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88 0
2014-12-02

    书摘:视网膜效应

  你想什么,你就更容易看到相同的结果。


  视网膜效应(又叫心眼)是指我们眼里看到的事物与心里所想的东西往往密切相关。你想什么,你就更容易看到相同的结果。我们心里的想法,往往决定了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视网膜效应及其表现

  工作中,如果某个员工是个爱妒忌的人,那么他的眼里就只看到竞争和冲突;如果是一个自卑的员工,那么他的眼里只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如果我们觉得某个同事跟我们不合作,那么他做的很多事情里都能找到不合作的影子,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不合作,事情一发生,我们就会无意识地去寻找他不合作的证据,时间久了,他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不合作的人。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例如,很多女士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怀孕的时候,会突然觉得满街都是孕妇,而在此之前就没有觉得怀孕的人这么多。而宝宝出生后,不再关注孕妇的时候,又不觉得满街都是孕妇了。这是因为,怀孕的女士关注的焦点就是怀孕这件事情。只有自己有这种状况时,才会关注这种情况。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心状况会影响自己看问题的视线。

  失斧疑邻

  《列子·说符篇》里有一则故事:一位农夫丢了自己的斧子,怀疑是邻居的儿子所偷,于是看他走路的样子、脸上的神色、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像是偷了自己的斧子一样做贼心虚。后来农夫在自己家找了斧子,之后便不再怀疑邻居的儿子偷了斧头,怎么看他都顺眼。其实邻居的儿子还是邻居的儿子,说话、神色和举动一点都没有变,变化的只是看他的人的心态。

  正如这个故事中的情况,我们也常常会这样看待身边的人,觉得他好,他就哪都好,尽管他在别人眼里不是个好人;觉得他不好了,他又变得一无是处。心情好的时候,看什么都神清气爽;心情不好时,又觉得事事不顺。

  视网膜效应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工作中,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往往不同,是因为每个人的各自需求、经历不同,从而他看到的、听到的就不一样。例如,在开会时、在日常沟通及传递信息过程中,每个人掌握的信息都是不同的,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掌握高效的沟通技巧并经常沟通就十分必要了。

  企业无论优秀与否,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会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正确引导员工看到企业发展的积极面,可以产生好的情绪和心态,从而豁达地看问题。在企业中,管理者要注意引导,尽量营造员工积极的阳光心态。因为在这种心态下,员工容易看到企业积极的一面,从而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www.earm.cn/田成杰/ 2014-12-2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员工情绪管理》,余玲艳/著,东方出版社20071月出版。


我的更多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