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452 0
2008-08-10

在任内最后一次亚洲之行中,布什对执政期间的亚洲政策作了全面阐述,同时也点评了中美关系

【《财经网》专稿/实习研究员 徐和谦】8月7日上午,美国总统布什在任内最后一次亚洲之行中,在泰国曼谷发表了美国对亚洲政策的重要演说。演说内容涵盖了美国在亚洲的四个主要目标:加强既有的同盟关系、建立新的民主伙伴、深化经贸联系、在共同的挑战前彼此合作。

在演说中,布什回顾了美泰两国长达175年的友好关系,并由此延伸谈论了美国与亚洲区域国家在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合作层面关系的深刻变化。亦用颇长的篇幅论述美国对中国内部情况的认识与观感,以及对中国在国际领域新角色的期待。

布什用“一个悬在亚洲和世界许多人们心中的问题是,中国的未来方向”这句话,作为他中国论述的开头。

布什表示:“过去这些年来,中美之间有着很复杂的关系。当我上任后,我决心使我们的关系走在一个坚定而有原则的步伐上。美国亚洲政策的四个目标给了美国及其盟友一些使中国能自信地参与进来的平台。亚太区域和平与成功的未来有赖中国与美国的共同参与。”

布什也提到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以及对话给双方提供了讨论汇率及知识产权等各种议题的渠道。

“我们可以使中国明白,身为一个全球经济领袖所需承担的职能与责任,不论是从能源、环境还是到非洲的发展。”布什也称道了中国在六方会谈中所扮演的领导角色,以及双方在防止核武扩散问题上的合作关系。

在台湾问题上,布什重申美国的态度将立足在长期以来的“一个中国”原则、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与台湾关系法》中对台湾民主安全的承诺之上。布什说:“自上任来,我就矢志保持台海的和平。我们的原则是:此处不应有任何改变既有现状的单方面行动。作为坦率参与稳固外交的结果,台湾海峡曾经的紧张已经平稳,而我们正目睹一个新的稳定、和平时期之开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茹就布什讲话告诉《财经》记者,首先,布什用complex一词形容中美关系,表示美国对中国的认识已经跳脱了对中国非黑即白的框架,承认中美之间在意识型态与理念上有若干分歧的同时,也共享彼此交叉的许多利益。

再者,许多新兴的全球性问题,如环保、能源与气候变迁的彻底解决,都离不开中国,而现在这些课题亦未有一成熟的解决机制,美国欢迎并希望中国一起加入到这个解决问题的行列里,共同制定可行的游戏规则。

其三,“9?11”之后美国战略目标的主轴转向了反恐,压制潜在大国对手崛起的目标顺序就往后排。再加上中国在朝核、缅甸、达尔富尔问题等令西方棘手的问题上,也扮演了相对负责任的角色,致使美国对中国崛起并与之对抗的疑惧较为减轻。

而中国社科院美国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张立平研究员也对《财经》记者分析道,中美关系之所以在布什任内有着较为成熟的进展,有一部分是布什个人的性格所致。张立平说:“布什的个性颇具原则性,或者说也有点固执,但基本上就是认准了,则不容易变。”因此,一旦布什确认了维持与中国的关系十分关键,那么即便顶住国内的许多压力他也会往前推进。

针对朝鲜问题,孙茹表示,布什之所以有颇为强硬的言词表态,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缓解来自国内的压力,尤其是在此前布什已对核申报内容暂不包括铀浓缩计划和核扩散作出了一定让步,此时在言词上的表态是可以理解的。但能不能形成具体政策则很难说。一个观察点是8月11日,那是决定是否将朝鲜从支恐国家名单上除名的期限,朝鲜方面亦在等待,他们将把美国是否为朝鲜摘“支恐帽”视作美对朝思维是否发生根本性调整的指标。

提及中美之间对彼此角色认定的调整和布什关于美国“强力参与亚太事务”的宣示,张立平表示,相对于1996、1997年间,当前中国国力的增长已给自己带来了自信,并且也意识到美国力量在亚太的持续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例如在公海航行与稳定秩序方面。但另一方面,中国也因悬而未决的台湾问题,和美国对台湾“视情况解释”的承诺,不得不对美国力量在亚太的存在,抱有一定的保留态度。

张立平说:“与其说期待布什此行能给中美关系延伸出什么深刻的指导作用,倒不如用欢迎一个重量级奥运‘粉丝’的心情,将之视作其任内中美关系成果的检阅和句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