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599 1
2014-12-04

     国内旅游景区数量众多,风格类型也渐多样化。国家旅游局曾于2012年发布《2011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其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旅游景区20,976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5573家;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25.54亿人次,平均每人到景区游览约2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58.60亿元。

    随着居民旅游需求的增加、各路资本对旅游产业的持续投入,国内旅游景区的数量也仍在增加。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014年全国新增3A以上景区114家,4A级景区有100家,占总数的87.72%,5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9家,涵盖了自然景区、文化景区、主题游乐、度假休闲、博物馆等多种类型。


    中国旅游研究院对2013年景区投资的分析显示,休闲度假、文化旅游是景区旅游投资的新亮点。2013年,各地旅游景区大项目投资明显增加,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达127个。社会资本加速进入旅游业,成为旅游投资的最大主体。其中,民间资本成为景区投资的主力,约占57%;休闲度假类景区成为旅游投资的重点,约占61%;东部地区成为景区投资的热点,约占65%。传统景区如黄山、西湖、长城、故宫、兵马俑等持续吸引广大游客的同时,以华侨城、海昌、长隆等为代表的主题公园越来越受到游客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以乌镇、古北水镇、宽窄巷子等文化休闲度假景区越来越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而迪斯尼、环球影城等项目也受到市场强烈关注。


    从财务角度看,知名旅游景区盈利能力强劲,峨眉山、黄山门票业务历年毛利率均在40%左右,人工景点如宋城、乌镇的毛利率更高达70、80%。中青旅旗下乌镇2013年实现景区综合经营收入7.69亿元,净利润2.83亿元,净利率达到26.8%。


    表1:上市公司景区经营毛利率



    尽管我国旅游景区数量众多,但是精品旅游景区总量供应仍相对不足,从而造成了黄金周著名景区爆满、容量压力大的局面。从盈利模式看,国内旅游景区多依赖于门票经济,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综合带动能力较弱;且由于著名景区门票价格多处于高位,靠涨价拉动的收入增长将日渐困难,景区门票价格偏贵也不利于增加游客黏性、吸引其再次消费。从国内旅游景区类型结构看,以自然类和历史文化类为代表的传统观光型仍为主体,各类型景区发展不均衡。


    图1:中国旅游景区类型占比(2011年)



    随着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升级,休闲度假游对于观光游的替代,国内旅游景区依赖“门票经济”的局面将逐步打破。传统旅游景区应拓展景区发展空间,积极寻求产业链延伸和新业态的拓展,依托景区打造旅游目的地,增强休闲度假功能,其盈利模式也将更为多元化和综合化。如峨眉山正进行景区深度开发,打造休闲度假游的“大峨眉”概念;中青旅旗下乌镇景区,除门票以外的旅游综合收入在2012年首次突破5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5 08:38:48
谢谢,了解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