左右着中国CPI的走向,而粮食CPI又和国际粮价密切相关。
  
  从这两张图上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现在国内的通货膨胀是因为国际上的大宗商品价格上
涨而造成的,因此它带有输入型的表面的特点。但是下一步我们接下去问为什么国际油价
和国际粮价在最近几年暴涨呢?为什么?我们发现在国际粮价和国际油价的暴涨的背后都
和中国有关,现在我们先来看原油,美国的投行高盛对今年原油的预测是150美元,对明年
的预测是200美元。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去年当高盛报出了105美元原油的价格预测的时候没
有人相信,很少有人相信。大家都在批评高盛你是做多仓的你当然要报高原油价格,它今
年预测150美元很快将成为现实,最新的数字已经是143美元了。他的预测明年是200美元,
现在大家不敢不信,已经吃过亏了。去年它报105美元的时候大家不相信,还有人跟他对着
干,做空原油人损失累累,高盛在这个过程当中名利双收。他的伦敦的石油分析小组现在
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原油预测机构,原油研究小组去年的奖金是以亿美元计的,它为高盛带
来了丰厚的利润。
  
  为什么他敢一再看多原油呢?他在原油75美元的时候一路看多一直看到现在,仍然认
为明年原油价格还会继续上升,原因在哪里呢?最近原油的价格上涨我们做过一个统计的
分析,发现大概有这样几个因素:
  
  第一,原油的供需全球范围内供需失衡、供不应求。
  
  第二,美联储松宽的货币政策。
  
  第三,大家都在指责的投机因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世界上出现任何经济问题
我们都会把投机分子拉出来鞭打一顿,这是一个非常容易找到的目标。
  
  首先我们看需求,在需求中全球原油的新增需求已金砖四国为代表,而中国占原油需
大头。中国对全球新增原油需求中来自中国的进口占了一半以上。新兴市场国家在近几年
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他们的原油需求激增,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大概是1996年前后,我
们原油基本上自给自足,从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我们开始大量的进口原油,国内的原油已经
不够使用。进口的增长率到2007年为止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20%的原油进口的增长可以
设想一下,原油并不是像我们的制造业一样,你投资能力就可以增加。原油需要勘探,勘
探了以后需要开发油田,一口井打下去能不能出油还不知道。原油的供应跟不上全球原油
需求的增长,造成了供需关系的紧张。
  
  现在原油的剩余产能在欧佩克国家已经所剩无几,为了满足新增的原油需求这些产油
国必须发现新的大油田,已有油田的产能已经发挥到了极限。所以最近沙特阿拉伯召开了
一个全球石油大会,他是真心实意的召开石油大会。在原油价格暴涨之后,世界各国都在
互相指责,欧佩克国家原油输出国指责美国的货币政策、指责国际上的石油投机;发达国
家指责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大家互相指责。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呢?实际的情况
是大家都有道理,大家都没有道理。在需求方面刚才我们已经讲了全球的需求增长已经超
过了现有的产能所能支持的范围。
  
  因此造成基本面上石油价格上涨的因素,我们看一看这张图就知道,这条红线是国际
原油价格,蓝色的柱状是中国的原油进口。大概从1995年到1996年前后,我们从原油的净
出口国便成了净进口国,蓝色的住装表示的是进口的数量,到去年我们进口1.6亿吨原油,
占全球原油消费的50%,也就是说现在国内一半以上的原油消耗需要依靠进口来解决。随着
中国原油进口量的增加,这条红线不断的上升。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原油价格还在20到
30美元,随着中国进口的增加这条红线很快上到了100美元以上。今年一到五月份中国的原
油进口增速又是20%以上,如果你是原油期货交易上你做多还是做空呢?我相信很少有人做
空,大家都看这张图做多。
  
  原油价格上涨的第二个因素是弱势美元,弱势美元又是因为美国的货币供应的增加,
美元的供应增加、美元和其他的商品都一样当供应增加的时候价格要下降。所以美元供给
的增加导致了美元的弱势,美元汇率的下跌。美元的弱势使得欧佩克国家遭受了损失,使
得因为原油都是用美元标价的,而中东产油国他们本国的货币又跟美元挂钩。大家想一下
如果你是中东的产油国,当你的石油财富卖到世界上长由于美元的贬值而遭受损失的时候
你会怎么办呢?你会提高原油价格,用原油价格的增加来弥补由于美元币值的降低所带来
的损失。所以最近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呢?是在国际市场上美元跌多少油价就涨多少。
中东产油国可以通过提高油价来弥补美元贬值给他造成的损失,而我们是原油净进口国我
们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越来越高的原油的美元价格。蓝线是国际原油价格,红线是美元的汇
率指数我们看这条线结论就非常清楚,美元越弱原油价格就越高。所以这是原油价格暴涨
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弱势美元,而弱势美元又因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大家接着问为什么美国人乱发货币呢?因为次贷危机,因为次贷危机造成了美国货币
体系的振荡,因为次贷危机把美国经济带到了衰退的边缘,为了防止美国经济陷入萧条,
美联储不得不减息刺激消费、投资投资来挽回颓势的美国经济。所以有人说美国人有意把
美元搞成这样这是新的阴谋论,我们的回答是这不是阴谋,这是“阳谋”大家都知道,这
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几个人躲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灯光摇曳策划出一个阴谋,把世界上新兴市
场国家搞垮,像一些流行书籍所描述的那样,这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阳谋”,这是每天
在报纸上讨论的“阳某”。
  
  第三个是投机因素,我们在国内做投资的都知道,你要想炒作、要想投机,你一定要
有题材。所以原油炒作投机的题材是什么呢?就是全球的供需失衡,炒作的题材就是弱势
美元。投机者是非常理性的,他不会去空虚来凤的炒作,所以归根结蒂我认为国际原油价
格它的根子在哪里呢?它的根子在于全球货币失衡以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粮价的故事类似于油价,首先是需求,需求又跟金砖四国有关。虽然金砖四国经济的
起飞,这些国家老百姓的收入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当收入提高之后他的热量摄入就增加
了,发达国家人均的热量摄入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得多。而且热量的摄入是随着收入的提高
而提高的,他的食品也发生了变化由碳水化合物转向动物蛋白。喂鸡、喂猪、养牛它所需
要的粮食比直接吃粮食还要多,因此造成世界市场上对粮食的需求增加。
  
  第二个因素也是因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由于美元的发行太多,太多的钱而相对较少
的投资机会,于是这些资金流动性就进入了粮食大宗商品市场去炒作粮食。所以跟美联储
的货币政策有关和石油不同的是,推动粮价上升的第三个因素是发达国家政策性的鼓励可
再生能源的开发,特别是现在市场上非常流行的生物燃料。从玉米中提取乙醇,再把乙醇
兑到汽油中燃烧来减少对汽油的依赖。美国政府对农民种植玉米提供了大量的财政补贴,
为了鼓励农民多生产玉米,再用这些玉米提取乙醇,美国财政部补贴农民。补贴农民的结
果一方面刺激了玉米的生产,另外一方面多种玉米就要少种其他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其中
有一项跟中国密切相关的就是大豆,结果造成大豆价格的暴涨。现在大豆和原油的情况有
点类似,我们60%国内的大豆消费要依靠进口。
  
  所以现在我们又演绎出了一个大豆战争,“阴谋论”在中国非常有市场,大家都很喜
欢相信阴谋论。实际上这也是“阳谋”大家都知道大豆价格为什么暴涨,播种面积少了,
为什么播种面积少了,因为他要种玉米制作乙醇,所以大家都批评美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
,你把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变成了一个问题。国内的通货膨胀是因为国际上的大宗商品价格
上涨而造成的,因此它带有输入型的表面的特点这是一个什么过程呢?这是一个在我国经
济和国际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你不能够幻想我们只享受国际
经济一体化、只享受开放的收益,而不承担经济一体化的成果,你不能想象,这是不可能
的,天下没有这样的事情。
  
  铁矿石是另外一个例子,铁矿石的价格为什么今年涨了60%到90%,为什么?大家骂澳
大利亚和巴西说你们垄断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澳大利亚说什么呢?澳大利亚说你们所想要
的铁矿已经超出了我的生产能力,如果让我再增加供应我必须再增加矿产,这个投资你不
出谁出呢?我为了满足你的需求,我必须再建一条铁路,这条铁路的投资谁出呢?你不出
谁出呢?他说所以我涨价90%,为什么?它现有的生产能力也不能满足我们对铁矿石的需求
了,为什么不能满足呢?我们看一下数据,现在我们的报刊、杂志上的经济类的文章非常
糟糕,糟糕在什么呢?不用数据,动不动三大趋势、六大特征,没有逻辑、没有数据支持
胡说八道,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学风。一定要用数据说话、一定要用事实说话。为什么铁矿
石这样暴涨呢?你看一下我们国家粗钢的生产能力,粗钢的生产能力从一亿吨翻番涨到两
亿吨我们用七年的时间,再从两亿吨翻番到四亿吨我们用了多长时间呢?三年多,能力在
不断的加速。现在我们的粗钢生产能力是五亿多吨接近六亿吨,如此快的钢铁生产能力的
增长它对铁矿石的需求我们可以想像,我们国家有铁矿石,但是它是低品位的这种能力的
增长谁跟的上你呢?所以目前所发生的全球性的通胀,包括中国在内的通胀,反映了一个
事实,这个事实是什么呢?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超出了
本国资源可以支撑的范围,而且超出了全球资源可以支撑的范围,因此引起了全球性的通
货膨胀。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怎么办呢?你坐等原油价格跌下去是等不来的,你想抗是抗不过去
的,我们这是输入型通胀,问题是什么时候原油价格能下来呢?一定要中国的经济增长速
度放慢的时候原油价格才能下来。现在形成了一个死锁顶在这里,为什么前两天成品油价
格上调18%,为什么?一天掉了四个多美元,大概是3.5%到4%。只是因为中国宣布成品油价
格提高,国际原油价格跌了4.75元,为什么呢?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大家都盯着中国,看你
哪里的需求什么变化。如果我们把成品油价格需求,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将会降低。市场看
到这点如果来自于中国的需求降低所以原油价格要降低,所以我们宣布提高成品油价格国
际原油价格一下子就掉下去了。什么时候真正国际原油价格回落,中国的成品油价完全放
开。
  
  再一个是中国的经济减速,我们也做过测算,假设消除投机性因素原油价格会回落到
什么地方呢?大概回落到90多美元,20、30美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要再做这个梦了,
不会回到20、30美元了,为什么呢?因为石油的开采成本在不断的上升,开采成本构成了
原油价格的底线。现在新开采原油平均成本在90美元,所以很难回到90美元以下除非发生
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国内的粮价有一种说法叫做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在90%以上,所以我们可
以和世界市场隔开,隔不开。我们看一下大豆价格,蓝线是大连的大豆价格,红色的是芝
加哥的大豆价格,大豆价格已经国际化。对于自给率比较高的玉米,我们进口玉米进口的
很少。但是我们发现大连的玉米价格和芝加哥的玉米价格的波动趋势是一样的。尽管价差
还存在,但是它的波动趋势是一样的。所以不管粮食能不能自给,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国际
市场的影响。最近大米价格暴涨,我们就已经发现在南方收购大米发生困难,因为现在农
民也有电脑,他也上网。他在网上一看国际大米价格已经涨这么多了,你们的收购价格怎
么这么低呢?于是他不卖给你,迫使粮站提高价格。所以你说大米基本自给有什么用呢?
所以在南方出现了非常火的生意是粮食走私,粮贩子到农村去跟老百姓收粮比市场显著高
的价格收粮,收了以后拿到国际市场上卖,因为国内外有价差,已经把市场价格推上去了
。所以就算粮食自给也没有办法把中国的市场完全跟世界市场隔离开来,世界市场有各种
各样的渠道会对你产生影响。
  
  所以在国际油价和国际粮价没有大幅回落的情况下,国内的通胀压力不会消失。尽管
我们五月份的CPI通胀略有回落,但是不要忘了我们PPI通胀在不断的创下新高。过去的历
史证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过两个季度之后就要传导到CPI,现在我们传导的作用还没有看
到。大家看这张图蓝线是生产价格指数,红线是消费价格指数。蓝线的变动幅度和变动规
律是超前红线,两者基本上是正相关,但是略有超前。说明生产价格指数在经过一段时间
之后一定会反映到消费价格指数上,在最近几个月我们看到的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
上涨出现了过去没有过的生产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同胀的局面。所以你不要看一个月
的CPI回落你就沾沾自喜,更严峻的形势在后面。PPI生产价格指数传导到消费价格指数的
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等显现出来之后你的CPI是什么样呢?所以今年下半年CPI回落可能
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有些人说由于去年下半年CPI比较高,所以同比基数今年的CPI会逐
月回落,我说这叫做什么呢?这叫做“障眼法”,这并不意味着通胀的因素就消失了,你
横着看、树着看还是山峰,古人讲横看成岭侧成峰,通胀的压力在经济里面并不因为你这
么看它就消失了,所以不要用同比数字逐月下降骗自己,它归继续存在,这是我们必须面
对的问题。
  
  如果我们接受这样一个说法出口转内销型的通胀,我们展望一下造成国内通胀的国内
外的因素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我认为美元会继续疲软。美元为什么会继续疲软呢?两个
因素:
  
  第一,欧美之间的息差会继续加大,美联储不大可能在近期会收紧银根,美联储松宽
货币政策在下半年会继续。收紧银根是欧洲,美联储不大会收紧银根,它的金融系统还在
振荡,美国的经济还非常的虚弱。尽管波蓝克最近提高了反通胀政策的调门,但是没有人
信他。正的像我们的目标把通胀控制在4.8%一样,没有人信。从经济的基本形式分析,美
联储不大可能降息。因为它的经济现在数据出来还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坏,即使美联储加息
,我们不要忘了决定美元币值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贸易逆差。即使美联储加息美
国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短期内不可能消失,所以美元会继续疲软,继续疲软的结
果是什么呢?大宗商品的价格下不来。美联储它的货币政策处于进退两难,它减息怕通胀
,加息怕萧条。因此最大的可能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保持不变。
  
  如果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保持不变,那么国际油价就只能看需求方,而需求方中我们说
过的中国又是需求方中的大头,特别是新增需求中的大头。中国的需求怎么样?中国的需
求会继续保持旺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领导说过了,在控制通胀的同时要防止经济大起
大落,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我的解读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放慢,不会放
慢就意味着对原油的需求不会下来。下半年从这两大因素看原油价格继续在高位振荡,通
货膨胀这种出口转内销型的通胀在中国会继续下去。
  
  这张图显示的是欧美的基准利率之差和美元对欧元的汇率,汇率这条红线是跟着息差
走的,息差拉大以后汇率就上去了,息差下来这条红线就下来了。美联储的利率不变,欧
洲央行加息,所以美元走强、欧元走弱这意味着石油价格可能还会上升。美联储之所以不
会改变货币政策,我们看一下这条红线是美国的CPI,注意在红线的最右端他为了应对次贷
危机大幅度的减息,减的结果是美国的通胀跳起来了。所以现在它既不敢减息也不敢加息
,当通胀抬头的时候他本来是加息的。但是由于美国经济陷入萧条,这就是在智障的环境
下货币政策的两难处境,什么都不敢动,也不敢减、也不敢加。加了怕滞、减了怕胀,所
以它的货币政策基本瘫痪。之所以有今天我们应该感谢伟大的格林斯潘,格林斯潘个人的
命运非常具有戏剧性,在他辞职的时候,他辞职的时机恰到好处。用我们市场上的行话来
说叫做逢高出货,在他生涯的顶峰他退休了,退休的时候他带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中央银
行家的盛誉离开了美联储主席的岗位,但是他离开以后没有几个月次贷危机爆发。于是大
家开始找原因,找来找去所有的原因都在格林斯潘那里,于是他从最伟大的中央银行家变
成了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这涉及到货币政策。
  
  今天在美国最伟大的中央银行家已经不再是格林斯潘了,而是他的前任保罗?沃尔克,
他在任内所有人痛骂,现在十几年以后他和格林斯潘的位置返过来了。格林斯潘在他十八
年的生涯中被各方所称誉的中央银行家,所以你可以在在前任得时候当好好银行家,但是
历史对你的评价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遗憾的是人总是短势的,他总是倾向于在任内当好
好先生。
  
  政策应对,对于这种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世界各国政府的反应,第一反应都是行政管制
和我们一样,当大米价格暴涨的时候东盟各国纷纷限制和禁止了大米的出口。结果是什么
呢?结果减少了国际市场上的供应,推高了而不是降低了价格。国际市场价格的上升反过
来推动国内价格的上涨,所以在通货膨胀面前价格管制不仅不能消除反而要增加通胀的压
力。我们在过也看到,国内实施成品油价格的管制造成企业盈利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我们
两大石油公司亏损累累。当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他的本能的反应,他的理性的
反应就是减少产出和减少未来投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使供应方更加紧张,使供需缺
口更加扩大,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通胀的压力。人为压低价格使得需求方无法得到抑
制,成品油的管制的结果是什么呢?不光是炼油厂亏损。而且我们在北京可以看到,入夜
时分卡车排队加油,没有柴油。炼油厂为什么要生产柴油呢?我生产的越多越亏损,为什
么呢?最近千呼万唤始出来好不容易成品油价提了一点,提了一点不解决问题,在提成品
油价格的同时提了电价这是对的。但是回收管制电、煤价格,管制电媒价格有什么结果呢
?电煤的供应一定会发生问题。你管制电煤价格,如果我是做煤炭的我会怎么反应呢?我
会尽量的减少按照价格向电厂供应的煤,而把煤转到哪里去呢?转到市场上不受管制的高
价出售。今年下半年电煤供应一定会发生问题,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电力供应要发生
问题,现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应对电力供应的短缺了,怎么办呢?上自己的机组,烧什么
呢?烧柴油,所以现在囤积柴油,准备电力供应不行以后开自己的机组,价格管制到处制
造的是供应短缺。另外一方面使得需求继续保持旺盛,供需缺口拉大,通货膨胀的压力更
大。
  
  正确的政策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放开价格,成品油价放开,让企业有利可图。现在
炼油企业不光是当前的供应跟不上,将来的供应可能也跟不上,为什么?因为炼油企业把
它的投资计划都推迟了。当然要推迟了,我不知道将来的价格是怎么回事,我今天为什么
要投资呢?所以价格管制不仅造成了当期供应的短缺,而且使得供应长期能力跟不上需求
。而且价格管制,过低的价格鼓励了大量的需求。因此一定要放开价格,放开价格才能增
加供给,放开价格才能抑制需求。北京的交通挤成这样,昨天我从怀柔开车到这里开了两
个多小时,当然跟水有关系,三环就是大停车场,为什么这么多车呢?汽油太便宜,当然
还有其他的原因。我们小青年刚刚参加工作,本来是没有能力承担车的也买辆车也成了有
车一族,有车一族架不住没有路,所以还得在路上受煎熬。
  
  放开价格以后通胀的压力在短期内会释放出来,放开价格并不会制造通胀的压力,只
不过把过去由于管制下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释放出来对抑制通胀是不利的。于是和放开
价格相配套需要收紧银根。所以我们开出的政策组合一直是放开价格和收紧银根,印度政
府撑不住了,只好减少对成品油的补贴同时提高利率,因为印度的通货膨胀率已经上升到
两位数了。马来西亚、印尼都是在初期的管制无法维持之后减少对成品油的补贴,同时收
紧银根。在这方面我们有历史上的案例作为佐证,1973年第一次石油冲击的时候尼克松政
府对于石油价格上涨引起了国内的通货膨胀也采取的是价格管制的方法,它不仅冻结了价
格,后果和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一样的。大家在加油站前排起长龙来加油,老百姓就开始骂
,骂的政府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取消价格管制。所以1973年尼克松政府的价格管制是非常短
命的政策,他很快不得不取消价格管制。通货膨胀怎么办呢?请出了一位人,他就是沃尔
克。他跟格林斯潘不一样,他是学术出身不懂政治,不懂政治倒好了。他看了一下形势说
现在的形势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治,这就是严厉的紧缩银根把通货膨胀控制住。紧缩银根是
政治家也不喜欢、民众也不喜欢、做企业的也都不喜欢,有谁喜欢高利率呢?但是沃尔克
有一点书呆子气,他说如果对经济负责只有这一个办法和格林斯潘不一样,格林斯潘制订
支策的时候他会考虑政府有什么反应、华尔街有什么反应、民众有什么反应,但是沃尔克
不是。沃尔克身高两米你站在那里要仰着头跟他说话,我们看一下沃尔克怎么干的呢?蓝
线是美国的CPI,红线是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在1973年通胀起来之后当价格管制失败以后,
尼克松政府把控制通胀的任务交到美联储之后,沃尔克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加息,这条红
线是基准利率,加到什么程度呢?接近15%,基准利率接近15%,贷款利率是什么呢?起码
得加两三个百分点,拉上去以后通胀下来了,这条蓝线第一个峰值大家可以看到下来以后
,沃尔克跟着通胀的回落减息,到1979年美国经历第二次石油危机,这次通货膨胀比上次
还厉害。通货膨胀上涨了15%以上,沃尔克照旧是以加息应对,它的利率升到什么程度呢?
升到了接近20%,谁说中国加息没空间呢?离20%差的还远着呢?加到20%,而且高利率持续
了接近一年的时间把通胀给治住了。随着蓝线的下降沃尔克才开始减息,从20%减下来我们
现在把他叫做沃尔克疗法,他加息的时候谁高兴呢?没有一个人高兴,老百姓不高兴、华
尔街不高兴、政府不高兴,没有人高兴。但是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这样做,这是一个
负责任的学者、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中央银行家。
  
  中国当前他的政策的应对,我们刚才已经讲了要放开价格、收紧银根,收紧银根的目
的是要防止出现恶性通胀,什么叫恶性通胀呢?恶性通胀就是在通胀预期下的价格成本螺
旋上升,工人会要求加工资、供应商要求提价企业的利润受到挤压的时候他不得不通过提
高价格来转移成本的上升,企业提价反过来又会强化社会上的通胀预期,为下一轮的工资
成本上升奠定基础。于是,在这三者之间不断的循环,价格很快就会失控,这是经济学里
讲的最坏的恶梦。就是在通胀预期支配下的价格工资螺旋上升,这就是恶性通胀的到来。
恶性通胀和一般通胀的区别就在于社会说有没有稳定的通胀预期,在通胀预期还没有形成
的时候政府应该采取果断而坚决的措施打消这种通胀预期,要告诉老百姓将来的通胀不会
这么严重,所以紧缩的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作用固然要增加固定成本,最重要的是用利率政
策来管理社会的通胀预期。而不是管理具体的价格,现在我们的做法是管理具体的价格而
放手不管通胀预期,政府也意识到通胀预期的重要性,你简单的宣布今年的通胀目标不超
过4.8%,这个信号叫做没有可信度,没有可信度的政策就不会有作用。
  
  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措施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一下越南,现在大家提了很多越南
,越南的CPI基本上是没隔两三年上一个新的台阶。2003年之前这条蓝线CPI通胀在5%左右
,到2003年末的时候上一个台阶上到了8%到10%之间,在这个水平上保持了三年之久。我们
目前大致处于这个阶段,通货膨胀率在8%到10%,这个阶段是非常敏感也是非常危险的阶段
。如果不能采取果断的措施,一个火星可以燎原。今年上半年由于粮食价格的上升使得越
南的通胀失控,通货膨胀率在今年上半年迅速的上到了25%以上,而且在逐月升高。上个月
最新的数据是27%,这条蓝线上去了,上去了以后越南政府才感觉到事态的严重,于是紧急
加息,今年连续三次加息,把利率从8%上升到不到9%,看看通胀控制不住,于是马上从8%
提高到12%,一次加息四百个基点,不是27个基点,又在上个月从12%加到12%,又是两百个
基点,没有办法,你越拖延你抑制通胀的成本就越高。
  
  现在我们舍不得加息,为什么舍不得加息呢?考虑太多、想法太多,加息了以后人民
币怎么办呢?加息了以后股市怎么办呢?世界上的政策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所有的政策
都是风险和效益的分析。摆在我们面前的政策是什么呢?一个是政策无所作为让通胀发展
,另外一个是采取坚决的措施抑制通胀,抑制通胀你要付出成本,这个成本是什么呢?是
人民币更大幅度的升值,中国的出口企业会感到比以前更加困难。但是对于决策者两者权
衡,你看哪一个政策的净收益最大。你想马儿跑的快,又想马儿不吃草,这种马世界上还
没有见过。展望今年下半年,如果我们在政策说继续犹豫观望,在晚一些的时候比如说四
季度当通胀日益恶化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在那个时候采取严厉的紧缩措施你等待拖延的时
间越长,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越大,将来控制成长的成本就越高。所以我们希望决策
者能够认识到这个情况尽快的采取措施,把可以控制的通胀降下来,而不要让通胀发展成
为恶性通胀。
  今天我们组织的讨论都是围绕在通胀的环境中企业、经济怎么办,这是一段非常困难
的时期。中国经济这么多年的高速增长,现在确实也应该慢下来进行结构上的调整,把过
去在经济中积累的失衡尽快的纠正过来,为下一次经济高峰的到来做好准备,我就讲到这
里,谢谢大家!

 

备注: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共同搅局的世界经济
现代经济史从未发生过这样的情况,金融、能源和粮食这三大波及范围广泛的危机第一次
同时发生,且相互影响并相互关联。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对其他两种危机产生联动效应。于
是,随着危机的加剧,实体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首先——正如过去所担心的那样
——金融危机继续加剧。每天都有新的银行倒闭的消息被公布。到目前为止,受影响最严
重的机构已经承认它们的损失接近2500亿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为了走出这场灾难
,金融系统大约需要6100亿欧元。金融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专制政策再度出现。西班牙
政府宣布了其支持百万外国劳工离开西班牙的想法。在这样的恐慌中,产生了第三次石油
冲击,原油价格飙升至每桶140美元以上。燃油价格疯狂上涨,卡车司机、农民、出租车司
机和上班族的愤怒情绪一触即发。许多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群
要求政府提供援助和补贴,并削减税收。似乎这样的局面给人们造成的阴影还不够,粮食
危机又突然加重,提醒我们饥饿仍在威胁着世界上将近10亿人的生活。目前的粮食短缺已
经在全世界大约40个国家中引发了民众抗议。从金融灾难脱身的投资者要为能源和粮食问
题负责,因为他们纷纷将赌注押在能源和粮食价格仍会继续上涨的判断中。于是,金融、
能源和粮食三大危机开始纠缠不清。正如西班牙《起义报》中所说的,由于三大危机同时
降临,世界正面临一场空前的经济地震。(BC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8-6 10:56:00

没错,有一定道理!输入型通胀必须建立在小国模型基础上,而中国是大国,尤其在生产制造领域。

不过,应该还有疑问,即便是有这种道理,可是从世界整体来看,世界性通货膨胀应该是成本推动型的,中国也不能例外吧。

现在已经有很多著名经济学家认为,石油价格已经成为罪魁祸首,和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相提并论啊。

看看美国的行动吧,已经在减税了,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是一个很好的药方。

许小年的主张还是认为通胀是需求推动型的,这种思维还是停留在我们90年代的经验上,时代不同了,经济学家的头脑也该进步了,不能头脑僵化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7 12:45:00

工资怎么不通胀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