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考博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我和同学报的一个学校,不同的院系和导师。他报考时,导师就说过类似的话,说往年有挤压,竞争激烈,请综合考虑或是明年再报考;我同学坚持报考了,结虽然当年他是该导师名下的第一名,但导师还是录取了第2名,因为第2名之前已经坚定不移的考了3年了,终于在第4年上线了——这不能说公平,也不能说不公平。
我的情况是,导师明确告诉了有1~2个名额,有10个左右的报考,他圈定了4~6个,其余的不建议报考。最后参加考试的有4名,恰好只有我和另外一位过线,当年录取了2名。
所以,建议你再了解一下往常年都是积压的什么人,如果有人是资源型的考生,而导师又看重这些,再没有压倒性优势情况下不要报考;如果导师重能力,你之前有很好的科研基础,和导师现在的方向有大的交叉,那就没事和他聊研究,相信会打动他的——我当年就是这么做的,本硕非211,有1篇拿得出手的文章,正式考试前往返了30封邮件,都是在探讨研究,结果初试及复试都是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