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
个别资本: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社会资本: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资本运动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亦可称为社会总商品资本。它是社会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既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用于个人生活的消费资料。
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还要取得剩余价值。
实物补偿:就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经济增长:是指产品的增加,即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产品、产值和劳务总量的增长。
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基础,还包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结构的优化,技术进步、生态平衡、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质的变化。
2.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运动的异同点有哪些?
同:首先,从运动的内容看,二者都包含着生产剩余价值或资本增值的生产消费;其次,从运动的形式看,二者都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各自完成着自己的循环;从运动的过程看,二者都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都是生产过程和流程的统一;从运动的目的看,二者都是为了价值增值。
异:首先,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个别资本运动却只包括生产消费,不包括工人和投资者的个人消费。其次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还包括一般商品流通和剩余价值的流通,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资本流通,不包括一般商品流通和剩余价值流通。再次,社会资本运动不仅考察价值补偿,还考察实物补偿或替换,而个别劳动资本只考察价值补偿,不考察实物补偿或替换。
3.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理论前提是什么?
(1)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从实物形态上看,社会总产品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方面看,社会总产品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
(2)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部类。
4.试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
基本条件: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资本价值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即:I(v+m)=IIc
派生条件1: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等于两大部类消耗的不变资本,即:I(c+v+m)=Ic+IIc
派生条件2: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价值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即:II(c+v+m)=I(v+m)+II(v+m)
经济含义:这些基本的比例关系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简单再生产的规律性,即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生产与生产消费之间、消费资料生产和生活消费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才能得以正常进行。
5.试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是:第一部类的原油可变资本加新增可变资本再加用于投资者的个人消费等于第二部类的原有不变资本加新增不变资本。
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派生条件之一是: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等于两大部类的原有不变资本加新增不变资本。
扩大再生产的派生条件之二是:第二部类全部产品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上新增可变资本再加上用于投资者的个人消费。
经济含义: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在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要之间,必须保持平衡关系。在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投资者对消费资料的需要之间,必须保持平衡关系。
7.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范畴。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基础,此外还包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结构的优化、技术进步、生态平衡、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