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8-8-6 19:59:00

试想一下所有的社会资源都完全针对消费(利润),那么还有什么扩大再生产的实实在在的生产性要素?

以货币为形式的资金,只不过是中间的一层迷雾,如果我们拨开它,则会发现这惊人的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91 1
2008-08-06
<p>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利润为导向的经济制度,在其中的实体必须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p><p></p><p></p><p></p><p></p><p></p><p></p><p></p><p></p><p></p><p></p><p>   而工业社会的本质确是工业社会一旦形成,那么其身有着不断扩张和技术不断的趋势,当工业体系嵌套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时,那么投入上必然是成几何倍的增长。一个饱和的市场,按利润优先的原则,如果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到一定程度如果再扩大,可以说没有任何利润可言。如:当工业产品的数量成几何倍增长时,其价格会不断下降,相反农产品相当的时期内产量是不会有大幅度变化的。价格在市场经济下代表的是一种交换比例,当产品或生产资料等的数量扩大,其价格会不断的下降。对于大工业的行业而言单独的进行扩张,在饱和的市场中没有丝毫利润可言。 </p><p></p><p></p><p></p><p></p><p></p><p></p><p></p><p></p><p></p><p></p><p>然而工业体系一旦形成,本质上要求其不断的革新技术,同时不断的进行扩张,当工业体系嵌套于市场经济时,以货币化的方式来衡量其投入,其资金投入自然成几何倍增长的,这当然与资本家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相矛盾,为了调和这种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寻找外部的资源和劳动力,把其商品货币才能解决这种利润问题。为了应对工业的这种扩张、革新及更复杂的社会协作,需要更多的资金,市场经济(资本主义)通常会采用向银行借贷或者通过股票市场筹募资金。再通过战争或者思想输出的手段尽量的使外部体系的劳动力、资源等商品化,就可以回笼利润。一旦扩张受阻,那种市场经济的整个金融系统必然出现大量的坏帐和假帐。相反没有坏帐和假帐表现这个经济体系失去了内在的动力。然而世界的开发资源,包括人口增长速度也是有限的,工业扩张的速度是确远超过前者,那么整个经济的体系饱和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p><p></p><p></p><p></p><p></p><p></p><p></p><p></p><p></p><p></p><p></p><p>但对于我们这些后进国家的民族主义者来说先不讨论这个问题。正是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与工业主义的扩张存在矛盾,一旦一些后进国家市场化或者完全按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论来构建计划经济,那么则会导向致命的危机,一旦制度发生变化对于来自西方工业体系的压力,这些国家则会去工业化或按西方的要求异化的工业化,从而轮为西方的附庸。 </p><p></p><p></p><p></p><p></p><p></p><p></p><p></p><p></p><p></p><p></p><p>应该指出这些国家都是后进国家,在推进工业化时都强调积累,即强调倾斜生产。这些国家生产目的是复制西方体系的整个工业,而不是以利润为目的。 </p><p></p><p></p><p></p><p></p><p></p><p></p><p></p><p></p><p></p><p></p><p>倾斜生产是没有任何利润可言的,没有利润在完全商品化的体系反映出来就是不赚钱、亏损。由于是后进国家,这国家的工业扩张速度是远高于先发工业化国家的,因此越是推行利润化为导向的方式,就越是表现为亏损。当然从长期来说,它可以回笼利润,这已经是一个很长的周期。但要回笼利润,首要需要的是资源和人口,这显然和资本主义一样。 </p><p></p><p></p><p></p><p></p><p></p><p></p><p></p><p></p><p></p><p></p><p>然而当这样的国家,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时,即不可能回笼利润。如果扭曲价格企业则不会反映出来亏损,但会反映出商品短缺的现象。这些国家最好的解决办法和市场经济一样是进行对外扩张,把更多的劳动力、资源纳入这个体系(实际上苏联和东欧并不缺乏资源),缺乏的只是劳动力。当然理想的计划经济制度实际上可以要求不对外扩张,但必须是比例合理的,即各个行业按比例在其内部同时进行扩张,则可以使得工业扩张带来的社会问题得以完美解决。现实中的这国家都是工业不发达或没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实行的赶超和复制西方工业体系生存所决定的,但快速的赶超和复制别人工业体系的同时确会造成自身经济比例失衡。 </p><p></p><p></p><p></p><p></p><p></p><p></p><p></p><p></p><p></p><p></p><p>     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人口、劳动力则不成问题,巨大的人口使得我们有比苏联和东欧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工业扩张和复制,而不必担心比例失调。相反在越是商品利润化的同时,如果上游工业投入巨额资金,完全追求利润而不是扩张和追求更复杂分工为目标,那么则形成发展驳论。使得内部发展完全失去动力。可见以把所有的企业以利润为导向的改革本身就是错误的。是要让自己失去自我动力,最终导致自身的去工业化,从而轮为西方夷类贱种们的殖民地。西方工业体系本身就有一屁股的坏帐,必须不断的对外扩张才能回笼利润,相反没有帐坏,完全针对消费,那么社会又有什么多余的生产要素来发展?</p><p></p><p>生产性要素不是脑子里一想马上就会出现的,这需要社会积累,而社会积累表现出来的很显然并不是针对利润的生产性要素。</p><p></p><p></p><p></p><p>   </p><p></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